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临床上附片应用的答疑!
关于附子
1.附子的种类有多少种?
2.附子什么情况下使用?
3.附子在不同用量时,煎煮时间要多久为安全?
4.在使用附子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5附子中毒的症状是怎样得?如果附子中毒应该怎么解决?
【马家驹博士答疑解惑】
第一个问题是附子的种类有多少种?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也没有做过多的这方面的研究,我的回答不是很准确,所以这个问题先略过。但一般来说,附子主要还是分成两大类:生附子和炮附子。在伤寒论当中有“附子一枚,炮”,也有“附子一枚,生用”这样的用法,基本上是分为生附子和炮附子。但是我们现在临床当中用的还是以炮附子为多,生附子用的少,药典上也都是炮附子。但不管是生附子还是炮附子,仲景用法都是去皮,破八片。
第二个问题是附子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方有方证,药有药证”,即方要适应方证,药也要适应药证。我们认为一个药物的作用是由它的四气五味所决定的,附子的四气五味是辛温有毒的。《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癜坚积聚,血瘢,寒湿,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在《神农本草经》里,药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例如四逆汤,这个方子非常有意思,四逆汤中甘草是上品, 干姜是中品,附子是下品。下品什么意思,下品就是不宜久服的也就是所谓的治病的药、中病即止的药物。既然附子是辛温的,我们中医的治则是“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因此附子的适应症是以虚寒证为主。所以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当中,附子应该适用于阴证,也就是三阴证,即少阴、厥阴和太阴,是以少阴和太阴为多见,当然厥阴病里也有,比如乌梅丸。
第三个问题是附子在不同用量时煎煮时间要多久为安全?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每个医家的经验不一样,论述也不一致,目前没有定论。一般来说,附子有毒,煎煮时间越长,可能会更安全一些。但中药的毒性也是治疗作用,所以《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可见附子也不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的。冯老认为是附子15g以下时和其他药物一起煎煮,不用先煎,因为我们用的都是炮附子,它本身就是炮制过的,毒性已经很弱了。所以15g 以下一起煎煮即可。如果附子是15g 以上的,还是建议先煎为主。一般 15g 左右先煎半个小时,15 到30g 之间煎煮一个小时,30g 以上的煎煮两个小时是比较安全的。比如在伤寒论的四逆汤方中,附子一枚生用,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两合,意思是加水三升,然后煮取一升两合,这样看附子煎煮时间并不是很长。为什么不是很长呢?以《伤寒论》桂枝汤为例,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通过煎煮法来看,四逆汤仲景并没有强调过久的煎煮。另外第29 条的甘草干姜汤,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五合,而四逆汤是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两合,这样对比它的煎煮时间并没有比甘草干姜汤的时间长很多。所以冯老临床经验还是可取的,即 15g 以内,可以不用先煎,也不用过长的煎煮,毕竟仲景四逆汤用的是生附子,而目前我们用的都是炮附子。那么 15 到 30g 的先煎一个小时,30g 以上的先煎两个小时,尽量保证安全,尽量不出医疗事故。
第四个问题是在使用附子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第一,尽量保证医疗安全。前提是有是证用是方、是药。也就是说前提是辨证准确,阴证的时候采用附子。同时附子的临床用量还是从小剂量起,以知为度。在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有炮附子、也有生附子,剂量也不一致。比如《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是“附子一枚”,但后面备注到“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这就是根据体质的强弱不等决定药物的剂量。但我们临床当中还是从小剂量缓慢加起,以知为度,中病即止,不要盲目地加大剂量。
第二,附子应用时一定要注意配伍。比如在四逆汤中,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我们发现甘草用量明显大于干姜和附子的量,这就是利用干姜和甘草来佐制附子的毒性。我们说附子是辛温的,辛温可助阳;又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所以温阳要慢慢的温,就像我们煲粥一样,小火慢炖煮出来才香,温阳也要慢慢温。我们知道缓慢温阳最好的方剂是桂附八味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桂枝和附子来缓慢的温阳,也是阴中求阳。在四逆汤中干姜和甘草的量较大,甘草用到二两,所以有后世理论阐发附子温阳,加上甘草后有厚土伏火的作用,这就避免吃完附子后上火。有些人吃完附子后上火,就是因为方中甘草的量是不够的。希望大家临床上运用四逆汤时,一定要注意里边甘草的剂量,要适当比附子、比干姜的量要大一些,而不是单纯的温阳。这就是为什么有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甘草附子汤,甘草多用应用,体现了辛甘化阳的作用。
第五个问题是附子中毒的症状是怎么样的?
我在临床当中还没有遇到过附子中毒,也没有什么经验,大家可以查看一些文献。我临床应用附子的剂量一般比较小,基本上不大于 30g。关于药物的剂量,有的人喜欢大剂量,有的人喜欢小剂量。喜欢大剂量的理论是重剂起沉疴,应用小剂量的理论呢,其中有一派认为古代的神农秤都是小剂量,小剂量治疗中病也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我们能够看到医家的风格截然不同:有的用大剂量,附子可以是100g300g,甚至成斤给人使用;有的人附子用 3g、5g,临床药效也很好,这就涉及到个人经验了。
我个人意见是;临床用药,首先药是次要的,关键是证是不是辨的准确;证辨的准确之后,就有法,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先把证和法确立。在选方用药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附子时,它的剂量可能不大,3g、6g、10g、15g加上去,微微的温阳助阳,同样能够达到效果,只不过可能会稍微慢一些。如果是一把火烧过去,就像我们开大火煮粥,这个粥很容易糊。所以临床中,我们用小剂量附子同样能够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不要盲目追求迅速快速的疗效。
附子中毒,首先的原因就是可能是辨证不准确,其次是配伍不是特别恰当,再者就是药物剂量过大,同时煎煮时间不够长。
怎么样避免附子中毒呢?
第一个问题就是尽量不要附子中毒。这就需要我们辨证准确,有是证用是方,只有在虚寒证、三阴证时才能用附子。假如是三阳证,就不能用附子。因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同样道理附子下咽也可阳盛则毙。第二个问题就是附子临床应用当中剂量不宜过大。如果附子中毒了,首先还是考虑送急诊,洗胃催吐,如果肝肾功能有损伤就保肝保肾,或者血液透析,或者静脉输液促进药物代谢等等。那么传统来说,据一些文献记载,有应用防风杀附子毒、用绿豆杀附子毒等等。
再多说一点,现在(一些人)用附子的量越来越大,其实是深受扶阳学派的影响。山西李可老中医就是以大剂量出名,也以重剂起沉疴为论点。但是我们临床治疗的病,大多数属于慢性疾病,而李可老先生治疗的都是急危重症,和我们大多数临床治疗的病种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临床上经常采用大剂量的姜附桂,但是他的用药原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他虽然药物用量很大,但是在抢救病人时常常是水煮开就给患者频频服用,而且有效即止。所以他可能方中开的是 100g 附子,但其实真正吃到患者肚子里的却不是 100g。李可老先生虽然大剂量用药,但是采用的是频服的、中病即止的方法,因此实际的剂量是远远小于 100g 的。我们今后用药,并不排斥大剂量,比如重症的时候确实是阳虚重症休克状态,该大剂量时就大剂量。在患者休克状态下,我们无法等待药物煎煮两个小时,只能采用水开就服、中病即止的方法,这样既能够达到缩短时间抢救患者,同时中病即止,又避免了附子副作用的出现。
临床上大家比较关注附子。因为张景岳说,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药物,尤其是抢救时比较常用的药物。但是我想更加强调是,临床上还是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在六经中的三阴病是需要用附子,应用附子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比如《伤寒论》中,有用生附子的,有用炮附子的,有用正常一枚的,有用大者一枚的,都是不一样的。同时运用的时候要注意从小剂量缓慢加起,中病即止,不要盲目的用大剂量,首先还是保证安全。
就单独一味药物应用的时候,我们更加强调,要辨方证,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只要这个法的方向是对的,方是合适的,其中药物的剂量,比如附子用 10g 还是用 15g,我觉得这个关系并不是很大。需要用附子的时候就加附子,对于一般虚寒证的时候,我们用甘草干姜汤也是足够的,如果到虚寒重症明显的时候就需加附子,并且根据虚寒程度的轻重,选择合适的剂量,但一定要注意尽量不出问题。附子在 15g 以下可以同用、不用先煎,15g 以上的时候要注意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