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碧万恒销售均超1500亿,中小房企目标大战激烈
2018年第一季度收官,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额达19526.6亿元,同比增速为28.8%,而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速为64%。此外,这个增速相较于今年前2月的51.4%明显下降。
从各企业的销售情况来看,龙头房企领先优势继续扩大。
碧桂园、恒大、万科三家房企一季度的销售额均超1500亿元,其中,碧桂园销售额更是超过1800亿元,稳居榜首。保利、融创、中海、绿地销售额超500亿元,依次位列第四到第七位。
就销售规模的增长而言,规模较大的房企,销售目标增长率反而较低。碧桂园、恒大、万科此前均释放出对于“行业第一”目标的淡然。如恒大今年的业绩目标为5500亿元,增长率仅9.8%,而碧桂园和万科压根没有提出业绩目标。
大多房企完成率不足20%
与龙头房企不同的是,排名较后的众多房企大都表现得信心满满。从其制定的2018年销售目标来看,仍对全年持较高预期。
例如,去年取得3000亿元业绩的融创、保利、绿地剑指4000亿元;龙湖、泰禾期待突破2000亿元;阳光城、富力、融信、雅居乐、中梁、远洋、正荣、祥生等多家企业誓破千亿。
以祥生地产为例,其2018年的千亿销售目标相较于2017年合约销售额的620亿元,增长率为61.3%。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近30家房企提出了2018年的销售目标,其中,有近八成的房企全年目标较2017年业绩的增长率在30%以上,有近四成房企的目标增长率高于2017年全年的业绩增速,平均增长率达到40.4%。
而那些规模在500亿-800亿元的房企,销售目标增长率普遍在40%以上,这表明力争冲击千亿的房企,仍将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2017年千亿房企达到16家,如果目前房企公布的2018年销售目标可顺利完成,年末千亿房企将可能追加8-10家,1000亿销售额将成为行业TOP25的新门槛,行业竞争愈加激烈,集中度持续提升,未来将呈现“大象赛跑”的景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由于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型企业而言,就必须要有不进则退的意识,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投资,扩大布局,来做大规模。所以企业所制定的目标,也在不断走“更上一层楼”的模式。
不过,从一季度各大房企的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目前已公布2018年销售目标的近30家房企中,大部分房企的目标完成率低于20%。如4000亿目标的绿地集团首季度销售额为503.1亿元,完成率仅12.6%;1000亿目标的远洋集团首季度销售额160.4亿元,完成率16%;600亿目标的福晟集团首季度销售额105.7亿元,完成率17.6%。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这与去年年底冲业绩消耗太大,年初短期内货源难以补充有关。另外,由于政策持续收紧,房企普遍出现预售证获取延后的情况。预计二季度开始,房企将加大推盘力度,力争将全年销售计划前倾。从年报季大部分房企高管表态来看,全年的推盘计划大部分集中在二三季度,这样可以尽早锁定全年销售业绩。
供不应求,后三季度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易居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2018年3月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批准预售面积为364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1.0%,同比减少16.5%。总体上看,3月份房企推盘节奏并没有明显加快。
▲图: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度供求关系
而与之相对的是,3月份百城住宅成交量为4090万平方米。对比供应数据,楼市呈现出供小于求的态势。实际上今年一季度此类供求不平衡的特征就很明显。这也可以解释部分城市近期存在的“抢房”现象,以及各地出台或升级摇号政策的现象。
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认为,住宅库存减少和总体销售增速放缓,这都与当前各地继续限价的做法有关。地方政府对于高价楼盘的预售证发放有较为严厉的政策,进而也希望通过对预售证的管控,倒逼房企主动降价。然而,这种情况下就导致部分开发商不愿意推盘了,甚至一些开发商干脆不推盘。或者说为了在短期内解决资金周转的难题,即便推盘,那些户型好一点的楼盘也不拿预售证,只把差的项目先推掉。
对此,严跃进表示,库存不足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还是当前房企存在的推盘上的惰性。由于目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旦加推,一般在销售环节并不存在问题。假设房企的资金链没有问题,就会一直压着不放,寻找最佳的推盘时机,而随着资金周转的压力加大,以及受制于目标销售额的影响,预计接下来的三个季度,才会是房企与调控政策博弈、房企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时刻。
记者 张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