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被人打了!” “给我打回去”|家长的做法对被欺凌的孩子来说很重要
最近一期《密室大逃脱》和《明星大侦探》进行了联动,很多小伙伴表示最爱的两个综艺合体也是大圆满了。在节目精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揪心的话题:校园欺凌。
美术学院的学生陶小凡因患病导致面部溃烂,因为他外表上呈现出与常人不同的一面,身边的人开始以此伤害他:
把他从楼上推下,使得他不得不坐轮椅。
殴打他,致使身上多处受伤。
称他为“怪物”,嘲笑羞辱。
陶小凡一忍再忍,却没想到隐忍换来的是更加恶毒的伤害,最终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失去了对颜色的感知,也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孩子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挪威学者欧维斯最早开始研究校园欺凌行为(Bullying),在他的定义中,在满足下面三点的时候就已经构成欺凌:
1.意图伤害;
2.重复且长期;
3.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直接的欺凌包括身体欺凌比如踢、打、推搡、抢夺、破坏身体,语言欺凌比如辱骂、讥讽、嘲弄、挖苦,间接的欺凌比如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和社会排斥等。
无论是直接欺凌还是间接欺凌,其实对被欺凌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内心的伤害。
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研究表明,在这些国家中至少有20%的中小学生曾被欺凌,在中国这个比例超过22%,意味着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经受过欺凌。
被欺凌的孩子内心会经历什么?
绝望和无助!
当我们处在旁观者角度去看的时候,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受欺凌者内心有多么绝望和无助,也无法理解他们因此而做出的选择。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孩子遭遇欺凌的时候,如果我们无法去共情孩子的经历,当面对孩子回家“告状”时,家长可能会做如下回答:
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会打回去吗?
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会招惹你?
他怎么不打别人,就打你?
别小题大做,他跟你闹着玩呢。
如果你是孩子,当你被欺凌后听到这些“安慰”的话语你的内心会是什么感受呢?
当你的孩子被欺凌,作为家长可以做6步
第1步:营造安全感,让孩子可以真实的发声。
孩子在遭受了校园欺凌之后,一定是恐惧和焦虑的,会有担心,退却,不安和害怕,也会顾虑这个事情被身边的人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引起麻烦,会不会让老师和同学更加的讨厌自己,所以往往选择不说。
身边的人也容易被蒙在鼓里,如何让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情况,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比如很多家长,其实能很好的观察出孩子的异样,然后会很担心和焦虑,不断追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这往往会加重孩子的焦虑,之前没有和你说,背后一定有他的担心和估计,但他感受到你们比他还焦虑的时候,会觉得你们承受不住他遭受的这些,你比他还要慌张,他们会选择退后一步。
我们要稳定好自己的担心和焦虑,要有他最初不会和你说的心理准备。但我们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的。
比如可以保持观察和关注,把握事态的变化,给他们时间,如果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事情,也可以马上及时的干预。
当觉得他状态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陪伴,帮助他放松等方式缓和孩子焦虑,当他觉得稳定和安全的时候,可能会慢慢打开心扉。
韩国电影《别哭妈妈》
第2步:保持冷静,理解他的心理感受,并且给予支持。
当他鼓起勇气向你表达对他来说难受的事情,千万要冷静,并且给予支持。
有的家长听到孩子被欺负,情绪就会上来,会变得很生气,会开始找欺凌者或者学校麻烦,或者冲着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没用”、“怎么就你让人家欺负”之类的话。
这样的应对无疑是对孩子的“二次打击”,本身带着担心说出的事情,得到这样的反馈,以后有事更加不敢告诉,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我们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担心和害怕,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拥抱和安抚,让他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并且鼓励他的勇敢,让他知道他的行为是正确的,还要给予支持,让他知道,被“欺凌”不是他的错,并且朋友和父母是和你统一战线,会保护你的。
第3步:站在他的角度,引导他一起去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尤其是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本身对于事情和关系的看法有一定的他们这个年纪的特点,有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比如,对于有的孩子,觉得友情大于被欺负的疼痛,但是他不会想到这个行为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成为校园欺凌的一个助推器。这个时候,我们要顺着孩子的思路,帮他分析他的解决办法,和他的办法存在的问题。
如果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比较强势的给出解决办法:
你怎么可以这么挺对方的话,就是要坚决的说不。
一方面,孩子难以理解这个解决方式,可能也会困扰;另一方面,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比如有的孩子相对于屈服,更愿意选择报复性的方式,去造成伤害。
所以,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要以孩子的需要为核心,引导孩子用孩子的解决方式去处理。
第4步:培养对“欺凌”、“暴力”的反抗意识。
面对暴力和冲突,害怕和退却是很容易产生的心态,很多的孩子也会选择“息事宁人”。但是他们很难理解到退却的背后是“变本加厉”的伤害。
暴力往往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也要让孩子意识到施暴者的严重和错误性,并且面对暴力要积极的应对而非“以暴制暴”。在这个方面父母的角色特别的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他们面对和反抗暴力最大的后盾和力量来源。
被家长支持的孩子能更好和更有底气的面对暴力。
第5步:必要的时候寻求校方及专业人士的协助,控制影响,减少二次伤害。
有的孩子在家长发现的时候,已经面临了多次的校园欺凌,在身心上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影响。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除了了解我们孩子的情况,也需要重视和了解施暴者的情况。
这个施暴者是否可以沟通和教育,还是这位施暴者的欺凌行为不仅仅针对自己的孩子,还有其他同学,甚至想我们之前提到的,有一定的“反社会人格”,这个情况,简单的沟通已经难以解决问题,需要联合学校,其他被欺凌者的家长一同进行处理,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求助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进行干预。
同时,对于遭受伤害的孩子我们也要进行评估,在家人支持的同时,是否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等支持。
第6步:追踪孩子的情况。
这往往是家长们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我们应对和处理了孩子的情况,并不意味着结束,就像病症需要观察和康复期一样,我们也需要追踪孩子的情况。
无论是多小的校园欺凌,都会对孩子多少有一些影响。
在这里之后,是否可以良好的适应,状态是否有较好的恢复,是不是很好的重新融入了学校和团体的情况都是我们可以去关注的。
当然,要“缓解”校园欺凌的现象,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也需要很多的力量,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但我想,我们总是在路上,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