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生活”张致玮:如何用15万粉丝创下上千万的营收?
轻生活品牌联合创始人 张致玮
粉丝数只有咪蒙的1/60,但收入不比咪蒙少多少
宏观地讲,轻生活未来在做的是一个售卖生活方式的品牌,聚焦的纬度主要在个人护理品类,有点像线上的无印良品,可能在品类上面有一些区别;就目前而言,轻生活只是一个卫生巾品牌。
从2016年的5月份开始,一直到去年年底,轻生活和200多个KOL进行了合作,这个数量意味着这个合作模式是可复制的,在此之前,我们对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号进行了接触和了解。可复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偶然的成功只能称之为机会,而可复制的才算是成功。
轻生活在去年投入了不到200万,产出了1200多万左右,ROI是1比6,这是直接收入;同时还沉淀下一批粉丝,从2万涨到15万,这批粉丝还在持续性的为这个品牌创造价值。
前面我说过,轻生活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当然不是只靠一片卫生巾能撑得起来的。于是轻生活做了一次尝试:我们找到一些和轻生活调性吻合的品牌,进行搭售。
举个例子,去年我们和一个电动牙刷的品牌进行了一场搭售,当时我们的粉丝只有14万,那条推文阅读量是2.8万,用户购买这个套装有2800,这个可以简单算出来,转化率是10%,在实体的销售里面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我们的客单价是400块钱,所以很容易算出单笔的收入是100多万。100多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论粉丝数,我们只有咪蒙的1/60,但论收入,咪蒙一篇广告50W,我们的收入并不比咪蒙少多少。
所以,粉丝量很重要,但它绝对不是唯一的重要因素。创业者在粉丝基数不大的时候,不要因此迷茫,深挖你的模式,让粉丝的价值超过粉丝的数量。
这样的搭售案例一共做了5期,每一期的购买转化率最少在10%以上,最高的大概是在15%。和轻生活合作的都是一些新品牌,我们每次对方的库存卖空,我们现在也在探索和供货充足的品牌的合作模式。
作为一个新品牌如何和品牌合作,能最大化你的收益。这对于大品牌和小品牌来说是不一样的,大品牌要的是品牌的的传播或是美誉度,而作小品牌肯定是要先活下来。
品牌要把握好新媒体的渠道
为什么微信公众号会成为商家首选的新媒体渠道?这是我个人观点。首先,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流量入口,一个人打开微信的次数,大到你难以想象;第二,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少有的,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阅读的平台,类似平台的还有知乎,豆瓣等等。但知乎、豆瓣的用户没有微信的量级,也比较排斥广告。比如你在知乎说个什么东西,你本来讲的挺好的,但是你中间提到一些品牌,人家会说你广告狗等等,但微信对这方面会更包容一点;第三,公众号是一个沉淀用户最好的地方,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比公众号更能够深度和直接和用户交流的平台。公众号的一篇推文可以实现一对N的整体输出,后台又可以实现1对1的单独交流。
投公众号广告的方法论
怎么投公众号广告?不外乎三个点:产品、内容跟渠道。
在公众号的领域去投放广告是有门槛的,只是这个门槛不高。打个比方,如果是苏菲这样传统的产品,在这个上面玩就没有那么合适,因为所有人对这个品牌和产品已经有认知了,它已经在用户的心智里占据了一个位置和形象。但作为新入场者的轻生活,它就有足够的差异化。
把握好品质,任何做实体产品,品质一定是基础,而且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面,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被大大的降低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做的是一个不好的产品,卖的是垃圾,你起的越快可能死得越快。
第二是颜值,所谓颜值即正义。颜值这个东西是你和用户接触的第一印象,你到超市里面随便去看那些东西,高端和 LOW一目了然,而包装的好坏,也能给人直观的印象。如果做产品,颜值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颜值经济的时代。我们是做卫生巾的,很多女生她们在买了卫生巾以后,会买一个黑色的袋子,因为她不希望走在路上,被看到拎着一袋卫生巾。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的包,比较有设计感,会对它一个单独的隔离,拿这么一个小包括可以很自然,很大方,甚至还卫生。这是小的细节,但能为产品体验加分。
服务就不说了,服务是被很多人强调过的一个环节,再一个就是情感附加值。当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你有没有给他一个身份,有没有让他用你的产品时候,获得一种骄傲感或者自豪感,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有很多小的品牌,新生的品牌能够有机会走出来。
内容是非常核心的一个板块,因为产品怎么样基本上已经定了,当然你最好在能做推广之前,把产品构思好、设计好,它应该适用于怎样的场景,等等。只有内容是唯一通过当下,就能够改动,能够优化,能够提升的一件事情。内容最重要的一个点,就在于你能够充分的调动读者的情绪,和他们产生共鸣。
轻生活的内容制作上,首先是品牌故事。传统的卫生巾,是靠广告来打造品牌;但如果用户没有对轻生活有过了解,用户八成不会愿意去用,这个产品对陌生用户的体验门槛是非常高的。在微信这个可以深度阅读的平台里,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章让人家从头到尾都了解轻生活,而这种方式下建立的信任,是可以抵得过很多传统品牌无数次的广告,对你造成的心智占领。所以这对新品牌来说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去发力的一个地方。
第二是产品描述,产品描述里面我讲过,你在做内容的时候需要影响用户的情绪,最容易的方式,是把用户带到一个给他设定的场景里面。你们可以回头搜一下轻生活介绍,你会发现用户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顾虑,而我们是怎么做的。我见过很多品牌,他们在产品的介绍上面,是非常以品牌自我的角度来输出。用了什么样的表层材质,什么样的吸收层,但其实用户不在乎。比如汽车,假如说一个女生要买一辆车,你给她介绍了各种参数,最后这个女生可能会说,想要一台粉红色的车。所以在产品介绍的时候,你需要更多把用户带到你给他设定的场景里面去,而且这个场景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你虚构一个出来。
第三叫博主背书。博主背书非常重要,在无法面谈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让一个博主相信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和KOL合作,会先寄我们的产品过去,等到对方觉得产品好,我们才进一步谈合作。当他真的觉得你的产品好,也才会发自内心替你发声。
最后一个是促成交易。在促成交易里面,这个地方其实有一个小技巧,打个比方,你是Spenser的粉丝,作为他的粉丝我给你一个怎样怎样的价格,这是促成交易的小技巧。
讲完内容之后讲渠道。把KOL翻译成“渠道”,或许比较便于理解。不是粉丝量越大就一定越好,假如在同等阅读量的情况下,3万粉丝的博主必然比300万粉丝的博主更优质。前者的黏性很强,粉丝的信任非常牢固;如果300万个粉丝只有1万的阅读,可能就是没有黏性的泛粉。很多新入这个圈子的人,他们可能会习惯的先问博主的粉丝量,其实,阅读量、黏性比粉丝量更重要。
第二个是单个的阅读成本,你要去算一个阅读量对应大概多少钱,如果太低,要看它的粉丝黏性是不是很大,是不是粉丝质量不好;如果太高你也需要评估,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强的带动力或者影响力。
第三是粉丝的黏性,一定是越强越好。举个例子,我们在去年5月份的和书单合作,那个时候书单的平均一天的阅读量是3~4万的样子,不是很高,但是他们粉丝黏性很强。我们轻生活的文章发出去以后,那篇文章的阅读量反而到了10万+,就这说明,用户其实并不是那么绝对排斥广告,做一篇符合调性的软文,并不损伤用户体验。当你作为一个广告主的时候,你一定要去考虑这件事情。
在这里要帮新榜打个广告,新榜有一个很牛逼的功能,就是分钟级检测,因为在投号的过程中,你们会发现新媒体这个圈子水还是有一点深,很多刷阅读量的,刷评论的、点赞数,我们自己在投放的过程中也踩过一些坑。几万,十几万的广告费投出去,结果什么都没有,但这个工具很好,能够帮你检测哪些是刷的,哪些不是刷的,你可以省下很多费用。
企业要远离运营的误区
自媒体人和企业新媒体两个概念,企业号能把自己的自媒体玩得好的是比较少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首先讲一下运营公众号的几个误区,一个是大品牌的营销做得好,你会看到营销案例传播量很大,很多老板很想效仿,但小编是很懵逼的。一定要先建立一个思维,就是这个东西对你是不是真的很重要?你可能只看到人家的品牌玩得酷炫,前台的数据很漂亮,转发了多少次,多少人评论,多少人观看,但是这件事对你来说真的适用?打个比方,当你想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试一试,脑补一下把自己的品牌放在它的身上,大部分情况下你会觉得没有那么酷炫,所以在这个方面建议谨慎。
其次,热点那么多,我们要不要去蹭?很多品牌,想过那么多热点要去蹭一下,可以抱个大腿,品牌的传播往上涨。在追热点这个领域玩得最好的杜蕾斯,除了它以外,还能叫得出几个品牌是玩热点玩得很厉害的?其实非常少。但是杜蕾斯的背后是一个专门运作新媒体公司,这个公司不单只是做杜蕾斯,还做京东,还做麦当劳,还做其他,但为什么只有杜蕾斯出来了?因为杜蕾斯它有一个天然的属性,运营团队固然厉害,但是杜蕾斯的底层基因摆在那里,这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学得到的。
第三,十万加很重要吗?有很多的人都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做一篇十万加出来。但是你要仔细想,十万加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能提升你品牌的知名度,还是它能提升你品牌的调性?你会发现,更多的是自己看着开心,所以在运营你的公众号之前,一定要避开迷恋十万加的区。
做公众号之前,企业应该想清楚什么?
运营公众号之前要做到这三点,第一是大定位,你的公众号为什么样的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果你没有搞明白,公众号面向什么样的人,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的时候,99.99%都会死得很惨。
第二是布局。你需要去思考,像轻生活是服务号,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发什么。你需要想清楚一个月只有四次跟用户交流的机会,我需要给我们的电商做一些导流,需要有一些销售的行为,这是一次;假如我和其他的一些品牌做一些联合的推广,这又一次;有的时候为了增加粉丝黏性,可能专门为传播去做一次。每个月的内容,有一些是需要招商的,有一些是需要以销售为导向的,有一些是其他的,一定要做好布局,这个布局里面,可能你的每一次都是有目的性的。
做好了布局,再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一条推文之前,想清楚推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销售,还是为了传播,为了曝光还是什么别的东西,一定要想清楚。可能会有一种情况,这个东西我又希望实现销售,又希望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这件事情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如果你永远不给自己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每一次都这么发,时间长了就没意义了,你希望完成的事情永远完成不了。这是我觉得在做公众号之前一定要做好的三件事情。
牢记几个运营的原则
首先,关注你的理由比关注量更重要:你在街上给每人发一块钱的红包,让他们关注公司的公众号,这个时候想一下,你人家关注你的目的是什么?关注你的目的是为了那一块钱,你的品牌是要长期给人家发钱吗?往往不是。所以用户为什么关注你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你可以避免很多无效的投入,或者看起来很花俏的一些投入。
第二,换位思考:文案、营销方面不要做自嗨的事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你把你想做的这件事情,套到你的竞争对手身上去,你再看一看,如果是他发这样一篇推文出来,或者他做这一件事情,你觉得牛逼吗?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感觉的话,可能需要重新去审视你想做的这件事情。
调动用户的情绪:你要充分引导用户的情绪,产生共鸣其实是一个意思,这个时候你需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用户的思维上面去考虑。
滑梯理论。滑梯理论这是这是做内容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事情,什么叫滑梯理论?打个比方你去滑滑梯,坐下去以后很快滑下去了,这是正常的;假如换一种情况,你先把裤子脱了,你会发现你坐上去就滑不下去了,因为太干了。应用在做内容,就是你需要让用户看完你的第一句话,就想看你的第二句话,在不知不觉中读完文章。这叫滑梯,从看到文章第一句话到最后,非常流畅的下来。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你一定要能够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和建立绝对优势的点,一种叫做绝对优势,一个叫相对优势。相对优势是你做成什么样,我做的比你更好。相对优势是你比别人做得好,又会出一个人比你做的更好,永远在同一个纬度去比较,这种纬度你想要胜出是很困难的。假如今天,我做一个和传统品牌一样的卫生巾,我想用他们玩过的方式打败他们,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因为游戏规则是别人建立的,你在别人的领域里,按照别人的游戏规则去玩,一定打不过人家,所以你只有把竞争对手拉到自己的竞争领域来,建立你的绝对优势。
处理文案的技巧
第一,掌握“连续剧模式”,很多电视剧会有一个前情提要和下集预告,为什么要有个东西?目的是为了把你带回到上次的场景中,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在运营的时候,同样可以把这个东西应用在自己里面,尤其对于服务号来说,你是隔一段时间才给人家输出一次内容的。你可以提一下,上一次我们怎么样,把用户之前看过的感觉带进去,从一开始就能够有一种滑的感觉。老用户他会觉得这篇东西,之前的东西他都知道,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对于新用户来说,之前你们讲了一个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他可能会翻看,如果不翻看的话,他会对你形成一点点的依赖,下次他在推文的时候一定要看,不能错过了。
第二,多说“我”,少说“小编”,“老王”。新媒体应该和用户成为朋友,制造一种亲切感,以前“小编”的叫法,是为了在“某报某记者”面前拉近和读者的举例。而到了现在,你讲“我”会更近。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这是一个让用户阅读起来更加方便的方式,长句会让用户丧失注意力和时间,所以说用一些短句会比用长句来的有效,毕竟你不是在写论文。
有3件事要敢于去做
敢让用户为你花钱:钱这个东西更能表达用户真实的心理状态,用钱来投票会更准确。打个比方:我在讲座上问观众,我讲的好不好,大家可能会说好,给我面子而已。但如果我说,觉得我讲的好的人,给我一百块钱,可能都走了。所以说你勇于向用户要钱,能证明你做的东西是不是他们喜欢的,或者是需要的,你会发现如果他们只鼓掌,只叫好,但是不付费的话,可能你做的这件事情用户并没有从内心认可你。
敢让用户为你帮忙:之前我们做过两件事情,为了入驻一个第三方电商平台,我们推文请我们的用户全部跑过去下载那个APP,上去写他们的体验;去年双十一,我们推文请用户支持,一帮用户全部跑过去了,我们那一天干掉了ABC,干掉了苏菲,在整个卫生巾里面排名第一,而且没有花一分钱,全是用户跑过去加入购物车,虽然她并不需要买那么多,但是把我们的SKU全部加入进去了,所以要敢于让用户给你帮助。
敢给用户真福利:很多时候你让用户帮助,你帮我做个转发,我给你一个五块钱的优惠券,你把这认为这是一次等价的交换,但其实不一定的,这样实把用户跟你的距离拉远了,反而他帮你是欠一次,欠着,下次再给。要敢真给用户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之前和喜马拉雅有一次合作,我们帮他推上面一个付费的音频,我们是按照一块钱的价格送给用户,把它当成用户福利送给用户,当时晚上三个小时,三个小时的销量,超过那个节目之前一年的销量,对于用户、轻生活、喜马拉雅来说都是三赢的事情。所以要敢于去做这些事情,面对用户,自然一点,真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