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喦”和“嵒”音义不同

“喦”和“嵒”是比较生疏的两个字,也不常用。但在古籍中,会不时地碰到。在解释“喦(niè)”字时,【北宋】陈彭年、丘雍编修《广韵·咸韵》曰:“喦,隙地,闲田;亦是地名。喦地介于宋、郑之间。”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说文通韵定声》曰:“'喦’,与'嵒’字音'岩’者不同。”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二字的音义,古代误例俯拾即是,今人则十之八九会读错用错。

“喦”读“聂(niè)”,下边中间一竖插进“品”字底下两个“口”字正当中,一竖的顶端与两个“口”字平行。《左传》里有此字。【东汉】《说文解字》“聂”条目引《左传》称:“《左传》'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左传》哀公十三年:'遂取宋师于嵒,获成讙、郜延’。聂、嵒 皆地名。”

“嵒”,为“岩”的古体字,读音即众所周知的“yán”,该字为上下两段结构,上边为“品”字,下边是“山”字。其组词有:岩洞、岩石、岩层、熔岩、巉岩、岩溶、岩心、岩羊、岩浆、岩盐等,其义不言自明。

“喦”和“嵒”的误用,在现代汉语实践中的误读误用并非个案,无须赘言。单说古今工具书及汉语学家的误例,就让人吃惊。

首先说误写。在360百科、“汉语在线”等各种新型媒体,敲击“yán”“niè”两个拼音,打出的全是“喦(niè)”字。张俊成在《中国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载文《“喦”和“嵒”地名考辨》,其网上传文,“喦”和“嵒”,也都是“喦(niè)”字。

其次是工具书的误解。古今名家误解的有这么两例:一是【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对“喦”注曰:“'喦’,从品山相连;'喦’从山也。”对此,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喦”字条目称:“小徐本《说文解字》,非也。”二是当代语言学家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73页),称:“'喦’'嵒’,一并注音为'yán’,岩石。”

丁再献 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引用《康熙字典》,写道:“喦,《唐韵》《正韵》《集韵》音聂。《说文》引《左传》,'聂’字作'喦’。《说文·品部》:'喦,多言也,从品相连。’《春秋传》:'次于喦北’,'喦’读与聂同’。'喦’与'聂’同音假借。'喦’为'聂’古字。”二丁之文又称:“《说文·山部》:“嵒,山岩也,从山品声。《正字通·山部》:'喦,通岩’。或古本'岩’'聂’通也。”二丁只看两个字“长得一样”,犯了囫囵吞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将二者合二而一了。

显然,被称之为小徐(其兄徐铉)的徐锴和杨伯峻以及二丁,所说的其义其音都错了。

再从地形地貌上说,“喦”也与“岩石”无关。陈伟在《九州》[(3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称,《左传》里的“喦”地,“在今河南开封、商丘之间。”杨伯峻在上书说:“喦,空隙,指闲地。在今河南开封市的杞县、通许县、(祥符区)陈留镇之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河南开封、商丘之间,广义上说为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狭义来讲乃豫东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连一个高土坡都鲜见。铁的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尤其是,1938年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西进,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制造的黄河决口事件,豫、皖、苏3省44个县的30多万平方公里之地一片汪洋。仅这一带的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数十万老百姓葬身鱼腹。这里要是有山石阻隔,会有如此悲惨的情景吗?

应当指出的是,具有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海》等,只收有“嵒”字,音yán ,称其与“巖”“巗”同为“岩”的古体字。《辞海》还称:“嵓”同“嵒”。就是没有读“niè”音,义为“空闲地”的“喦”字。这恐怕是,当今之人把“喦”和“嵒”误读误解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

  • 《说文解字》第453课:“諕、號、唬”等字,为啥都有“虎”旁?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三个汉字:"訆.諕.讙."这三个字在现代汉语都被其他汉字取代,所以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标题中问题的答案请 ...

  • 学者风采 | 陆宗达:我与《说文》

    编者按:此文原载<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11-615页.时值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40周年,为纪念首任会长陆宗达先生,特推送此文.     我与<说 ...

  • 学术 | 孙玉文:解读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

    作者简介丨孙玉文老师 孙玉文,男,196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83年在湖北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即留校任教:1986年在湖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唐作藩.郭锡良.祝敏彻.刘宋川等四位 ...

  • 钱松嵒的这些山水,真会留白

    钱松喦(1899-1985),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钱松嵒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古代文学和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 钱松嵒 云气生虚壁 江 ...

  • 钱松嵒教你画动物:画有法,画无定法

    画有法,画无定法.画法有一规律,却无法运用规律的固定公式.主观努力要符合于客观的需要和条件,"对于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作画,也 ...

  • 每日中华名画:[五代]赵喦《八达春游图》

    每日中华名画:[五代]赵喦《八达春游图》

  • 疑是源自汉语音义的英语单词举例(近500词)

    生民无疆 今天以下文章来源于吾汝书室 ,作者吾汝书室 吾汝书室惮君子之于行兮,诫三日而不饭.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董仲舒有些英语单词发音与其汉语释义的读音一 ...

  • 简略率脱——华嵒山水册页分享

    华岩(1682-1756),一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 ...

  • 钱松嵒的仿古山水,过目难忘

    大师钱松嵒的山水,我们见过很多.其古拙.稳健.浑厚.沉着的画风,令人过目难忘. 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仿古山水,通过这些我们能够了解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因. 钱松嵒仿古山水 钱松嵒(1899-1985) ...

  • 华嵒:扬州八怪之“三绝”大家

    所谓"扬州八怪",是指清朝中期,活跃于扬州一带,风格相近的落魄画家.他们一般是未中科举或者中举后隐仕的文人. 其中华嵒便是其中之一. 华嵒(1682-1756):字德嵩,更字秋岳, ...

  • 钱松嵒:《金陵十二景》

    1965年,钱松嵒在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约请下,创作了一套"南京风光"十二幅作品.这十二景是当时南京公园的真实写照,如鼓楼中心的喷水池,马路上的无轨电车,已让现在的年青人感到陌生, ...

  • 钱松嵒画秋菊,提振精神!

    钱松嵒作品 钱松喦(1899-1985),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 劲松.红岩.绿田.云烟.青山.桃树.秋菊,是大师的缤纷世界. 欣赏他笔下的艺术作品,不仅仅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更给人以积极的精神提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