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沉溺于游戏,如何让孩子“沉溺”于学习

文:花姐姐

沉溺于游戏几乎是青春期父母普遍遇到的育儿问题之一。

很多家长对游戏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不乏有的家长认为就是因为玩游戏我家孩子成绩才会下降的,倡议取消游戏公司。

暂且不说是否可行,假如我们换一个问题,难道把游戏取消了,孩子就会好好学习了吗?

我想答案也是不确定的。

关于游戏,我非常认同胡慎之老师的一个观点:

他说,在他们那个年代,特别流行在河里游泳,其实在河里游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很少会有人陪在大人身边,孩子在河里追逐打闹,很有可能就会淹死。

但是在那个年代,很少有爸爸妈妈会阻子孩子去河里游戏,而是干什么呢?

教会孩子学游戏,同时告诉孩子一些安全事项,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可以玩,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

我们能不能用像对待游泳一样对待游戏呢?

很显然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做不到呢?

答案是很多父母都游过泳,但是很少玩过游戏。

今天青春期的父母大多出于70年代,在父母青春年少时是没有游戏的,所以,父母对游戏天然有一种排斥的态度。

就像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说的这样一句话:

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正是这样的陌生让他们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一无事处,从而很容易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跟孩子爆发冲突。

其实游戏和游泳一样,即有他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我们知道游泳虽然很容易溺水死亡,但是有利身体健康。

那游戏的有利面和不利面又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一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中国,其中600万人每周至少玩22个小时,相当于做了一份兼职;

英国、法国、德国铁杆玩家每周至少花20个小时,

美国有500多万,极端玩家每周平均游戏45小时。

这样算下来:

到21岁,美国年轻人平均会花2000~3000个小时阅读,10000多个小时玩各种电脑和视频游戏。只要你是80后,这些统计数据就几乎八九不离十地贴近你的真实情况。

为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不妨这么看:10000个小时,基本上是普通美国学生从5年级读到高中毕业在课堂上所花时间的总量,而且还要全勤。换句话说,他们在初中、高中阶段用在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政治、地理、外语、艺术、体育上的所有时间,跟他们玩电脑和视频游戏的时间相当。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段数字是什么感觉,有没有为孩子感到可惜,假如把这些时间拿来放在学习上,那成绩该有多好呢?难道这些玩游戏的人他们不觉得浪费时间吗?

事实上,他们也觉得浪费时间。

研究显示,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投入20个小时左右,就会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没有生活,就会觉得空虚。

科技记者克莱夫·汤姆森也是一个超级玩家,他分享了他玩游戏的感受:

有一天,他检查了一下时间统计数据,吃惊的发现,在一个星期里他竟然整整玩了36个小时同一款游戏,看到这个数字之后,他也非常的后悔,一想到玩游戏的时间可以干许多别的事,一种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空虚感就会袭来。每打完一个游戏后的兴高采烈,总是伴随着可怕的空虚感,于是,我就不禁问自己难道不能做一些更困难,更具挑战性的、更有成效的事情吗,这样不会更好吗?

不仅汤姆森有这样的感受,我相信很多玩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所以, 大家也可以跟孩子们聊聊,他们玩完游戏之后的感受。

我们知道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既然玩游戏让玩家感受到的空虚,那他们为什么还要玩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间,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于遥远的3000年前,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有一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饥荒,起初,人们毫无怨言地接受命运,希望丰年很快回来,然而局面并未好转,于是吕底亚人发明了一种奇怪的补救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

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他们先用一整天来玩游戏,只是为了感觉不到难食物的渴求,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玩游戏,依靠这一做法,他们一熬就是18年,其间发明了骰子,球以及其他所有常见的游戏。

那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我们生活的环境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缓解这种需求。

对吕底亚人来说就是,当人们在饥饿的难耐的情况下,游戏可以把困难变得让人可以承受,让人们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这时,大家可能会说了,现在的人不愁吃不愁穿,哪有什么困难呢?

真的是这样的吗?

事实并非如此,要搞清楚这点,我们就得先来聊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只有在满足低层次需要之后,才能满足高一层次的需求,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代表着食物、水、空气以及健康、再往上走,就是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稳定生活等等,再往上走就是社交需求,如友谊,爱情,再往上走就是第四层,也就是尊重的需求,成就名声,社会地位以及晋升等等,再往上走就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

我们今天可能温饱不存在问题,安全也不存在问题,但是我们的社会需要,例如得到家人、朋友的认同满足了吗?还有我们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了吗?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了吗?

也就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吗?

没有,对不对?

当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一样会有“饥饿感”,这种”饥饿感“是心理的饥饿感。

那如何满足这些呢?

就是用尽全力去学习工作,感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参与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满足,感受到幸福。

然而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学习让孩子满意吗?孩子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吗?孩子的朋友足够多吗?孩子认为学习,生活有意义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他就要找另外一种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很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在游戏中找到,所以,尽管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空虚,但是他们依然想要去游戏中,因为游戏满足了他们本能的心理需要。

那游戏是如何满足人类的本能需要的呢?

答案是他让人们主动迎接挑战。

例如,我们看打高尔夫球游戏,想要赢得比赛,就得站得比别人远,用比别人更少的次数,用一个球打进一连串小的洞里,如果不是玩游戏,大可把球放进洞时去,但是人们之所以爱玩高尔夫,恰恰是因为他不单单,而且越难人们越爱玩。

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一种叫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这款当时游戏几乎风靡全球,非常流行,随着每一次的摆放,这些方块掉下的速度会越来越块,而且方块的形状也会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游戏越来越难,但是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因为游戏难度增加而放弃游戏,而是越来越集中注意力迎接挑战,越来越兴奋。

正如哲学家伯纳德·苏茨曾对游戏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

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

因为这种主动挑战障碍能唤起两种积极的心理情感:

心流;

自豪感;

什么是心流呢,就是用尽全力克服障碍,全情投入当下工作,一旦用尽全力克服障碍,成功之后,就会获得自豪感,而自豪我们的一种本能情感。

那斯坦福跨学科脑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发现,自豪这种情感,其实是一种原始本能,是他让人产生了离开洞穴、征服世界的欲望,它是一种克服挑战,赢得战斗、击溃危险的渴望。

也就是说,当人拥有了自豪感,他就有战胜一切的自信心。

但是,不幸的是,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希斯赞特米哈伊所说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度缺乏“心流”,但是在游戏和游戏类活动中却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我想,这就是孩子喜欢玩游戏的原因之一吧。

看到这里,我想家长最大的愿望一定能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也有心流和自豪感的体感呢?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可以。

但是必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也就是游戏化的特征:

1.明确的目标;

2.实现这一目标的可操作性步骤;

3.合适的反馈。

接下来我就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三个条件让孩子爱上学习:

有一位家长她跟我表达这样的一个苦恼,就是他的女儿特别想学习,但是成绩不理想,想要提高成绩,可是放学回家问她有什么不懂的需要我帮她,她说没有,她大部分停留在想,而很少去做,怎么办?

我相信这个家长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家长普遍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爱学,但又不知道怎么学。

那怎么用游戏化的方式帮助他呢?

首先,明确目标;

学习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汇,我们一定要先把学习这个词细化到一个具体的目标上,例如,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哪个方面不理想呢?

是语文还是数学,如果是语文不理想,那是字词没掌握好,还是阅读理解不行,还是作文不行呢?

如果是作文不行,那是阅读不够还是逻辑结构不行,还是表达能力不行呢?

我们一定要细化到具体目标,最后,发现原来是逻辑能力不行。

那这个问题就具体了,我们就可以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换成提高孩子逻辑能力,这样一看,目标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呢,可操作性强了呢?

于是再用第二个条件找到实现这一目标可操作性步骤:

就是如何提高逻辑能力,是自学,还是报辅导班,如果是自学,那安排在每天几点怎么学习呢?

比如说,每晚8点,看一篇文章,整理这篇文章的结构,30篇一个周期。

这是可操作性步骤。

有了可操作性步骤,最后就需要反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学会了呢?

这个反馈形式也可是多种,例如,我们前面说30天一个周期,完成就给自己一个奖励,另一个也可以是每天自己把这篇文章用自己的话再表达一遍,如果能讲得出来,那就说明掌握了等等。

这样就是整个的提高孩子学习的游戏化设计方案,不知道对您是否有启发。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自愿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孩子不愿意,再好的设计孩子都不会喜欢,正如我们不喜欢玩游戏一样,不过好在,孩子的没有父母顽固,只要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父母的爱,他们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希望我的分享能陪您一起成长!

龙芳:家庭教育指导师,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陪伴,希望我的分享能陪您一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