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并不是男痴女怨,风月宝鉴早已点明主旨

原创2020-06-27 18:03·大白话红楼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它不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它更隐含了极深的哲学价值。因为红楼梦的不完整性,更让它拥有极多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在众多大家的探索研究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门学说,那就是红学。这是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的。红楼梦堪称是文学史上开出的最灿烂的一朵奇葩,阅读研究它的人不计其数,每一个人读过,都有不同的见解。那么,到底红楼梦要表达什么思想?

毫无疑问,红楼梦虽然讲述的是贾府这个家族的盛衰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但其中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仔细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其中蕴含极多的轮回思想。可以说,红楼梦作者站在了一个极高的人文高度,透过红楼梦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结局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塑造了一个较为合理、真实的哲学系统世界。

正因为作者构建的这个世界太过庞大且真实,很少有人能真正窥透它。所以,绝大多数人读着都是一头雾水,纠结于单纯的小事件小人物本身不能自拔,掀不开眼前的遮障,从而不能触及其真正所要表达的精髓,更不能抓住其主旨精髓。结果读半世红楼,也只读到贾宝玉的一世情痴。很多人说少不读红楼,读红楼误人子弟,这样看来确实不算是假话。但红楼梦确实是一本教人的大道的好书,通透道理智慧无穷,只是太多人没有读懂而已。

有句话叫: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少为何不读红楼呢?原来红楼梦是写感情的,其中多是情感纠葛,心智不成熟的少年看了难免会往歪处想。可见,大众的认知里,红楼梦太过感情化,容易影响人的心智。但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对红楼梦有极大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情小说。的确,红楼梦里面描绘了诸多美艳绝色女子的一生命运结局,确实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心痛。让每一个人都同贾宝玉这个惜花人一样悲怆不已。红楼梦这本书也被定义为一本人情小说。似乎红楼梦这本书无论如何也跳不出一个“情”字了。

但红楼梦虽然是写情,其核心却并不在情。红楼梦是披着情感的外衣,其核心却是教人走人间正道的。红楼梦中诸多的美艳女子皆是遮障,诸芳凋零背后的反省才是红楼梦的主旨所在。

红楼梦的结局也有不同的多种版本,有贾宝玉落魄后高中的,贾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的。不管这些猜测的结局如何,但这些猜测结局都包含了贾宝玉走正途和心灵领悟的观念。而这些思想才正是红楼梦所要表达的东西,而非红楼梦表面所书写的儿女情感。

关于这个主旨,书中有多处就直接点明过。不管是警幻仙姑点拨贾宝玉,还是秦钟将死求情鬼差给贾宝玉留下遗言。都明确写明了,留意孔孟之道,委身经济之道才是正路。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要。可见,红楼梦虽表面写情,其实却是写道。

红楼梦写法隐讳,多有明暗两线。更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样的明虚暗实的套路。所以,有红楼梦不能正看要反看才对的说法。而真正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就是正反两面都能照的风月宝鉴了。

风月宝鉴是红楼梦中的一面宝镜,出于太虚幻境,两面均能照人。红楼梦就曾经名为风月宝鉴,可见风月宝鉴这个物品的意义非凡。

风月宝鉴在贾瑞正照风月鉴一回正式出场,它原来是一面正反两面都可以照人的镜子。从镜子正面看是红粉佳人,从镜子反面看是狰狞骷髅。无论怎么看,都存在一定的哲学观念。庚辰批正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可见青冢骷髅就是红楼佳人,只是是从正面看还是反面看而已。

那假如这把风月宝鉴就是红楼梦,也是一样的道理。更何况红楼梦就曾经叫做风月宝鉴,可见,我们看红楼梦就有正看反看两种看法。正看红楼梦,我们也只看到了红粉佳人,也就是诸芳凋零的情感纠葛。反看红楼梦,我们能看到诸芳凋零背后的反省,更该以通透道理、立志功名为要。

初读红楼者,只看到了情爱佳人,也就是只看到了正面。但当站在更高层次看,看穿整本书的表达思想之后,才发现红楼诸多佳人情爱只是表面的障眼法,看透这层遮障才能真正触摸整本书隐约表达所要追求的大道。此时,红楼佳人皆是青冢骷髅。此时才算真正看到了风月宝鉴的反面。看过正面看过反面才算真正看懂了红楼梦。可惜,能看完正面的人太少,能看懂反面的人更少。正反两面皆领悟的人更少。

红楼梦这本书,本质上就是贾宝玉这个情种,看风月宝鉴正面,再看反面,再领悟的过程。而前八十回多是贾宝玉看风月宝鉴的正面,也就是红粉佳人的表面繁华。之后则是风月宝鉴的反面,诸芳凋零背后真实的大道原因。红楼梦真正的价值在于悲剧背后的思考,而非诸芳凋零悲剧本身。

很多人说读红楼会误人子弟,现在看来此话不假,但此话只是说了一半而已,红楼梦是一本教人大道的好书,对于看不透的人或许真的只会纠结于男痴女怨之中,但对于看透的人来说,通透道理智慧无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