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VS洛阳!史上真正的第一次王城对决!周平王真的只是东迁吗?

一转眼,发现和上一篇写西安与洛阳的系列文章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每每想起继续写起来,总是各种繁杂琐事,让注意力无法集中。塞翁失马,倒是有机会翻阅了几位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的老师以及大师们的文章,当真是令我感到本身的匮乏,也更激发了我继续将此系列坚持学写下去的信心!话不多说,言归正传。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好几位朋友都在留言或者私信里说起,这种写法快成写编年史了。引得我不由回看,也确实,有部分章节的确有些“跑题”。都是一些或众所周知,或个人觉得蛮有趣的内容,但并非都与本系列的主题——西安与洛阳两个城市相关联,就显得有些“中心思想不明确”,这要是放上学时候,语文老师肯定也要扣分了。得改!所以,时隔两月重开的系列,就得起个好头!刚好,最近头条也给我推送了好多关于西安与洛阳之间部分网友“互黑”的文章!看过我文章的朋友也应该很清楚本系列的观点的,但为了更扣主题,索性就说点我觉得更有趣的,来一起聊一聊西安VS洛阳,这一对“老朋友”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王城对决”!

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我在之后将选择跳过西周后期两位其实还比较重要的君王,他们分别是“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姬静”和宣王之子“周幽王姬宫湦(sheng)”。说是跳过,也多少说上几句。周宣王的继位,结束了看似有些意义的“共和行政”,应该说,他执政的前期和中期还算得上一个开明有为的君主,并为已经衰弱的周王朝带来了短暂的了“宣王中兴”。但在后期,连续的对外征战失利,使得好不容易积攒的成果遗失殆尽。至于他的儿子“周幽王”,名气恐怕是西周历代国君中排名前三的存在,尽管都是恶名。以他为“男主”的“烽火戏诸侯”早已成为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典故,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真实与否,似乎也是有一定的争议,但这属于学术探讨,咱们这种纯粹业余的闲聊文章,自然是也没有必要阐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史记·周本纪》中记:“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周幽王具体被杀的过程和起因,史学界也是有不同的说法和论点,然而,我想在本文中聊的重点,则是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的事情!

按照《史记》的说法,以及众多主流的方法,幽王死后自然是“是为平王,以奉周祀。”而且幽王之子,史称“周平王”的“姬宜臼”在继位后被迫“迁都”,将周王朝的“国都”正式从“镐京”迁往“雒邑”。“平王东迁”,也被认为是“周王朝”两个阶段的分界线,从此,周王朝进入了“东周时代”!但是,这个被我们广为所知的“平王东迁”,真的只是像《史记》中所写:“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吗?

从更广泛的认知上面,周王朝的君王排序当然是一个接一个。“厉王”下来是“宣王”,“宣王”下来是“幽王”,“幽王”下来,自然就是“平王”了,这也符合我们的传统历史概念和习惯。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史记》中似乎并未提及,那就是,在“周幽王”被杀之后,接收周王室政权的并非是周平王,或者说,不止是周平王,还有一个人,很多人都对这个并不熟悉,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存在!他就是史称“周携王”的“姬余臣”!而这位“周携王”和“周平王”一同,使得周王朝进入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独特的“二王并立”阶段!

那么我们就得来了解下这个“姬余臣”。他是周宣王之子,也就是周幽王的弟弟,是周平王的叔叔。那么,他怎么会成为“二王”之一呢?这还得回过头来说“周幽王”之死!

第一个问题,谁杀了“周幽王”?《史记》上说的很清楚:“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遂杀幽王骊山下!”那么,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又来了,“申候”是谁?这个“申候”可不是外人,按照中国传统宫斗与政变的标配,他是最合适不过,因为老一代申候是周王的老丈人,“周幽王”的王后“申王后”的父亲,也是“周平王”姬宜臼的姥爷!新“申候”就是幽王的“大舅哥”或者“小舅子”。接着来第三个问题,拥立“平王”继位的人又是谁?咱们还是先按照《史记》的记载来看:“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这个不难理解吧,就是以申候为首的“诸侯”一同拥立“故太子”,就是之前的太子继位了!这个之前的太子就是因为幽王宠爱“褒姒”,废嫡立庶,立“褒姒”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而废掉的“姬宜臼”。有点绕不是?那简答地说,就是“申候”联合少数民族武装干掉了周幽王之后,立自己的外甥为王了!

这个剧情......

《史记》没有再往下说!只是继续平述:“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这个“衰微”,也被认为是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败的开端。那么,我觉得也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聊一下。

《竹书纪年》中,对于这段历史是这样记载的:“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很明显,关于这段的记载,《竹书》较《史记》要更加的细致,而且很直白地将“二王并立”的双方都表述了出来!在日本著名学者、国际汉学家“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一书中,通过对于“金文”的考证,得出的西周历代君王的在位时间,其中有两位君王是重合的,那就是“周携王”公元前772年-公元前759年与“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如果这个“在位时间表”可信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认定,在周幽王被杀之后,当时按照顺位继承的实际是幽王的弟弟“姬余臣”,并且是马上就继位了。而“周平王”姬宜臼则是在以“申候”为首的部分诸侯支持下发动了政变,又因为在原有的“宗周”丰镐附近无法占得军事及政治优势,从而转为东进占据周王朝另一个政治军事中心“成周”雒邑的,还导致继位时间晚了两年。

“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如果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这个“携”应该是一个地名。当然也确实有说法这个“携”字主要来源于“谥法”的,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因为似乎在史籍中从未有将“谥号”用来描述王继位之前的称谓。在学者清代雷学淇创作的《竹书纪年》注释著作《竹书纪年义证》中记:“携,地名,未详所在。《新唐书》:《大衍历议》谓丰岐骊携皆鹑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矣。”也就是说,“携”地应该是与丰、岐、骊三座山脉都有相连,那么,从地理上看,“携地”就应该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市与渭南市这一片区域。也就是说,以“虢公”为首支持的“携王集团”,还掌控着对于“宗周”丰镐以及周边王畿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这样的话,从法理上说,“携王集团”此时是拥有着绝对的政治正确优势的!那么相反的是,虽然有着舅舅和“犬戎”军事支持,但“故太子”还是在法理地位上处于劣势,所以,“平王集团”才不得不做出的“妥协”,那就是“东迁雒邑”。而在公元前770年“平王”在雒邑继位的那一刻起,“二王并立”的状况使得真正地理与政治意义上的“西周”与“东周”形成了!而且是“并存”乃至“对峙”!原本周王朝的两个国都——“宗周”镐京和“成周”雒邑,也由于被两个不同的“周王”所盘踞,西安和洛阳这两座千年王城,也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形成了竞争关系!

西晋时期发现的“先秦楚国古籍”《系年》中记载:“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这里面,算是比较详细地将“携王”出现的缘由表述得比较清楚。我留意到,还有一种说法,是讲这个“携王”其实就是幽王后立的太子“姬伯服”。其实具体是谁倒不算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有多部史籍均有记载此事,基本可以判定这段历史存在的可能性了。

那么就有又一个疑问了!那就是“太史公”司马迁是否看到过类似的资料记录呢?按理说,“二王并立”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怎么会被他忽略呢?我的观点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是这种记录在当时被认为是“野史”,仅为坊间流传,所以被“筛选”掉了。另外一种就是很有可能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他不得不“选择性忽略”。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91年,正是武帝当政,汉王朝军功达到最顶峰的时候!而“汉武帝”刘彻在继位之前的经历,可能有些朋友就不太了解了。我们就趁着这当口聊上几句。

汉武帝刘彻,并不是其父“汉景帝”刘启的嫡子。而且,在景帝朝,由于皇后薄氏无子,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礼法,先期所立的太子是景帝与“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但是后来,由于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为了在日后得势,原本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却遭到了栗姬的拒绝,一气之下,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时任“胶东王”的刘彻。并从之后,一直在刘启面前说刘彻的好话,这个栗姬也是仗着自己成了“太子”之母,不注重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结果,在关键时刻缺乏有力的外援支持。公元前151年,景帝废后,前150年,改立妃“王娡”为皇后,同月丁巳日,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这些内容,在《史记·外戚世家》《孝景本纪》中均有记载。那么,从刘彻的“逆袭之路”上看,似乎与西周末期的那次政权更迭有些相似之处。而其中的区别,就是按照顺序和人设看,武帝和母后“王娡”,则更像是褒姒与“姬伯服”的组合,这种状况,已经深受武帝“威严”所伤的“太史公”,恐怕不太敢讲这种看起来有些敏感的内容过多的表述了。所以,“选择性遗忘”,又或许是当时最合适,最安全的一种做法了。

回到周王朝时期。从《史记》上看,“平王东迁”的时间节点应该是在幽王被杀之后不久,以他的继位时间(公元前770年)来看,那就应该在当时平王就已经完成了往“成周”雒邑的“战略转移”。但是,这种说法,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系年》中记:“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如果按照这个进程来解释的话,“周亡王九年”,就应该是在幽王被杀后,周王朝有九年的时间中没有真正正统的“王”!那么,从幽王被杀的时间后推9年,应该是公元前761年。随后“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说的应该就是平王东迁的事情,到达了“成周”雒邑,以这个时间线推断,“平王东迁”的时间就是公元前758年。由于《史记》中对于这一段历史几乎是一带而过甚至直接忽略,所以,我们只能从其他史籍中来找佐证。于是,就个人而言,我也比较认可这种说法。

也由此可见的是,真正出现“二王并立”的情况,是在幽王死后不久,“携王集团”在“宗周”镐京东边不远的“虢地”称王,而“平王集团”则是在“宗周”雒邑南边的“申地”(有一说法是现今的河南南阳地区)。而“九年”之后,,“携王集团”原本就接近镐京,顺理成章地占据了“宗周”,而“平王集团”为了达到“法礼”上的正统,也随即“就近”占据了“成周”,至此“西周”与“东周”的对峙形成!

当然了,关于这段历史,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和理解的。比如有一种说法就是,实际“二王并立”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形成,而仅仅是在不同的势力范围内争夺王权而已。最终“晋文侯”杀“携王”,之后是迎平王返回“宗周”镐京,而在三年之后,平王为了政局稳固,又选择将国都迁至离自己母亲“娘家”更近的“成周”雒邑!这种说法自然也很合理,并且也有大量佐证。但依旧参照“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一书中所举,期间很多佐证都是以当时的青铜器铭文为主,毕竟,“金文”所形成的时期本身就与历史发生时间所契合,大概率更加可信。再说,对于西周这样如此久远的历史,本身就存在众多争议,有多种说法,也就不为怪了。

以我更倾向认可的说法,“二王并立”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以占据“宗周”的“携王”与占据“成周”雒邑的“平王”之间的对峙时期!如果用更宽泛的解释,就可以把这视作是西安和洛阳这两座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座城市,真正意义上以王城身份的第一次正面对决!

西周VS东周!刺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