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六十八章《不争之德》悟读述杂【68】

01

原文

善为士(军队的统帅)者,不武(逞勇);善战者,不怒(被激怒);善胜敌者,不与(不正面交锋);善用人者,为之下(对人谦下)。

是谓(这叫)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善用别人之力),是谓配天(符合天道),古之极(自古以来之准则)。

02

诗解

兰居幽谷总芬芳,
梅开偏隅也流香。
水不争名滋万物,
德厚谦和人仰望。

03

悟读

为而不争人长寿,
坐怀不乱命久安。

在《道德经》中,老子频繁讲述“不争”之道

本章中,老子首先谈论了自己对武力的态度,即“善为士者不武”,又论及了武力制胜之策略,即“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其中,“善为士者不武”是其终极态度。

真正的勇士是不轻易动武的,是不逞强的。由军事到生活,道理是相通的。生命的贤者,善隐不争,从容不迫。

争,往往是先入为主,有一颗分别心;不争,需要的是一颗静心,去杂不乱。

自然法则有三大定律。其一是吸引定律,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其二是创造定律,你得到的是你所聚焦的;其三是放任定律。你欲享受自由,放任他人的自由。其中,吸引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你对我错或你错我对的二分世界,在吸引定律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是对的,我们要学会包容万物,才能做到相吸共振。

姚广孝,“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大明建后以文臣配享庙庭之第一人。朱棣继位后,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后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成祖命他蓄发还俗、赐他府邸、美女、珠宝,他能拒则拒,将上赐之财分发给族人,一心为僧。

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从帝师退居帝宾,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之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极少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也恪守“疏不间亲”的原则。

此二者,淡于名利,超然物外,深谙不争无尤之道,为贤者所慕所仰。他们的行为也蕴含着生活之辨证法,蕴藏着极高之人生境界。

佛说:不争即为慈悲,不辩就是智慧。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一捧黄沙。

生活之中,争的是理,输的是情。

不争,是生活的一种极高境界;快乐,是生活的一种最佳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