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庚育、李贞伯:他们,擎出一盏敦煌壁画艺术的心灯
2021-04-23 07:42
敦煌的魅力大抵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感染,丰富而驳杂、独特又幽谧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强大气韵,使得每一个前来游览和朝觐的人都不得不从内心和灵魂当中涌起虔诚的信仰和热爱,在这遗迹面前,诚笃沉肃,流连忘返……
李贞伯抗战时期从国立中央大学国画系研究所肄业,专攻花鸟画,与徐悲鸿亦师亦友。万庚育出生于湖北望族,从小酷爱画画,是张大千的关门弟子。
1954年常书鸿前往北京,要为莫高窟寻找一位能进行石窟摄影的人才,文化部推荐了李贞伯。
“1954年时,常书鸿到北京文化部去挑选一个可以搞'石窟摄影’的人,当时选中了我爱人,或许这就是缘份。当我知道了这一消息,听到在戈壁沙漠里有一个'美术馆’聚集了11个朝代的壁画,精美的彩塑,这一切对于酷爱油画的我来讲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万庚育二话不说,陪着丈夫、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向敦煌出发了。
放眼望去,当年驼铃叮当、商旅兴旺的丝绸之路,已经完全被荒凉的戈壁和大漠吞噬了,起伏的沙丘像荒垒似的布满大地,心中的圣地开始越来越近……——《万庚育回忆录》
从兰州到敦煌的1200公里路程,吉普车整整走了8天8夜。一路上除了荒凉还是荒凉。到了第八天的时候,沙漠中的圣地出现在眼前。当万庚育、李贞伯迫不及待地到来洞窟里,看到那些壁画和彩塑时,路途的劳累立刻烟消云散,她已经无条件地爱上了敦煌。
当时他们住在莫高窟中的寺庙里,屋子里除了一个大土炕外什么都没有,他们用土块垒起了桌子和板凳,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
初到敦煌的万庚育和美术组的同事们面临同样的困惑。她学的是油画专业,而莫高窟的壁画临摹需要线描功底,是选择东方还是选择西方,是创作还是临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白天到洞窟里临摹壁画,晚上则聚在一起练习线描,体会不同时代画师们起笔、收笔时风格的差异。条件艰苦,但是大家乐此不疲。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万庚育跟随常书鸿,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壁临摹。
美术组的工作以临摹壁画为主,万庚育又接下了另一个看起来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整理莫高窟的石窟档案。这需要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仔细勘测、记录,工程浩大,细节繁琐,旁人避之唯恐不及。
今天,每当人们看到这部石窟档案的时候,都会对那些印刷体的般的字迹、详细的记录、准确地表达而啧啧称奇。几年前老人身体还好的时候,时常有学者到家里拜访,对于莫高窟的洞窟,所有的壁画、雕塑、题记、破损位置的分布状况,万庚育都了如指掌。那是她用无数个晨昏昼夜丈量过的千年时光。
曾经有人采访问万庚育:“您一辈子选择了敦煌,后不后悔?”
很长时间不能说话的万庚育忽然开口说话了:
“不后悔!不后悔!”
“那为什么不后悔呢?”
“艺术!艺术!”
万庚育一字一顿地说。
资料来源:
《敦煌画派》,秦川、安秋著,甘肃教育出版社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生活月刊》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读者书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