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黑格尔如何评价阿那克萨戈拉?
当苏格拉底确定本质是目的的时候,哲学便与修辞学难舍难分了,因为目的=动机,它们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为了说服他人。
——坤鹏论
一、什么是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对阿那克萨戈拉等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观念的探讨,主要归类于《形而上学》。
何为形而上学?
以前坤鹏论讲过,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它也有了不少新的认知和思考。
后面介绍亚里士多德时再细说,这里先简要地温故一下。
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未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他将探讨存在于自然学根底之奥秘的学问称为第一哲学。
在他死后,人们编纂其讲课笔记时,将其作为自然学之后的学问,称为形而上学,反来又变成对第一哲学的指称。
形而上学探讨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这个命题。
它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原。
它不讨论个别事物,而是讨论事物的存在。
比如:对于鹿的角来说:
物理学研究的是,角有什么实际作用?角由什么物质或元素构成?
形而上学研究的则是,角是什么?含有角的事物为什么存在?存在本身到底是什么?
因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人类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所以常常被认为是哲学的同义词。
自古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往往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视为客观揭示世界本质的科学体系。
而且,自柏拉图以来,一切形而上学体系都立足于理性和道德,一方面否定感官、本能以及宇宙的生成变化,把实在虚无化,另一方面迷信概念、上帝,虚构一个静止不变的“真正的世界”,把虚无实在化。
尼采说,这就是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实质所在。
他又说,“我们在一切事件中寻找一个‘意义’,但其中并无这个‘意义’,所以寻找者终于丧失了勇气。”
尼采提到的“意义”,其实就是目的,是宇宙论水平上的“意义”,即宇宙生成的终极目的。
最初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充当这个“意义”和“目的”的是世界的道德秩序、人类之间爱与和谐、普遍幸福等,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善。
二、黑格尔怎么说?
黑格尔对阿那克萨戈拉的论述,也主要集中于形而上学层面。
亚里士多德说:“阿那克萨戈拉曾说过,在对立者之间有一个中介;因此一切都是不真的,因为对立的双方都是混合的,所以那混合体既非善又非不善,因此就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他给他的学生的警句之一是:他们把事物当作怎样,事物(对他们)就是怎样(就是它们对他们显得是怎样)。”
黑格尔站在他的哲学思想之上指出,从Nous(奴斯)以及上面亚里士多德的评述中,可以看出,在阿那克萨戈拉那里,“意识对存在的关系开始了一种更确定的发展,认识的性质开始发展为对真理的认识。”
对于西方哲学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虽然它有些粗陋,观念也稍显跌跌撞撞,常有阻塞不通,但是,历史上、世界中,哪一个伟大不是发端于渺小、开始于简陋不堪呢!
因此,评论现成的谁都会,谁都可以如事后诸葛亮般头头是道,而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永远是第一个提出来,故而坤鹏论认为,少有讽刺挖苦、鄙视之意的黑格尔的评论要公正客观得多。
在转述黑格尔的论述前,首先要明白他的三个专门术语:自在、自为、自在自为,这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之一。
自在:潜在,尚未展开之意。
自为:有区分、分化,展开、显露之意。
自在自为:独立、自由、本质、基础、本原、第一位、真实、完整、统一、具体、无限以及本身等含义。
请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和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搞混了。
“自在的存在”(being in-itself),也被译为“在己”,无意识的存在,指一切现存与既成的事物,一切非意识性的事物,它们只是存在着,不过是“在那里”而已,比如:路边的一块石头,这些事物如果想获得意义,必须依靠人的意识。
“自为的存在”(being for-itself),也被译为“为己”,有意识的存在,其最大特点是,要求作为一个意识主体而存在,这点只有人做得到,而事物(如石头)则做不到。
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主体,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物和人的世界相联系,随时赋予一切事物以意义,但也可以随时改变它。
两个词的区别就在一个“in”一个“for”,而妙就妙在它们,懂英文的同学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黑格尔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基础、本质是精神性的理念,即绝对精神。
而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过程。
绝对精神具有能动性,它能自我演化、发展,它最先表现为纯粹逻辑概念的推演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自在阶段:自身包含的矛盾,对立面尚未展开,表现为存在、客观性、直接性;
自为阶段:表现为本质,潜在的区别和对立、斗争得以显现,概念达到映现,特点是间接性;
自在自为阶段:概念阶段,思维征服、统一了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得到统一,绝对精神就成了自在自为的,最真实的东西。
“如果我们说,事物的本性必须依照它的概念去认识,则概念就是那自立的、独立的对事物的看法。概念就是事物自在自为的本质。它实现它自己,它变化;但却在这种与他物错综缠结中保持它自己。它控制着各种自然原因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就是目的。”
存在是“自在的”、“潜在的”本质,本质是“自为的”、“展开了的”存在。
也就是说,存在是同一个东西的自在,而本质则是它的自为,存在是本质的内容和现象,本质是存在的真理。
黑格尔认为,从存在到概念的发展就是同一个东西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是由非真理性到真理性、由不真实到真实、由直观多样性到多样性统一、由表面现象到深刻本质的过程。
由于这个过程是从存在到思维的转化和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因此,自在和自为可以引申为自发与自觉的含义。
黑格尔通过从自在到自为发展过程,揭示了包括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性,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因素。
再举个较为通俗例子(并不太贴切,很多丰富的内容没有表现出来,主要用来帮助我们理解):
一棵树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是自在阶段,因为种子虽然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但种子毕竟还不是树,只是有长成树的潜质,在种子这里,长成树这种潜质还没有得到发展、展开,潜质还处在一种潜在状态(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鱼和两栖动物胚胎发育早期开启的相同基因让它们在短时间内看起来非常相似)。
当种子开始发芽生根时,这就是自为阶段,因为长成树的潜质开始向外表现、展开了,种子自己产生、分化出自己的对立面(发芽生根),建立了区别。
当种子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时,它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具体的、自由的、完整的事物,从而达到了自在自为。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的阿那克萨戈拉部分这样写道:
精神在这里前进了一步,把本质宣称为思想。
因此本质存在于意识本身之中;——本质是自在的,但是也同样在意识中。
只有当意识认识了存在时,存在才成为存在;
只有当意识知道本质时,本质才成为本质。
精神不再在一个外物里面寻求本质,而是在自身中寻求;
因为以前看来是外在的东西其实是思想,这就是说,意识具有这个本质在它自身里面。
但是,这个对立的意识乃是一个个别的意识。
这样一来,事实上自在的存在就被扬弃了;
因为自在存在正是那没有对立的东西,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自在的存在固然是被认识了;
但是存在者是仅仅存在于认识中,换言之,除了那在意识的认识中的存在以外,没有别的存在。
我们在那饱受斥责的智者派的处世哲学里面,看到普遍者的这一发展,在这一发展中本质完全走到意识方面去了。
上面这段话不太容易理解,相当有现象学、现代修辞学的味道,既需要有一些哲学知识做为基础,还需要文字的理解能力,没有什么捷径,唯有多读几遍。请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坤鹏论认为,黑格尔要表达的是,人在,存在者存在,人不在,存在者不存在,智者派的宗旨就在于此——“人是万物的尺度”,当然,黑格尔所指要比尺度深得多。
另外,黑格尔也认为,阿那克萨戈拉一方面把思想认为是本质,而却没有把这个思想实现在实在里面,以致于这个实在自身因此就只是无思想性的,只是一大堆种子。
“就是说,只是一大堆感性的自在的存在,这些自在的存在只不过是感性的存在,因为实存的存在是种子的一种堆积。”
在阿那克萨戈拉的理论中,意识对本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因此,阿那克萨戈拉既能够说,真理只存在于思想中,存在于合理性的认识中;而同样地又能够说,真理也存在于感性的知觉中,因为在感性的知觉中有种子,而种子是自在的。”
也正因为如此,阿那克萨戈拉的Nous(奴斯)观念,以及赞同精神支配一切的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成为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学的基础,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变成了神学。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将阿那克萨戈拉作为希腊哲学第一期第一阶段的结尾,他认为“在阿那克萨戈拉这里我们看到Nous(奴斯)之为普遍者、绝对者,自身设定了内容,并在内容中保持它自己。我们以这个思想的发现结束第一篇。我们带着这个原因进入第二个时期。”
而且,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第一个时期的收益不很大,诚然有些人会以为其中有些特殊的智慧,但是思维还是幼稚的,规定还是贫乏、抽象而干燥的;思维在这里还只有少许的规定,而这些规定还是站不住的。如水、‘有’、数等等原理,都是站不住的;普遍必须再向前进行。只有在阿那克萨戈拉这里,我们才看到普遍者被规定为自身规定的活动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