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探究系列(上)-----卷一至卷十三

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研究中国、中亚、南亚等部分地域历史地理似有无可替代之价值。同时它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山水文学的开创者。清代刘献廷称:“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诚宇宙未有之奇书。”而清人沈德潜甚至认为《水经注》是“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著作;皆因《水经注》文笔精妙内涵幽深独步古今,无能出其右者,遂成“不容有二”之千古绝唱。

从历史上看对《水经注》的研究历经宋、明到清代达到鼎盛。有清一代名儒辈出,而其中不少学人争相以复原《水经注》的原貌为荣誉,甚至连乾隆皇帝本人也以能纠正《水经注》之误为荣。如乾隆在《御制文集二集》之《热河考》一文中,指摘《水经注》所讲武列水(即热河)“三川合流之序则不足据。”批评郦道元“徒尚耳食耳,而未尝亲履其地,晰其支派脉络分合之由,毋怪乎其舛也。”

王国维先生创立的“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90多年前的“二重证据法”已无法更好地适应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之发展,历史地理学需要注入新的高科技元素,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水经注》卷十三、卷三、卷六、卷十二等河段极为繁琐艰难的考证探究中笔者逐步提炼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备的考证方法即“三层二维法”。“三层二维法”本质而言属多重考证法的范畴;三层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二维即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维度;通常而言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资料为据等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去推证相关史地信息的正确与否。

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因得益于copy与paste的便利,呈现出了几何级的爆炸式增长。这种爆炸式增长表面看是学术的繁荣昌盛,但实质上则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甚至黑白难分。而“三层二维法”的一个好处(至少于我而言)便是在过滤掉泥沙的同时将那些珍珠般的真知灼见呈现在靠谱的学者面前。换言之拙作系列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过较为周密系统的校验方法(三层二维法)去抉择出相对靠谱的答案。

当然关于《水经注》的文字校验问题亦非常重要。虽然戴震校勘《水经注》改正了错讹三千多处(当然不乏其统筹运用了全祖望、赵一清等诸家的校勘成果)反映了《水经注》文字校验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但正如已故郦学大家陈桥驿先生所言:“虽然此本(戴震所校殿本)还存在若干可以继续校勘处,但总的说来,考据派的事业已基本完成[2]。出:“研究历史地理,不能只靠纸面的文献功夫,实地考察非常重要”。冯文勇先生(兰州大学博士)认为:“要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来推定数座或者数十座古城的位置,较为妥帖,且水经注所述不可轻易下记载有误的判断”也是颇有见地的[4]。

尽管如陈桥驿先生所说“考据派的事业已基本完成[5];但《水经注》的版本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笔者以为除了在现有的几个较好的版本(全祖望、戴震、赵一清、王先谦及杨守敬与熊会贞合注的注疏本等)结合宋刻残本统筹考量的基础上还必须引入微观层面的考古校验及中观层面的谷歌地球等方位距离校验等理念而不能拘泥于以文字校文字的桎梏抑或陷阱。( 备注:《水经注》探究系列拙文主要采用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为底本。当然在校考过程中,拙作亦尽可能地对部分郦注文本的本体错讹进行了校正。)

此次筛选的拙作《水经注》探究系列之一(13卷)约占《水经注》探究系列40卷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故权将此13卷系列拙文定为上编。

摄于20191201

1,《水经.河水注》卷一考略(初稿)

2,《水经.河水注》卷二考略上(修订稿)

3,《水经.河水注》卷二考略下(修订稿)

4,《水经.河水注》卷三新考初稿(上)

5,《水经.河水注》卷三新考初稿(下)

6,《水经注》卷四河水注考略.上(修订稿)

7,《水经注》卷四河水注考略.下(修订稿20200208)

8,《水经.河水注》卷五考略(初稿)

9,《水经注》卷六汾水、涑水等诸流域及卷七、八济水流域考略(初稿)

10,《水经注》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考略(初稿)

11,《水经注》卷十浊漳水、清漳水考略(初稿)

12,《水经注》卷十一易水、滱水考略(初稿)

13,《水经注》卷十二圣水、巨马河考略(初稿)

14,《水经注》卷十三㶟水注考略(修订稿20200209)

(0)

相关推荐

  • 《地理水法全成》

    《地理水法全成》

  • 地理水法要诀之一

    全文190多页

  • 《地理水法指明》

    《地理水法指明》

  • 《水经注》原文、译文(上):看你所不知道的古代中国地理名著

    古筝-高山流水.mp35:28 来自古韵国学 原序 <序>曰:<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 ...

  • 水经注·卷一

    <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惟冯夷都焉.<括地图>曰: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河水又出于阳纤陵门之山,而注于冯逸之山.<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 ...

  • 水经注卷一3

    ,菩萨魔王自从南来试.菩萨以足指按地,魔兵却散,三女变为老姥,不自服.佛于尼拘律树下方石上,东向坐.梵天来诣佛处,四天王捧钵处皆立塔.<外**>曰:毗婆梨,佛在此一树下六年.长者女以金钵盛 ...

  • 水经注卷一2

    卷一(2/3) 显云:城北有大林重阁,佛住于此,本菴婆罗女家施佛起塔也.城之西北三里,塔名放弓仗,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一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下流有国王 ...

  • 《水经注》里的金沙江(上)---《水经.淹水注》考略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 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淹水,即今与雅砻江合流以上的金沙江.在四川.云南间.东汉至南朝称淹水.许慎 <说文解字>: "淹水出越巂徼外,东入若水&qu ...

  •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上)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上)------<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河南地域考略[①]杨年生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 ...

  • 《水经注》里的黄河(甘肃篇.上)

    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 ...

  • 《水经注》卷十三新考(上)

                     一.<水经.㶟水注>(朔州段)新考     摘要:<水经注>㶟水(桑干河)上游基本在今朔州境内.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 ...

  • 国画山水系列:上下层的瀑布加急水滩怎么画

    国画山水系列:上下层的瀑布加急水滩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