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余萍的随笔《天津路》

天津路 

2020年12月30日,在天津路与武汉路的十字路口上架起了一座黄石市最气派的行人立交桥,这座桥的落成,不仅缓解了中心城区久治不愈的交通拥堵问题,还成为天津路上的一座新地标。
黄石建市于上世纪一九五0年,我从六十年代记事起,就记得贯穿黄石南北的有黄石大道和武汉路,东西走向的依次为南京路、天津路和延安路。后来相继落成的交通路、杭州路、颐阳路、磁湖路都属于它的晚辈了。如果把黄石大道比喻为黄石街道的父亲、武汉路称作母亲的话,那么天津路就是它们的女儿,这是我个人在心里默认的。我不喜欢南京路,乱哄哄地,还弯弯地,不正直。而延安路与天津路又隔着五六站车程,去一趟像做客。
天津路全长只有一千米左右。它西起中百仓储(过去是南湖堤),为天津路一号,东至海观山宾馆,整条路的门牌也只有五十多号,东高西低,笔直地一眼望到底,眼睛好的人早年在两头招手都能呼应。其实天津路过去是一条很安静、很低调又小资的路,它不繁华热闹,直至今天的喧嚣和交通拥堵,那是因为它成了贯穿南北和从老城区通往新市区的中轴。六十年代末我住在天津路的东头,在这条路上读小学、中学,后又来到天津路中段工作与生活,直至退休都没有离开天津路。
天津路上集中了黄石金融、教育、卫生等有名气的大单位,就像人的气质,很儒雅。从海观山宾馆出来,到黄石大道十字路口,是天津路的第一段,放眼望去,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树冠紧紧地合抱在一起,如同给马路戴上了一顶遮阳的帽子。春天飞舞的毛絮,秋天遍地的落叶虽然让人讨厌,如果少了它,你会感到季节里缺了些什么。马路的右边是黄石十五中,市级重点中学。六十年代它还是一所小学,叫海观山小学,七十年代升为中学,如今高大气派的学校门楼掩映在法国梧桐之中,神秘地总想让我进去看看往日的教室和操场,可惜我只能驻足想象,在三楼第二间教室里,躲在桌子底下低头偷看小说的主人,换成了埋在书堆里低头写作业的刻苦女生。天津路的这段没有太大变化,地面还是水泥的,十五中的对面也是安安静静的,而十五中这所中学也很佛系,在全市初中里排名不前也不后,省重点黄石二中早已迁至团城山,后来的市重点实验高中也搬到了山南,十五中依然不动,我也同这所学校一样,没有想过要离开天津路。
天津路的中段,最具魅力、最具烟火气,从黄石大道或武汉路进入天津路,你的耳朵刚刚听到的还是商铺的嘈杂声,眼里看到的是城管赶着挑担子的满处躲,到这里,你的心立刻就静了下来。回忆起早年的天津路,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它白天,不温不火,夏日,夜凉如水,橘红色的路灯从叶缝中撒在人行道上,路过临街住家的窗边,能听到电视或广播播放的戏曲或流行歌曲,隐隐约约地传来主人吃饭时的筷碗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在天津路和黄石大道十字路口的交汇处。过去天津路中段的单位和居民是最多的。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半的同学住在这里,他们的父母都在这条街上上班,因而他们也特别有优越感,个别男同学经常与老师对着干,常把我们年轻的女班主任气得哭。但这些任性的同学聪明好学,在黄建与工银之间的小巷里,有个小书摊,放学后,我们经常坐在长条小凳上看小人书,或过马路到建行后面的宿舍里,听胜阳港潺潺的流水声。
从工行往前走一二百米就是老黄石二中了,后来的实验高中。黄石二中的教学楼都是红砖尖顶的三层楼房,操场比市体育馆的面积小不了多少,它的正门在天津路,穿过操场,后面的那几栋教学楼就在芜湖路上了,芜湖路上是二中的后门。黄石二中的整个校院占了天津路中段的一半。在这所像大学一样的中学里,我读完了高中,过个马路就到那个装着收音机的单位去工作和生活了。
我是看着对门敲着铁钟上班的黄石中心医院(原三医院),轰隆轰隆拆掉三层矮楼,又就地竖起一栋栋气派高楼的,不知为什么他们还把正门改到了天津路上。与之对面的,跟二中一样给黄石人留下深刻记忆的黄石卫校被湖北理工学院合并迁走了,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改建了招商银行和居民住宅。细数一下,天津路上还有哪些变与不变的地方呢,位于武汉路与天津路交汇处的黄石广电,在黄石的地名志中也改了地址,还有中心医院隔壁的市中心血站,二中旁边的市黄建公司。天津路也是旧貌变新颜,以立交桥为中心,曾经绿荫荫的法桐树被香樟树取代,路面刷黑,白色的交通线更醒目,人行道铺上了塑胶,设立了漂亮的护栏,像一个大都市了。日新月异的天津路让我这个老年黄石人感到又丢掉了许多旧东西,我找不到下雨时穿着塑料凉鞋在水泥地上踩水的感觉,建行巷子里那个炸油条老头也没有出摊了,三十年前,几步路跑到邮局打个长途、拍个电报,有了手机就不去天津路了。每月八号发工资日,陪单位出纳去工行高高的柜台里取出一包现金,一路欢歌回来,大家开心地数着钱,又去天津路存钱的事务也免了。还有,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门前,像炮楼模样的小岗亭不打招呼就拆掉了,老二中那片尚未开放的废墟也不知花落谁家。那日,走到这里,偶遇一位在外地工作的邻居大哥,聊到他小学时的理想是当个木匠,打一房家具结婚,我也想起,要学裁缝,做好多漂亮的衣服换洗。
大半辈子平淡地生活在天津路,它似乎就成了我怀旧的地方,现在,我不仅要给它留字,还要给它拍几张相。上桥,站在四四方方的立交桥上,看桥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向美丽的杭州路望去,我忽然为生活在这座四线小城有点自豪了。小城市很好,过生活方便,压力小,幸福的指数比大城市高。我们小地方人也有小地方的人血气方刚,四年前年的夏天,黄石捧回了国家卫生城市的牌匾,历时19年的创卫,新来的黄石人是见不到“光灰的城市,水泥的马路”的踪影了,天津路的蜕变就是一个缩影。
每天清晨,买菜穿过这条老街,遇见熟悉的面孔我们会点头微笑,如果恰巧老人正听着收音机,我会说:哟,你还在收听黄石台啊。一阵轻风吹来,前面那个农村太婆戴的栀子香钻到了鼻子里,我买来几朵别在胸前,也要走一路香一路。回到天津路口,眼里总会跳动着红马甲,红袖章,红灯一亮,小红旗就挡住了像我这样的急性子。于是,天津路上的大妈和大叔们就用黄石话说着黄石的创文,上面又来检查了,这两天永安里好安宁。还没有进小区,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洒水车开到了天津路,早已禁鸣的马路,只有它还在大无畏地发声。身居外地,听着这首歌长大的街坊,回家时,你还会去天津路上的海观山看看江水吗?天津路留住了你几多乡愁。
下个月就是黄石建市七十一周年,谨以此篇,献给我的城。
2020.7.2

余萍,土生土长的黄石人,媒体退休记者,喜欢散步街拍。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五大道之13党的地下活动中心

    寻访老天津(13):五大道之马场道 由泰安路一直往西,过南京路,就算是来到五大道了.早就知道天津的五大道,但到过天津好几次,一直没有机会一睹五大道的风采,这次总算得偿所愿. 五大道"狭义&q ...

  • 武汉新天地,曾是中山大道的马路头,底下三元里

    讲你不知道的汉口掌故,是人文武汉公众号的一大特色,今天听万桂春老师娓娓道来,"底下"中山大道三元里卢沟桥路的故事. 1939年的日制地图,日租界与相邻的华界 我的三元里,我的马路头 ...

  • 武汉最长和最短的路是哪条?

    每天行走在武汉,穿行在大大小小的路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武汉哪条路最长?哪条路最短? 每条路的出现都有前人遗留下的痕迹,它关乎历史.关乎经济,也会被习俗或者生活习惯所左右.街道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坐标,生 ...

  • 张国新:桥的记忆

    桥的记忆 现在的孩子上学放学,除了爷爷奶奶走路接送,就是父母开车接送,早晨的时候也许还好,各年龄段的孩子到校时间不同,来得早的还很痛快.送完孩子上班也不耽误事儿,我是几乎每天都有早课,所以一般都不会赶 ...

  • [黄石文坛]余萍的随笔《太极拳,想说爱你不容易》

    太极拳,想说爱你不容易  很早就看人练太极拳,只知道它是一个慢慢悠悠,枯燥难学,唯有老年人才做的运动.但我又是那样地羡慕金庸笔下的女侠,她们练就了十八般武艺,身子骨强壮地刀枪不入.常想,那天我也会打拳 ...

  • [黄石文坛]余萍的随笔《普通人的日子》

    普通人的日子 退休有几年了,生活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每天出门见到的多是小区和公共休闲场所的管理员.保洁人员,与人聊天也只有那几个交往多年的同学和朋友.在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中,我时而会心生悲怜,时而心情 ...

  • [黄石文坛]王建福美食随笔《春来又想个儿粑》

    春来又想个儿粑 前天,诗人胡晓光在作协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白瓷盘.盘里摆着两个蒿子粑,深绿细腻如墨玉璧.还附了几个字:"春天来了,就欠这一口!" 我回答:"哈哈哈,我也欠这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外公,我想抓住您的手》

    外公,我想抓住您的手  少年时的点点滴滴是我永恒的回忆:春去秋来,日月星辰,目睹了一位老人领着他的外孙们走过了十三载,魁伟的身躯为他的外孙们遮风挡雨.余家湾那条石板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记载着外孙们的成 ...

  • [黄石文坛]余丽霞的随笔《​静待春暖花开》

    静待春暖花开 农历庚子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复杂严峻,打破了传统节日的幸福.安详.宁静,危及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我所在的黄石市第二医院,以战时状态应对疫情.   1月21日 ...

  • [黄石文坛]欧阳高光的随笔《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退休了,梦做得最多的是少年时的梦.梦见的人,多为小伙伴,父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他是乡村小学教师.在父与师面前绕膝,我缺乏尊师重教的意识.直到进入矿山高中,见了老 ...

  • [黄石文坛]马英的随笔《稳稳的幸福》

    稳稳的幸福  儿子(剑剑)去部队一个多月了,他本周六在电话中除了问候家人外,电话中的意思想我们暑假期间去云南看看.短短的电话中让我们更加牵念.   想起儿子在家的时候,我没有照顾好他,我愧疚感满满.我 ...

  • [黄石文坛]姜飞的随笔《这委屈向谁说去》(外两篇)

    这委屈向谁说去 大姐夫在奈何桥驻足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回头.如果真有孟婆汤,我会劝他一饮而尽.放下许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吧,这样,在我们竭力顾左右而言他时,就算还是逃不开那一副副闪现的音容,也不至于太悲恸. ...

  • [黄石文坛]柯浩然的随笔《在校住读的日子》

    在校住读的日子 一篇忆母校出炉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几位同学分享,也请熊老师和移顺同学指导了一下,最后才定稿.有位同学看后电话给我,浩然,你写的还可以啊,勾起了我在学校三年美好的回忆,是不是再写点学校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