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建筑及其布局(上)

汉传佛教指流传于中国的北传佛教(指经印度西北部与西域诸古国而沿丝绸之路往东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之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历史上,汉传佛教同时受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之影响,但以北传佛教之影响力较为显著。汉传佛教进入中国后,其影响力伴随着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日本与越南等地,并影响了后世之藏传佛教。中国汉传佛寺建筑既部分延续了古西域之风格,也深受中国本土儒家与道家思想之影响,如庭院式建筑组群布局、丰富多彩之艺术形象与富有诗情画意之园林艺术等特点。
隋唐以前,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对塔中舍利进行礼拜是当时信徒巡礼之主要内容;寺前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河南登封嵩岳寺就是如此,其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西元59年),而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重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西元773),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之早期形态。
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之中心地位,佛塔渐渐被放置于另辟塔院或置于寺院前后或两侧。如西安香积寺之善导塔就是如此,其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西元681年),亦称善导舍利塔,或称善导灵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此后,以佛殿为核心之佛寺布局成为主流,其采用了中国传统之多进庭院式布局,也就自然呈现出全然中国化之新秩序,典型便是宋代禅宗首创之“伽蓝七殿”(又称伽蓝七堂)制式;七殿或七堂分别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后,伽蓝制度已有定式,殿堂塑像也大抵一致。佛寺殿堂之配置大致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回廊、配屋;寺院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因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得此名;其它尚有库房、客房、浴室等,分布四周。该布局为一般正规寺院所采用,具体建造却常因地势与财力而略有不同;至于小型寺院,则更是因地而异,各具风格。大寺名刹,一般还另辟有五百罗汉堂,或在寺院左后侧或右后测设立戒坛,自成格局,另为一院;有的还附有塔院或塔林,如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
伽蓝七堂型制在空间秩序上循序渐进、主次分明,彰显着中国古代崇尚对称、秩序、等级、和谐等理念。而七堂实与佛面七窍或与人体之头、心、阴、四肢这七体相对应,象征着浑然一体之抽象佛面或人体,更象征着“众生皆佛”之佛教境界与“梵我如一”之人体宇宙观。
汉地佛教寺院多为园林式格局,以寺为主,或包以园林,或附缀园林,或穿插园林。与佛殿之均衡、对称、封闭相反,园林之配置则追摹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水涧溪流,绿树掩映,似源头无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这两种相反相成之艺术格局构成了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之庙堂气氛,又富有自然情趣与深层意境,既可供膜拜,亦可供欣赏。佛寺中广植花木,或菩提树或诃树,或松或柏,或银杏或紫荆、藤萝;有的庭院内掘有荷花池,迭筑假山,并同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成为理想之宗教场所,又是安全舒适之生活区。如江西庐山之西林寺与东林寺、浙江杭州之灵隐寺、广东韶关曲江之南华寺等,都属于此类格局。

江西九江庐山西林寺

浙江杭州灵隐寺
一般而言,佛寺内主院与各小院均绕以回廊,廊内有壁画;在中轴线之两侧,又对称地布置了重迭四合院,形成左、中、右三路齐头并进之格局。一些山中寺庙,因受制于地形,只好依山就势布局,但错落有致;中轴线虽不明显,但主要殿堂仍布置在主路上。如北京戒台寺,千山龙泉寺,黄梅五祖寺与福州涌泉寺;有的寺院建在沟谷之桥梁上,如河北井陉苍岩山之福庆寺;还有的建在悬崖峭壁上,如山西恒山之悬空寺。

河北井陉苍岩山之福庆寺

山西恒山之悬空寺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事例证明着中国传统文化之强大同化力,无论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带来的异族文化,还是他国传入国内之宗教文化,都会被同化、被吸收,最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其不可或缺之一部分。佛教可谓是这一现象最好的例证之一,其自东汉时由天竺东传入华,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其传入一方面深入影响了中国文化之底蕴基础,另一方面又被中国独有之文化特质所影响、改造。而佛教建筑之于中国建筑文化,亦是如此。这种文化上的奇妙互动,也正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流光溢彩的原因之一。借用瑞士分析心理学家C.G.Jung在其《移情心理学》中所言,来表达这种融合恰如其分:
这种连接如此紧密,几乎可以说是“化合”。当两种化学物质结合时,两者都改变了。
中国之佛教建筑一方面金碧辉煌、黄灿灿得有些俗气,另一方面却又保持着高深奥妙之宗教与文化气息。佛寺布局之印度制式,原本是以高大佛塔为主,其四周以方形广庭与回廊门殿环绕,中心性明显;南北朝时期(西元420-589年),佛寺殿堂开始出现并发展;至唐代(西元618-907)末期,殿堂最终取代佛塔成为全寺中心,确定了以佛殿为主之佛寺型制;明代(西元1368-1644)以后,佛寺形式基本完全定型,形成按南北中轴线对称之中国式佛寺格局;而佛殿为主之型制,也就成为中印佛寺的重要区别之一。这种型制之出现与发展,既是南北朝贵族“舍宅为寺”之结果,也符合中国人之实用观念与生活习惯,更与中国化佛教强调佛像崇拜与佛之入世有关。***在《认识佛教》一书中说道:
在佛教的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面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
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国佛教建筑独特之象征文化,因为中国佛教建筑正是以着重表现佛殿为特色的。
(唐)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六十二》记载:
初立寺时佛院僧院各须位别。如似大寺别造佛塔。四周空廓内所有华果。得此物者并属塔用。空廓以外即属僧用。
这明显指出:佛寺中,属于佛之空间(礼拜空间)与属于僧之空间(实用空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根据不同功能,在后世佛寺布局中,可将整个寺院空间分为三部分:佛之空间、僧之空间与法之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