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书店(六)
总第59期
朋友们,晚上好!
不知道您平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是历史,小说,传记,或是其他?前两天有个朋友说推荐一本书看吧,她喜欢人物传记类的,我的书架上这类书还真不多,有一本《绝望锻炼了我》,这是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自传。我笑着说,这总统可是下台了,你还想看吗?她说,下不下台的不重要,我挺喜欢她呢!是啊,当时买这本书也不是因为她是总统,而是觉得她是个不一般的女性。
说到女性,新近买了一本《发现母亲》,这是听朋友介绍才知道的,书到的那天晚上,安静的灯光下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越读越觉得女性教育、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一边看一边摘抄。
“什么是人的成长三棱锥呢?简而言之就是,人的成长是由智力、意志、品德、气概这四个主要方面构成的。”
“真正决定一个人成长高度的,既不是智力,也不是非智力,甚至也不是品德,而是气概!而气概通俗地说就是把自己归入第几流人物档次的自我期望。”
“在气概、品德、意志、智力这四者之中,只有智力才是教的,其他都是育的,由此可知潜教育的重要。'教’可以培养出神童,但却培养不出天才;'教’可以培养出才子,但却培养不出大师。”
“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
慢慢地看着书,慢慢地思考着,家庭到底在教育中是什么地位?母亲在教育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给我带来更强理论冲击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他在这本书里甚至这样说:'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病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是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特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应当在中学时代就给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以教育学的知识。教育学应当成为对一切人都有用的学科,下面的话也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好像是夸大其词:我认为,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
读到这里,停下了,这苏老先生真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似乎是有道理啊,现在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还真不太称职,前几天电视里报道,一个快递小哥,半夜在街上遇见一个两三岁的男孩,穿着一身小秋衣秋裤、赤着脚、边哭边喊妈妈爸爸,报警后孩子的爸爸妈妈赶来了,原来两个人是把孩子哄睡了,到楼下吃宵夜去了。多险哪,亏了快递小哥好心啊!
有一次跟朋友聊天,她说在一个并不很闭塞的小山村,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出嫁了,十五岁生了儿子。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十四岁,自己还是孩子呢。为什么会这么早就被嫁出去?只是因为贫穷吗?
有一次,我到一个村子,在一个贫困户家里,我遇到了一个20岁的母亲。她左眼残疾,右眼视力也比较弱,手里一个破旧的手机,戴着耳机,边跟人说话边听着歌。房子是国家帮着新翻修的,屋内,地上桌上炕上杂乱地堆放着看不出颜色的物品。一个两岁的男孩坐在炕上好奇地摆弄着一个破损的手机。
走出这家,我做过许多设想,如果把屋子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打扫整洁,如果打开窗子透透空气,如果这个妈妈拿下耳机,把身上的衣服穿得更干净些,如果炕上的孩子在翻看一本图画书,哪怕是撕掉页子的书,如果这个妈妈跟孩子一起说话、搭积木、读书……
可是啊,我的这些设想好像不太可能实现。
“由于整个家教出了问题,父母的不合格导致了其后出生人口的整个不合格,导致整个人的不合格,这才是当代中国最可怕的事情,这才是当代中国最为致命的问题。”
“这些年的读书、研究让我深信,孩子的教育诚如洛克所说,江河源头的水性很柔,用一点儿人力就可以导入他途,最后就流到了十分遥远的地方;又如魏征谏唐太宗时所说的那样,国君地位崇高,如有失误就像月食日食那样人所共见。孩子便是源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孩子便是总统,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将像影响一个国家那样影响他的整个一生。童年,童年的教育实在是太重要又太重要了!”
以前,不太关注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听过讲座、看过视频,但真正拿起一本书好好琢磨,这还是第一次,但这第一次给了我大大的震动。做个好妈妈,需要学习啊!
一个晚上读了67页。
好书!让人沉思,让人反思。
如果妈妈们都能看一看。
读书的时候,我喜欢把读到的好句子做成书签,奖励一下自己,就像每天的日子有了点晴之笔。
图片:艺凡 方方 里奥 爱跳舞的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