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习律94|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黄滔用赋体针砭时弊
前言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作诗云: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诗中所写的时局动荡用在晚唐时期也不为过。
今天说的这个诗人经历有点像韦庄,因朝政混乱,离开长安投奔到地方军阀那里,不但得以一展身手,还能够安度晚年。
一、黄滔其人
黄滔(公元840-911年) 字文江,兴化府莆田县(福建莆田市荔城区东里巷)人。
黄滔的父亲黄山周一介布衣,但是很重视黄滔的教育。唐懿宗咸通元年(860),20岁的黄滔到离家30多里外的南山(黄滔成名后在这里建设东峰书堂)苦读。
咸通13年(872),32岁的黄滔前往京城长安求取功名,但屡试不第。一直到乾宁2年(895),黄滔他才考中进士,此时的黄滔已经55岁了。
但是直到光化2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这时候的黄滔已经年近60了。
第二年,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唐昭宗被宦官刘季述等人囚禁。黄滔无奈之下,只得回到福建避乱。
当时的福建在王审知兄弟治理下,相对中原地区安定许多。王审知在两年前开始主政福建,史载王审知"为人俭约,好礼下士", 招揽了不少中原名士。包括唐朝学士韩偓、王淡(王溥之子)、杨沂(杨涉从弟)、徐寅(进士)等人,黄滔也是其中之一。
黄滔与韩偓等人和诗论文,让闽地文风大振。黄滔不仅诗写得不错,辞赋也为人称道,被称为“闽中文章初祖”。
在王审知手下,黄滔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历时8年。后来黄滔离开福州,回到莆田养老。
元大德八年 ,黄氏宗族在莆田市荔城区,建了一座纪念黄滔的黄滔祠,保留至今。
二、讽喻代表作《书事》
黄滔传世诗作有200余首,其中最有名的是一首针砭时弊的五律《书事》:
望岁心空切,耕夫尽把弓。
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
没阵风沙黑,烧城水陆红。
飞章奏西蜀,明诏与殊功。
从诗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篇赋体,没有什么比兴寄托,直笔写出了唐朝末年的混乱与腐败。
农民都被抓去当兵了,千家农户只有几个人在,没有人去耕地。官府收一次税,农家便空空如也。沙场上,风沙猛烈,城池被烧,天地通红,士兵们都成了炮灰。而将领们却纷纷邀功,逃到西蜀避难的唐僖宗只好下诏表彰。
公元881年1月8日,唐僖宗带随从宦官仓皇逃奔四川成都。同日傍晚,黄巢起义军占领唐都城长安。
可知这首诗大约写于黄滔42岁时,不知道,久困于长安科场的黄滔,如何逃过这一劫的。
《书事》这首诗,连皇帝和大员们都敢讽刺,黄滔的科举之路,恐怕是受了影响。一直到14年以后,他才考中进士。
三、奇怪的句法
宋人杨万里曾说,诗到晚唐愈发工整,并也黄滔诗为例:
诗至晚唐益工。滔诗如“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如“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又如《闻雁》之“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与韩致光、吴融辈并游,未知孰先!
青山寒带雨,出自黄滔的五律《退居 》:
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
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
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
杨万里所谓的“工”,专指对仗的工整。例如他举例的这首诗中颈联:
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
不过,这首诗颔联句法独特:
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
这两句有点像七言诗的折腰句式,如:欲买田无使鬼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小航船亦画龙头。
结束语
黄滔一生,大部分时间困于科场。虽然大唐摇摇欲坠,权臣和宦官走马灯一样上台,皇帝如同傀儡。但是读书人,依然要为了功名而奔赴长安。像黄滔一样,进士及第时已经年过半百了。
不过,黄滔虽然没有蜀相韦庄那么显赫,但是能时局安稳的家乡福建为官并终老,已经是比较幸运的诗人了。
结束语,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作业,五律《游吉安文天祥纪念馆有感》:
书生闻国难,提剑看兵经。风雪征尘暗,沙场故旧零。
乾坤歌正气,身世叹浮萍。生死寻常事,丹心照汗青。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81宋史为何评价李纲若赤子之慕其母 从其词作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