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的起义:《都挺好》背后的伦理逻辑(3)

《都挺好》我看的触目惊心,

在第1篇短文中,我就讲到这部电视剧“尺度很大”:

它挑战了中国几千年社会的伦理基础。

“孝道”是中国最小经营单位家庭的“理念”。。

中国历代皇帝多奉行“以孝治天下”。。。

“十三经”中有《孝经》。。。

“百善孝为先”。。。。。。

这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如此贴近生活、如此尺度之大的,

实属第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

热播的“宫斗剧”、谍战剧,满足了猎奇和职场情绪宣泄;

热播的都市奋斗剧,过于夸张、标签化,被视为成年人的童话;

热播的《蜗居》、小三剧,和主流价值太遥远,且只能满足“觊觎”之私。

而这部剧,太贴近现实了,和每个人现实处理的伦理关系,戚戚相关。

我一直在想一个场景:

家庭中,每个人都在默默地看,在找自己的影子。

每个人都不是个纯粹的人,

子女要被允许有私心,有隐私,

父母也要被允许有私人,有隐私。

世界上,每个活到30岁的人,

都藏着比自己生命还厚的秘密。

《都挺好》,把中国的父母,拉下了神坛。

苏妈妈一生好强,而注定命运悲剧。

事业好强,到可以理解;

家庭好强,毫无意义。

事业好强,开疆拓土,为家人谋幸福,值得尊重。

家庭好强,只能内耗,且以“毁灭”家庭其他成员为前提,成就“好强”的自我。

逻辑上,犯了模糊概念、混淆概念的错误。

她的“好强”,具有时代悲剧的色彩:

为了城市户口,嫁给苏大强——在今天,是不可理解的。

城乡二元化的户口模式,已不复存在了。

为了上海医院的工作,准备抛家弃子、流产尚在腹中的苏明玉——在今天,是不可理解的。

换个工作,其实很容易了,体制内外的流动,已经很自然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把理想倾注到苏明成,让苏明成读书博功名——在今天,是不可理解的。

成功的定义不同,读书好也不意味着成功。

所有的“好强”,在历史中,都被灰飞烟灭。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苏妈妈一生未曾“破执”,

最后被作者直接“写死”,去领了饭盒。

我在想,这个作者,可能也是原生家庭,

得多恨他的妈妈。。。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树底下不长树。

强势的父母,培养不出来独立的孩子。

这种独立,最后只能是背叛式、厌弃式的独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