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自然袁建章脉诊体会

脉诊体会
我想从系统循环运动控制的观点简要谈谈我对脉诊的体会和看法。心脉一系,心动则脉动,脉动即心动,脉为心之旌旗,心为脉之中心。切脉实质上是切心,可以体察出心之功能是否正常,心脏循环运动的振幅周期是否正常,进一步还可以体察出心系之外的肺肾脾肝是否正常,因为外系对心脏的影响各有相应的脉象。例如肝脉弦,肺脉毛,肾脉沉,血瘀则涩等。
系统结构完整,物质能量充沛,道路通畅是系统正常循环运动的基础,以心脏为中心的脉管系统也在做循环运动,心脉管结构完整,物质能量充沛及脉管通畅是脉管系统正常循环运动的基础,三大方面有其中一个异常则脉象就会异常。
为什么从切脉能够从脉象体察出其它系的情况?这是因为人体各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各系有序协调即阴阳平衡状态下脉象是平和的,不紧不慢从容有力,不大不小,很柔和。其他系异常必然引起心脏系统的异常,这种异常能够从脉象上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沉浮迟数弦紧滑涩长短粗细芤革促结代等脉象脉象,可从相应的脉象判断出相应脏系的异常。
诊脉时先体察脉率脉律大小强弱看元气是否充沛,再结合其他脉象以及其他三诊情况得出中医诊断病证,病上证和证上病,所谓病上证也就是某病处于何种状态,证上病就是在某状态有那几个系统发生疾病。然后给出治疗方案和治疗原则,处方遣药。

脉分浮沉虚实迟数,浮沉察脉位,迟数察快慢,虚实察强弱。
浮脉需辨浮洪芤革濡散,除了洪脉主正强邪实,芤革濡散皆主元气不足,气血虚弱,脉管不充实,心尽最大之力而做功,虽现芤革外强之脉,但不会持久,因为本虚空耗本越虚,最终衰竭,所谓浮华于外,耗竭于内,不可久也。
沉脉需辨伏牢弱,伏牢主邪实而壅塞癥积疼痛。弱主元气不足。
迟脉需辨迟缓涩结,迟缓主虚寒,涩为结之 初,结为涩之甚,涩极则结,一方面寒痰瘀血凝结不畅,另一方面元阳不足。
数脉需辨促动数疾。数疾之脉主热主虚,促脉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热亢盛痰食积,脏气衰败与瘀滞。动脉短如豆滑数有力,主疼痛惊恐。
虚脉需辨虚细短微代,虚短细微代渐次加甚,虚而短,短而细,细而微,微而代。主元气物质能量严重亏虚。
实脉需辨实滑弦紧大长,实脉主包括正常和异常,正常指正常无病之人和有孕之人。异常指痰湿食积与实热,弦脉主老年痰饮痛肝胆病。紧脉主宿食痛实寒。大长脉主正常和实热病进。
察脉可察元气之盛衰,脏腑道路之通塞,邪气之强弱。
元气充足通畅,脉搏徐和有力,不大不小,不急不慢,人即安和。元气不足,道路阻塞则脉搏无力无律无率。外邪侵袭元气充足抗邪则脉疾数滑实弦长大有力,元气不足抗邪则脉搏细弱微细短结代促,元气精血不足则心脏代偿勉强尽力做功以供体用,则见芤革之脉。

(0)

相关推荐

  • 临证体会“数脉为寒热,为虚劳,为痈疡”

    明医公开课 >>>第2126课<<< 数脉是中医脉诊的纲领脉.面对病人,要分清寒热,寒热一旦把握,用药就有的放矢,而热症的主脉即是数脉.历代文献对数脉主病都有论述, ...

  • 掌握11种常见脉象,把握中医把脉原理

    中医讲究脉象,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通过诊脉,可以体察到人们的不同脉象,进而可以了解和诊断疾病. 正常脉象为平脉,呈现在指下的感觉是流利圆滑,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如果心脏或者血脉有问题,脉象就 ...

  • 王光宇:我的脉诊体会与标准

    明医公开课 >>>第2022课<<< 我所讲述的相关脉诊文章,虽然力求浅显易懂好掌握,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会有颇多疑问.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我的脉诊方法虽然源自于传统 ...

  • 「中医临证经验交流」问题5:三十年老中医谈脉诊体会

    中医非常强调"四诊合参",就是要告诉我们四诊不可偏废.当前,不做问诊的大夫几乎没有,四诊之中舌诊比较客观,对舌诊也多普遍重视,唯独脉诊流于形式者大有人在. 正所谓:"切而 ...

  • 刮地三尺搜罗来的“明医脉诊心得体会”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下是搜集各名家经验集脉理的文章摘要,数量真的少的可怜,这些名老怎么不肯透露多一点东西呢,而在我搜集的一千多本中医杂志中也是一样,脉诊的相关文章实在 ...

  • 老中医话脉诊:30多年临证悟道,今天就来谈谈关于脉诊的一点心得体会

    言中医,则脉法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中医之所以备受诟病,恐怕与脉诊的无法量化,以及空洞玄虚也有一些关系! 我只想说,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而非脉法的问题. 比如说同一个老年患者,十个中医去号脉, ...

  • 贞元自然疗法020 第十八讲 觉知身体第九式面诊眼诊耳诊舌诊脉诊

    贞元自然疗法020 第十八讲 觉知身体第九式面诊眼诊耳诊舌诊脉诊 原创2021-10-15 05:52·贞元传统中医 一.面诊 面诊.眼诊.耳诊.舌诊.脉诊的道理跟手足反射区是类似的. 图19-1 面 ...

  • 中医脉诊与辨证开方结合的一点体会

    (注:本文中部分内容摘自很早以前一封来信,作者是一位中医,内容参照为医管家辨证仪早期版本里的中医诊脉功能,现行版本已大大加强了中医脉诊的智能识别) 青浦 陈景崇 看电视剧里郎中诊脉看病的一幕幕场景,深 ...

  • 脉诊医道的重要性

    我因长期从事中医图书出版工作,接触众多中医界人士,其中不乏精英者.从他们的医疗实践,我感到当前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有诸多不足,仅举以下两点说明之. (一) 昧于脉诊医道之大失 我社曾出版过一本<肿 ...

  • 脉诊发展的演变过程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过历代送家的潜心研究,井从临床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 系统论述切脉法的文字记载,首见于<内经>.所举脉象达21种之多,尚有许多专论脉理 ...

  •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二)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一) 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第二篇: 提纲要脉,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腑气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