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土梁山伯墓葬,墓志铭历经千年仍完好,揭开了梁祝化蝶真相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爱情神话因其雅俗共赏的特性流传甚广,且往往以悲剧居多。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爱情被封建统治破坏,梁祝化蝶,是爱情被封建礼教所阻,董永七仙女分离,是人神身份悬殊,等级不可逾越,白蛇被许仙辜负,是凡人太愚昧没有勇气守护爱情。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陆游与才女前妻唐婉,都被封建家长强行拆散,落得两地对月神伤不已,刘兰芝和焦仲卿更是双双自尽,在处处束缚着人天性的古代社会里,人们对自由向往,可唯一能发挥自由想象的,便只剩下男女的真情。

于是很多原本有其原型的故事,都在出名之后因传闻更多,变得扑朔迷离难以辨清,譬如梁祝,在河南、江苏、浙江乃至山东、安徽等多地皆有疑似古迹,这使得原本梁祝故事逐渐被淡忘,人们更为熟悉的,往往是戏曲演绎版本:

传说中,祝英台乃一大家族的女公子,天性聪颖,素有才学,不肯居家绣花,向往和男子那样去求学,于是在说服了父亲后,便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崇绮书院”。

梁山伯乃一贫苦书生,家中无有几个闲钱,但其才华同样出众,在遇到祝英台后,未识破其女儿身,二人便结拜兄弟。

3年时光倏忽而过,肄业后,祝英台已对梁山伯芳心暗许,奈何梁山伯不解其意。祝英台多次暗示未果,只得说自己家中有一胞妹,才貌皆佳,盼梁山伯速速提亲。

当梁山伯上门时,却得知那“胞妹”其实是祝英台自己,且祝家为求富贵,已将英台许给富家公子马文才,梁山伯灰心失望,回家不久病死。

在马文才迎娶祝英台时,队伍路过了梁山伯墓,祝英台坚持下轿祭拜,忽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梁山伯之墓在众人目睹下“忽自裂陷”,祝英台投身而入,墓室随即合上。

正当众人怔愣时,却见墓中再度飞出2只蝴蝶,彼此相伴翩然飞去,于是传闻梁祝生前不能同衾,死后便同穴且化为蝴蝶长相厮守,世俗中难以圆满的爱情,在想象中得到了美好结局。

之所以说是想象,因为人明显是不可能变为蝴蝶的,古人还认为腐草会化萤火虫,这都是科学认知落后的表现。

梁祝的故事至少可追溯到1700年前的东晋时期。中国历史上许多传奇女子故事都发生在南北朝,因为当时女子社会活动更多,梁祝故事也确有其蓝本,只是因版本众多,说法各有不同。

据研究,六朝时民间有《华山畿》民歌,传唱的便是一个士子外出求学,在客舍见到一名十八九岁的美丽女子,一见钟情,回家后便朝思暮想,为此生病,母亲问起缘由,这才明白病因。

士子因相思而死,母亲告知那女子,送葬时,拉车的牛到了女子家门前竟不肯再走,女子装扮好后出来,呼唤士子道:“你若是有灵,将棺木启开,我陪你同葬。”棺木果然开启了,女子扑入,于是人们将他们合葬,称之为神女冢。

这个版本的梁祝故事原型一点也不浪漫,反倒带了些阴森味道,一个男子为一个女子犯相思而死,女子就必须随他而去?现代社会自然无法理解,然而古代人却热衷于传播此类事件。

随着时间推移,梁祝故事在民间情节更为详细,家喻户晓,其艺术价值也极高,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古代历史文献皆对梁祝故事有记载,也可以证明其最初并非虚假编造,而是确有这样一对相爱的男女。

传说终究是传说,千年之后,我们才得以从考古发现中一窥故事究竟,清代《宁波府志》记载,梁山伯为会稽山阴人,祝英台则是会稽上虞人,而1997年时,浙江宁波便发现一座晋代墓葬。

墓志铭历经了千年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据史料对比研究,考古专家认为这很有可能便是真正梁山伯之墓,只是,真实的梁山伯与传说中不同,他去世前,在其职位上颇有成绩。

明代史料载,“山伯后为鄞令,婴疾弗起,遗命葬于鄮城西清道源”,梁山伯曾经做过鄞县县令,带领百姓治水得到百姓爱戴,却壮年便早逝了。

他的妻子如何并没有记录,但有种说法是梁山伯同学祝英台闻听他去世后,赶来哀悼,“墓裂而殒,遂同葬焉”。

有人因此认为梁祝之间并没有什么爱情,或许只是友情,只是以讹传讹,将原本普通无奇的故事,变得多了神秘浪漫色彩。

但无论这个故事原型为何,梁祝化蝶,这样唯美空灵的情节,都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自由恋爱的赞颂,以及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反抗。

这样不为强权轻易屈服、更改初心的意志坚持,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梁祝类似的民间传说,都是围绕“人”展开,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追求,是整个社会乃至历史进程中不竭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