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做到了这点

     导读:

在职场中,你肯定见过这样一类人,明明技术过硬,明明业绩斐然,但却总是得不到晋升;或者有这样一类人,能说会侃,饭桌上滔滔不绝,但赢不来单子,签不下项目,创业路上心酸而坎坷。

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些创业公司的CEO、跨国集团的HR以及VC风险投资人。想听听在他们心里,究竟什么样的品质是最被看重的?

抛开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背景和经验,什么样的品质是通用的?

毫无疑问的答案是:表达术!

我们再来看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NACE)2018年的调查:口头表达能力,位于求职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素质的第一名。

很显然,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种通用的素质。

不仅是众多企业在内部选拨、外部招聘中最看重的一项综合素质,而且也逐渐成为无数职场人不断学习和修炼的技能。

因为任何一种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包括企业组织和生活家庭,都依赖于优秀的表达术。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没有华丽的语言,也不会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然而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勾起你极大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他说的你能懂,而且你觉得,这些话就像流进了你的身体一样,妥帖而舒适。

这样的素质通行于任何一个职位、任何一种工作。

《哈佛商业评论》王达峰曾经说过:“表达不应该停留在语言范畴,而是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优秀的表达能力必须是一种优秀的逻辑思维。”

而这种逻辑思维,可以通过学习套路来建立。有一句话: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套路一个比一个深。其实套路并不是一个坏词,我们可以用“模型”来研究和归纳。而怎样的模型深入人心,去往那个想要得到的目标呢?

我们把表达术的模型,简而言之了三个方面:听、说、问!用“听”建立关系的第一步,用“说”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用“问”来为彼此创造更多的机会。

倾听,是直抵人心的第一步

表达,永远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你得学会让别人感受到,你确实在认真对待他说的每一个字,他也才会更认真地对待你的高谈阔论。因此,有意义的倾听是通往人心的第一步。

为什么说倾听也是一项技能呢?

因为真正的倾听,可不是你竖起耳朵一言不发就叫倾听了。你得让对方感知到你在倾听,你们在同一个频率上。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对某个人的评价:他说得太多了。但从来没有人会批评别人:他听得太多了。可见,倾听是一项让所有人都喜欢的技能。

这项技能的获得,也是不断精进的过程。总的来说,可以把倾听分为三个层次。我们要做的是,将自己提升到最高的那个层次上。

1、我在听:

这是大部分人在听的过程中最常有的表情和思维:表面微笑,实则思考。

总是在想,接下来我要说什么?我要问什么?他说的对吗?我该如何反驳他……哎,等等,他刚才说到哪了?

你看,当你关注点还是在自己的时候,听着听着就只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了。因此这一层次就是强调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2、你在说:

注意力的焦点开始放在对方身上,你觉察到了对方说话中的侧重点,以及在某个地方他露出了笑容,可能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这就到了倾听的第二层次:关注点在对方。但是,这种倾听只是你自己觉察到了对方,但对方不一定能感知到你确实在倾听,仅此而已。

我们本来就在同一个频率上:

同频,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如何能表现出来并且让对方感知到呢?这里有一个倾听的五字秘笈套路:模仿且灵活。这是基于NLP延伸而来的,NLP全称是“神经语言程序学”。

有意地灵活模仿对方,可以很快速地拉近与对方的关系。通过多年观察和学习,通常模仿归纳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下巴的模仿,二是语言的模仿。

什么是下巴的模仿?

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伴随着说话的节奏和内容,下巴时而上扬、时而内收、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模仿对方的下巴,没有引申的含义,就是模仿它。之所以模仿的是下巴,是因为它是最容易看出动向的一个地方。

语言的模仿,就是学会重复对方的最后一句话。比如:今天你到客户那里拜访,王总正爱不释手地把玩着他刚刚淘来的一个茶壶,可是关于茶壶,关于陶瓷,关于窑,你通通不懂。

王总看到你,没打招呼,就说了一句:这个茶壶真是绝了。你回点什么呢?其实,与其你搜肠刮肚地找你本身就没有的茶壶知识,还不如只回答他:对啊,真绝了。

王总又说一句:唉,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都烧不出这么细腻的茶壶?有些人急于表现自己的见识和资源,立马回答:有啊,我上次看过一个壶,也很不错。

或者说:我认识一位大师,他也很厉害。这样你倒是表现了,但会让王总觉得被冒犯,反而不好。当然,也有人老实,直接会回:这方面我不懂。但这样回答,话题立马就被你终止了。

其实,你只需要模仿他的最后一句话:确实是啊,现在很少见这么细腻的感觉了。

王总又说了:我也不知道这是手艺的问题还是窑的问题?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疑问句,但并不需要回答。你继续模仿就可以了:是啊,很难说清楚到底是手艺的问题还是窑的问题。放心,你这样回答,不需要担心冷场。

当然,这里有个注意事项,你只需重复对方想表达的意思,不要自己延展或提炼,因为当你还是新手的时候,这样风险很大。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人觉得好像并不是太难。但是,我们还有两个字,叫灵活。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不仅仅只有下巴和语言能模仿,所有肢体动作都应该模仿,这样人们的潜意识会发现你的动作,觉得我们是同频的。

不过如果所有肢体动作都模仿,又显得很假,就有了另外两个字,叫灵活。

比如,对方坐在你的面前,跟你讲话的时候,双手交叉抱胸,假设你是销售人员,或者是比对方层级低一点点的人,你也双手交叉抱胸,显然,这不太可行。

所以就要灵活,灵活就是学会缩微化地模仿对方的动作。缩微化,就是对方双手交叉抱胸,你可以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也就是将对方的动作辐度缩小一下。

比如对方双手叉腰,你不妨一手撑着腰。对方翘起二郎腿,你可以把双脚交叉。如果对方是你的老板,翘起二郎腿,身体向后靠在沙发上,双手张开搭在沙发背上。

而坐在对面的你大可不必弓着身子永远前倾,你可以缩小一下他的动作辐度,身体也后靠,双脚交叉,双手微微摊开撑在两边。

这些都是模仿的小技巧。无论你的工作是销售也好,客服也好,做别人下属也好,不卑不亢是个很难把握的度。但肢体上的动作,可以帮你找到一点点感觉。

心理学研究表明,细微的动作,可以在人与人交流的时候,悄悄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总结一下:第一,模仿下巴。第二,重复对方最后一句话。第三,缩微化模仿肢体动作。

学会倾听,就是要让对方感知到你在倾听,你们是同频的,接下来你们双方的交流才更容易直抵人心。这是种能量场的匹配和收买对方潜意识的行为。

言之有物,才不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是一个我们从小就理解的故事,常常用于负面的评价。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就被迫扮演滥竽充数的角色。

比如部门例会,大家就一个新项目发表意见,可你非常不幸地轮到最后一个发言,前面的同事12345条,已经把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你怎么办?你总不能站起来说:“小李说的对,我们想的一样一样的。”再比如,领导可能突然问你:“这件事,你怎么看啊?”

这个时候你就得掂量掂量,领导既然这么问,肯定已经问了一圈了,如果你还说一些陈词滥调来滥竽充数,不仅起不到加分作用,甚至还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如何说,如何说得言之有物、深得人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回顾下上述的例子,如何在千钧一刻的时候,发表合适、恰当的观点呢?这样的技能是否可以掌握?我们先来探讨一个更前置的问题:什么是观点?

观点,大概分为两类:一是真理型观点,二是思考型观点。

真理型观点,就类似于太阳每天会从东边升起这样的话,听了对,但没什么感觉。

比如,你说在团队内部,加强沟通很重要,这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没有人会不认同,但对听者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真理型观点是普适型的,不需要你再来搬运。

而思考型观点,是带有你自己立场和见解的。

这个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抛出后,往往能引发兴趣,展开讨论。成年人喜欢的碰撞,就不是说了也白说的真理,而是有讨论空间的思考。

所以,有个很重要的认知:要放下追求观点完全正确的冲动,不要担心大家的讨论和质疑。

观点,就是用来质疑的,这才是它的生命力。因此,这里有一个提炼观点的多元思维套路:

多立场分析,逆出发点分析,条件假设推理分析。

于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套路来分析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通常都是从南郭处士的角度分析。

而我们可以以国王角度来看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良性发展的组织需要多质疑机制,而少质疑人。这就是多立场分析。那什么是逆出发点分析呢?

我们看到南郭处士能够混进队伍,又在恰当的时机退出,我们可总结:时代总在变化,你不要试图占据全阶段的红利,懂得放弃和懂得把握同样重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什么叫条件推理分析。比如南郭处士是靠蒙混过关混进去的。这是原始前提。

但增加一个假设条件,假设他进去后非常努力,天天跟真正的大师们在一起,自己又用功学习,所以没多久他也成为高手了,最后成了一代宗师。

你看,这么多的观点都是根据多元思维套路提炼而来。我们掌握之后,无论是在平时会议中,还是工作交流上,都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喂养机会,饿死问题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个关于提问的名言:喂养机会,饿死问题。

对于想要在职场上不断攀升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准则:没有问题,只有机会,没有过去,只有未来!

可见提问,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它更是一种表达,创造机会的过程。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不断地获取标准答案。

获得答案的速度与质量,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获得老师对你的赞赏,和同学们对你的羡慕眼光。

所以,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总是向问题要答案。可是,这个时代带来几种现象,值得我们重新反思一下这种思维惯性:

信息太多,知识存量在不断的变大。一个人什么也不干,一直学到35岁,直到大概博士后,而这些知识不能让你用一辈子。

搜索工具发达,你们找到答案的速度和质量,会因为技术的智能化,不断趋于同一水平。

越是确定的答案,却容易被快速变化的环境所挑战。因为每一个答案,本质上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因此我们要用提问题去获得未来的更多的机会。

找问题、会提问,也将成为比找答案更可贵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好的问题,不仅仅让自己的工作得到创造性的提升,并且也是让领导、公司看到你的能力。那如何问好一个问题?

《哈佛商业评论》撰稿人王达峰在商学院讲课时,根据很多职场人经常说的、经常听到的几个问题,做了点评。它们是:

1.老张,为什么你没有按计划实现目标?

2.为什么桌子这么乱?

3.事情为什么会为这样?

4.谁该为此事负责?

这些都叫错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在引导别人想过去。根据提问准则:“没有问题,只有机会,没有过去,只有未来”,正确提问套路应该是:多问how和what,少问why和who。

与其问:老张,为什么不能按计划实现目标?不如问:老张,接下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才可能更快地赶上进度?

这么问,有两个好处:

1.设定了目标,就是赶上进度。

2. 不给你找理由和找借口的机会,而是引导你思考机会,就是可以做些什么?

其他几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套路来做改变。

与其问:为什么桌子这么乱?不如问:下节课开始,我们怎么分工一下,桌子可以更整齐呢?

与其问: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不如问:事已至此,接下来我们可以如何改善呢?

与其问:谁该为此事负责?不如问:下一次,我们该如何规避这类失误呢?

你看,同样一件事情,只是换一种问法,你几乎可以确定,你能得到的答案会截然不同。从得到一堆的理由和借口,变成得到一堆方法和可能性。

先不论得到的这些方法是否是最好的,至少,因为你问的这个问题,大家思考的方向就完全不同了。

这也就是我们说,为什么提问是创造价值的方式。

以上总结的会听、会说、会提问的知识点,我们称为表达术的基本模型,也用来训练实现优秀表达术的逻辑思维。

编辑:亿杉助理

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