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真有这么好吗?
关于从电影中学写作——《绿皮书》真乃佳作一文发出后,写作群的雯君大师姐并不赞同我的观点,她说《绿皮书》的艺术性不及《罗马》。后来我发现应小林老师也是同样观点:《绿皮书》是一部精心修剪、十分工整的电影,观影过程无限接近于看一篇行间距定为1.5的骈体文的感受,可以说是学院派直奔拿奖而拍摄的电影。
其实观影过程中我也有这种感受,但是我说不出“它不好在哪里”。
经过雯君大师姐点拨和查找资料,我归纳出《绿皮书》的几个不足之处:
一,美化现实,背离历史。
在电影拍摄的1960年代前后,美国南方依然盛行种族歧视,黑人无法同白人一起坐公交车、上学,上厕所、在餐厅吃饭……历史上的蒙特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小石城事件都反映了黑人为争取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而进行的流血牺牲。
1955年,美国蒙特马利市42岁的黑人女工人罗莎·帕克斯,因为拒绝给白人让座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来导致五万黑人抵制坐公交车,爆发大规模游行。一年后的1956年11月,美国最高法院才裁定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违宪。
1957年,阿肯色州的小石城中心中学接收了九名黑人学生,但是州长居然调动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入校,最终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嫡系部队101空降师的武装护卫下,九名黑人学生才走进学校。
伟大如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带领组织了二十五万的抗议者在华盛顿特区参加示威,并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的演讲,同样是为黑人争取工作机会和自由权而斗争。
面对残酷而且艰难的真相,电影里处处洋溢着温情、平和、友善的镜头,就像两个朋友同搭一辆车去乡下旅游。
二、矮化人物,迎合市场。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谢利,是一个看上去优雅、高贵实质自卑、孤独、脆弱的病态人物。其实生活中的谢利并不这样,他的曾侄女伊冯娜·谢利说,“对我们家族来说,这片子完全就是有违真相。谢利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知道真相。现在的这部电影,把他拍成了与家人疏远的样子,但那不是真的;把他拍成了远离黑人社群与黑人文化的样子,但那不是真的;把他拍成了成长关键期在欧洲度过的样子,但那不是真的。”
导演为什么要矮化谢利呢?因为只有把他塑造成许多“缺陷”的非正常人物,才能让白人有机会拯救他,才能满足观众的口味,才能让情节显得跌宕起伏,才能堪称“完美”。
三,颠倒黑白,出发点错位。
影片讲述的是种族歧视问题,本来应该是黑人的主场,演绎的却是一个白人拯救黑人的故事。
故事看上是在叙述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改变,但仔细分析一下,白人托尼的改变是从讨厌黑人变得接纳黑人,欣赏黑人,是一种浅层次的改变。具体情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谢利的音乐征服了托尼,二是谢利帮助托尼怎么写情意绵绵的书信。
黑人谢利则从不知道 “我是谁”变得能坦然正视自己的黑人身份;从用整瓶酒消磨时光的孤独自闭状态中走出来,变得能够融入大众,主动交友;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消失了,代之以乐观开朗的心态。所以黑人谢利的改变是深层次的改变,是脱胎换骨的蜕变,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白人托尼。
而且托尼对谢利的“拯救”在镜头里比比皆是:
在汽车里,优雅而拘谨的谢利不习惯手抓鸡翅,在托尼千方百计威逼利诱之下,一开始谢利小心翼翼地吃,接着越吃越带劲,最后整个人完全放松。托尼提供了另一种人生乐趣。。
在谢利在酒吧里被混混挨揍时,也是托尼出面,用枪支威胁,最后解救成功。
在谢利与另一个男人发生性关系而被逮捕时,只见谢利赤裸着身子,戴着手铐,可怜兮兮地蹲在地上,一脸无助。关键时刻又是托尼,用一套西装搞定了一切。
在谢利拒绝为白人演出来到橘鸟酒吧解闷时,托尼劝导谢利为黑人演奏爵士音乐。在演奏过程中,谢利表现出快乐放松的表情,频频向托尼点头微笑,微笑里包含了对托尼的感谢。
在圣诞节,以托尼为代表的白人一家,他们毫无芥蒂地接纳了谢利,谢利有了家的感觉。
……
什么是一个好作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把《绿皮书》当作一个普通的作品,它足够优秀,但因它是奥斯卡获奖作品,人们会对其提出更苛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