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之数字特征(六)
九、数字九
故宫是杰出的风水建筑,它与九、五这两个数字息息相关。天下闻名之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故宫中许多建筑物之开间多为九间或五间。不过太和殿之面宽是十一开间,这在整个故宫独一无二。有关资料表明,太和殿在明朝时名为奉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李自成进京后被毁,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时,据说当时找不到上好而够长度之金丝楠木,建成九间则木材跨度不够,只好改成了十一间。不少现代学者认为,九与五这两个数字在建筑上之使用也非常符合美学原则。
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尊贵”与“中庸”,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帝之龙袍,据文献记载,其上绣九条金龙。紫禁城所采用之数字还有很多,而往往又有着不尽相同之解读。但有理由相信,不管现在应该怎样理解其原本涵义,但其创造者决不是心血来潮、率性而为的,这一切都有着一个统一之目的——礼制、秩序与和谐的完美结合。
《易经·乾卦》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即表示第五爻是阳爻,处位最佳。中国古代将数字分为阳数与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注意数字只有0~9这10个整数),五居正中,因而以“九”与“五”象征帝王之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易经》之卦象中称阴爻“- -”为“六”,称阳爻“—”则为“九”,如“双风巽”卦(
),从下往上数第二爻是阳爻,称之为“九二”;从下往上数第五爻是阳爻,故称之为“九五”,而最上爻被称为“上九”。爻象之“九”与“六”并非具体数字,而是判别阴阳属性之符号。《易经》六十四卦之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之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往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乾卦之九五爻是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之第一爻,具有帝王之相。
历代京城到处都显露出九之存在。盛唐时期之宫殿称为九成宫,不过不久后“九重城阙烟尘生”;朝廷之高级官吏,除了宰相和六部尚书之外,还有九卿;京城有九个城门,负责京城保卫工作之最高军事长官称为九门提督;故宫三大殿均高九丈九尺,里面还有九龙壁,宫殿之大红门有九九八十一颗铜钉,且据说故宫之屋宇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朝廷镇压造反者采取诛灭九族之酷刑;古人将生存空间也用九来划分,上有九天(指天极高处),下有九泉(指地极深处)。《吕氏春秋》云: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
而自从大禹铸造九鼎以后,天下江山便长久以来用鼎或九鼎来形容,问鼎中原或逐鹿中原都有争夺天下之意。
玉皇大帝之诞辰为正月初九,号称天之诞日;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终于大彻大悟;练字用的是九宫格,学算术时背的是九九乘法表;酒令道具有牌九,拓扑游戏有九连环;神话中有神女九天玄女,还有仙兽九尾狐或魔兽九头鸟等;《庄子·逍遥游》里有大鹏展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来表示天之极高处;中国古代用三教九流来表示各宗派、各行业。
九之为数,有“登峰造极”之意,如围棋最高为九段。武侠小说中也有所体现,如金庸先生之“射雕三部曲”中,多次表明“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乃是世间一等一之道家功夫,天下无出其右。梅超风凭借着其中之“九阴白骨爪”,即使瞎了双眼也照样横行天下,非但江南七怪不是对手,就连全真七子结起天罡北斗阵也险些莫奈她何。在《西游记》中,甚至唐僧遇难都要符合九九归真之数。此外,书中第一回说道: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这些数皆耳熟能详。
数学上,三阶幻方实际上就是九宫。下图为太乙行九宫图。太乙(即太一)运行九宫时,用阴阳之数来表示从一到九之次序:始于坎宫一,其次入坤宫二,其次入震宫三,……,最后入离宫九。关于九宫对应矩阵的数学模型及其拓展,请参阅“河图与洛书”篇,此不赘述。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说:
数穷于九,九者究也,至十则又为一矣。
九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甚为密切,而在数学范围,其神奇之处也不少。如一系列9组成的数,即99……9必定能被一切奇素数整除,设某奇素数为n,则最多只要n-1个9,就可以保证将其整除,而且有时并不需要这么多。如n=7,则
。
以九连环为代表之连环类智力玩具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其历史悠久,流传数千年而不衰,征服了古今中外之无数爱好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智慧体现。九连环,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其他样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金属杆与之相接,以解开为胜。(明)杨慎《丹铅总录》记载:
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游戏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于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至少34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之九环全部取下再全部放回。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