求仁得仁焉有怨——《论语》悟读【158】

问心无愧表如里,求仁得仁焉有怨。

《论语》第七篇第十四章: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辅助或辅佐)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说:“老师会辅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老师吧。”子贡进入孔子房中,问道:“伯夷和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他们是古代贤人啊。”子贡说:“他们会有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怎么会有怨悔呢?”子贡走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辅助卫国国君的。”

【悟读】

为人有道惟仁义,处世无奇但率真。

卫君,卫国君主辄。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亡晋国。灵公死,辄为君。晋国想借把蒯聩送回之机攻打卫国,被卫国抵御,蒯聩也被拒绝归国。

孔子当时住在卫国,所以学生想知道孔子是否支持国君辄?子贡很聪明,问夫子以伯夷、叔齐之事。

伯夷和叔齐,是商末诸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古之贤者。叔齐承父命继位,但伯夷是兄长,叔齐以天伦为重,要让位;伯夷则以父命为遵,不愿继位而逃走,结果叔齐也逃走不继位。

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人,且以为兄弟逊让王位是求仁得仁,无所怨悔,可知他不认同蒯、辄的父子争位,自然不会出仕。

“夫子不为也。”子贡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建立在对老师高尚的道德准则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古代的贤人,有自己明确的道德底线,死也不会弃仁背道。可是当今社会相当一些人,为功名利禄,相互倾轧,你死我活,反目成仇,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道德为师,仁义为友。

期待文明之花开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