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沁水注》考略

《水经.沁水注》里的晋城

○沁水

△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

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迳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沁水,即今沁河

羊头山(谒戾山),此处沁水所出之上党涅县谒戾山当指谒戾山之南麓(约今沁源、沁县、平遥以棋盘山为主峰的山岭)。【备注:谒戾之山北麓为今鹿台山。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鹿台山即谒戾之山北麓也,盘回于武乡、沁源、平遥、祁县之境,西尽汾川】

△南过谷远县东,又南过陭氏县东。

谷远县,王莽之谷近也。沁水又南,迳陭氏县故城东,刘聪以詹事鲁繇为冀州,治此也。

谷远县故城,按《嘉庆重修一统志》沁州:谷远故城在沁源南门外。今沁河镇南,沁水西岸有规模较大的王家元夏商周遗址(山西文物局,2006),抑或与谷远故城相关。

陭氏县故城,《太平寰宇记》“汉陭氏县,在今县(即冀氏县)北三五里,陭氏故城是也。”按此推析今冀氏镇北三五里处,沁河西岸有寺圪垯岭汉遗。(山西文物局,2006)疑即汉陭氏县故城之孒遗。

沁水又南,历陭氏关,又南与骉水合。水出东北巨峻山,乘高泻浪,触石流响,世人因声以纳称。西南流注于沁。

陭氏关,谢鸿喜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陭氏关约在今冀氏城东南15里之卫寨村。(谢鸿喜,1990)

巨峻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泽州府:   巨峻山在沁水县东北一百里,一名宇峻山,接潞安府长子县界。

骉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林村河,县东八十里,水出熊耳山,案山东连巨骏山,当是《水经注》之骉骉水。(【骉(音biāo),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沁水又南,与秦川水合。水出巨峻山东,带引众溪,积以成川。又西南,迳端氏县故城东,昔韩、赵、魏分晋,迁晋君于端氏县,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于沁水。

秦川水,《嘉庆重修一统志》泽州府:秦川水在沁水县东北,一名秦河,源出潞安府长子县界,西南流入县界合沁水。按此今秦川水即今沁水县固县河。

端氏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古端氏聚遗址,位于沁水县郑庄镇河头村西城自然村。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迁晋君于端氏聚,即今西城村。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山西文物局,2006

△又南过阳阿县东。

沁水南迳阳阿县故城西。《魏土地记》曰:建兴郡治阳阿县,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与濩泽水合,水出濩泽城西白涧岭下,东迳濩泽。《墨子》曰:舜渔濩泽。应劭曰:泽在县西北。又东迳濩泽县故城南,盖以泽氏县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晋取泫以濩泽者也。其水际城东注,又东合清渊水,水出其城北,东南迳城东,又南入于泽水。泽水又东,得阳泉水口,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迳阳陵城南,即阳阿县之故城也。汉高帝七年,封卞为侯国,水历嶕峣山东,下与黑岭水合。水出西北黑岭下,即开隥也。其水东南流迳北乡亭下,又东南,迳阳陵城,东南注阳泉水。阳泉水又南,注濩泽水,又东南,有上涧水注之,水导源西北辅山,东迳铜于崖南,历析城山北,山在濩泽南,《禹贡》所谓砥柱析城至于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垣,下有二泉,东浊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数十步外多细竹。其水自山阴东入濩泽水。濩泽水又东南,注于沁水。沁水又东南,阳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阳阿川,南流迳建兴郡西。又东南流,迳午壁亭东,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谷转。西南流,入于沁水。又南,五十馀里,沿流上下,步径裁通,小竹细笋,被于山渚,蒙笼茂密,奇为翳薈也。

阳阿县,谢鸿喜认为北魏时建兴郡治阳阿县在晋城市西北大阳镇。此说亦与“《魏土地记》: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大致吻合。而郦道元注文中所说的“沁水南迳阳阿县故城西”,亦是指位于今晋城市大阳镇的北魏阳阿县。(备注:此处注文有误,准确地说应是“沁水南迳阳阿县西”,因为郦注中的故城通常指汉代故城而非郦道元当时。)

经文“又南过阳阿县东”之汉阳阿县故城(即后文所述的阳陵城),按经文所述方位结合考古资料初步推析即今阳城县阳凌村东东周遗址。(山西文物局,2006)

两处阳阿县显然是不同地望,但此处却将其混为一谈。故此出现了注文“沁水南迳阳阿县故城西”与经文“又南过阳阿县东”的自相矛盾;盖系后世传抄乱串所致。(因其后注文郦道元明确指出“(阳泉)水东迳阳陵城南,即阳阿县之故城也”;以此推论多半系后世辗转传抄所致的纰漏)

濩泽水,今护泽河。

白涧岭,今阳城县白涧村一带之山岭。

濩泽县故城,即今阳城县固隆乡泽城村北濩泽县故城遗址。(山西文物局,2006)

清渊水,今清池水;据说唐代因避讳高祖李渊而改称清池水。按《泽州府志》阳城县:台底村北清池村有池水,当因唐讳渊为池。

阳泉水,今芦苇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阳阿水今称芦河。

鹿台山,今鹿台山。《太平寰宇记》沁水县:鹿台山在县南三十里。鹿台山是沁水名山,最早见载于《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山多白玉,其下多白银。鹿台积雪,系沁水十景之一。因鹿台山巅积雪春夏不融,风光奇异,故名鹿台积雪。

嶕(jiāo)峣(yáo)山,按注文所述方位结合地形图推析,约今阳城县寿圣寺北一带之高峻山岭。(嶕峣:峻峭、高耸

黑岭水,谢鸿喜认为即今梅河与杏河。杏河与梅河河流交汇与战国时白起屯军的马邑村,至汉端氏县所在之西城村汇入沁河(此段河谷为河东通往上党的最主要通道),而非注文所述的入泽水。(谢鸿喜,1990)

北乡亭,按注文“其水(吕家河)东南流迳北乡亭下,又东南,迳阳陵城,东南注阳泉水”则北乡亭当在阳陵城北一带,但因相关文普资料的匮缺,北乡亭地望待考。

上涧水,今临涧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南河水源出沁水县白华岭,东流入县境之临涧里,临涧水即《水经注》之上涧水。

析城,今阳城县西南50里之析城山。

王屋山,今阳城县、垣曲县、济源市交界之王屋山。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王屋山便指此山。

王屋雪韵
王屋飞霞
精神的丰碑
玉宇阆苑(图片均摘自网络)

阳阿水,今长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长河发源凤台县太阳镇,经阳城境入沁河,古阳阿水也。

午壁亭,按陈廷敬《午壁亭赋并序》:“吾所居樊川……今午壁亭”。则午壁亭约今阳城县皇城相府一带。

《水经.沁水注》里的于姓祖根等考略

A2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

沁水南迳石门,世谓之沁口。《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迳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

沁水城,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魏土地记》所载的沁水城并非沁水县故城,按沁水城与沁水的相对方位作校验,显然杨守敬是有道理的。(守敬按:此非沁水县故城也。据《经》称沁水过县北,《注》亦称沁水径县故城北,[县详下]则故城在沁水南[1])

石门是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为魏野王典农中郎将之所造也。按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诏,兴河内水利。臣既到,检行沁水,源出铜鞮山,屈曲周回,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汎滥,岁功不成。臣辄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馀枚。臣以为累方石为门,若天亢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圣王所许。愿陛下特出臣《表》,敕大司农府给人工,勿使稽延,以赞时要。臣孚言。诏书听许,于是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门枋,故石门旧有枋口之称矣。溉田顷畮之数,间关岁月之功,事见门侧石铭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开,穴内石上,有车辙牛迹。《耆旧传》云,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为二水,一水南出,为朱沟水。

沁口灌溉枢纽:魏文帝黄初年间,司马孚为野王典农中郎将时,曾修建沁口灌溉枢纽,改进水木枋门为石门。所在处即名枋口,在今河南省济源东北三十里(《怀庆府志》认为枋口即今之五龙口)。这项水利工程对改变当时河内郡农田严重缺水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铜鞮山,一名尧山,一名紫金山,今名圣佛岭山,位于沁县西南20公里,跨沁源县界,主峰海拔1400米。《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勰从孝文帝“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3]

典农中郎将,官名。汉末曹操设置,分置于实行屯田的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相当太守。魏末废,设为太守。

大司农,汉代官名。主管钱粮,为九卿之一。东汉末改为大农。魏以后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

司马孚(179—272),字叔达,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之弟。曾在朝中历任中书郎、河内典农中郎将诸职。魏受禅加封关内侯之爵,齐王时又封为昌平亭侯。陈留王时又封为长乐公。武帝受禅,封为安平王进拜太宰,持节督中外诸军,泰始八年(272)死,谥号为献王。司马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汉末丧乱与兄弟在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性通恕,以贞白自立,从未与人有怨。陈留殷武名闻海内,尝遭罪遣,孚往省之,与之同处而分食,为世人所赞。晋时河内水旱成灾,民不聊生,水利设施破损严重。据此,司马孚上疏皇帝,根据自己视察沁水的状况,奏上一文《请造沁口石门表》。文中司马孚依据沁水地区的实际形势,以就地取材,论造业已破损的水门,使河内之地云雨由人。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

朱沟水,古朱沟水即广济渠。按清道光武陟县志》:(广济渠)本秦时旧渠,唐温造浚之,至元中统二年奉诏通浚,始名曰“广济”。洪编修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志》云:即古朱沟水也。广济渠,自五龙口南,流入河内界,东至府城西南之七里桥,东南入温县界,经卫村至许王村,凡五里,复交河内界,至保奉村东,交武陟界[4]

孔山,《怀庆府志》:在今济远县东北二十五里,枋口之西。

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晋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东,迳沁水亭北,世谓之小沁城。沁水又东,左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渟渊,南流为台渟水,东南入沁水。沁水又东,倍涧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水。

沁(水)县故城,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王寨。《水经·沁水注》:“沁水又径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北齐废[5]。【备注:《水经注疏》中此句作“沁县”,并校云:“戴、赵‘沁’下增‘水’字。会贞按:两汉、魏、晋、后魏,河内郡并有沁水县,则增‘水’字似是。但考《魏书·地形志》,沁水县治沁城,不言治沁水城;又《灵征志》两言河内沁县,足征沁水县,魏时亦省称沁县,故郦氏便文称之,不必定说脱‘水’字也。《济源县志》:废城在县东北,今呼王寨城。”并存[6]】

小沁城,即期城,位于沁阳市区西13公里葛村乡期城村西南,城址地处沁河南岸,城南1.5公里为上辇村,西有伏背村,东为期城村。城筑于汉代,沿用至南北朝,相传期城为东汉大将安成侯姚期在此打仗时所筑,故名为期城。期城在南北朝时尚存,易名为小沁城。期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当地村民因在城东南角依城建砖瓦窑,且长年起土,使城墙早在1963年前就被夷为平地。城垣下部埋于耕地下。城地表均为耕地,从废弃的砖瓦窑上仍能看出残存的原城墙的夯土层,夯土层厚6—8厘米,圆形夯窝,直径6厘米[7]。

台渟水、倍涧水,按清乾隆《怀庆府志》、清道光《武陟县志》所载台渟水应尧池水;倍涧水疑即贝涧水。(按乾隆《怀庆府志》:尧泉池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按:此泉土名尧河,源出太行山麓捏掌村。泉畔有尧庙,庙前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汇而东南,流灌稻田,可十余里。经卫村西汇于倍涧,合流至龙泉村入于沁。考《水经注》沁水经小沁城东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淳渊,南流为台淳水,南东入沁。今泉出北山之麓。小沁城,即河内之覆背村。是龙泉村在覆背村东,尧池水于右出焉,恰与注合。是尧池即小沁水,又名台泞水也[8]另按清道光《武陟县志》:今无所谓台淳水者。河内县旧志即以尧池水为“小沁水””。《怀庆府志》云:“小沁城即覆背村,龙泉村在其东,尧池水于右出焉。”与《注》适合,或即台淳水之异名欤!尧池与贝涧水合,即《水经注》之“倍涧水”也[9]。

△又东过野王县北。

沁水又东,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异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崄固,德能覆也,内贡回矣。使吾暴乱,则伐我难矣。君子以为能持满。高诱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西北上党关也。诗所谓徒殆野王道,倾盖上党关,即此山矣。其水南流迳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伐郑,富辰谏曰:邘,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邘台是也。今故城当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汉武帝封李寿为侯国。

上党关,此处的上党关当在今山西晋城南[10],但具体不详。

邘城,古诸侯国名。周武王子邘叔的封地。春秋时为郑邑。在今河南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该村东现仍保存有邘国故城。城址分为东城与西城,东城城址面积约6~7平方公里。现存夯土城墙长820米,宽20~25米,残高2~7米。据调查,该城夯层结构及包含物可以早到商代。从发现的陶器、瓦件来看,城址在西周,战国,汉以后则多次增筑补修,因此,该城自商周以来,长期使用,因而也就多次见诸于文献记载,从在村西发现的战国、汉代墓葬,也可知战国汉代也应为城址发展的重要时期。于姓主要源于西周时的邘国,为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邘国所在地当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的邘邰村,该村现存的邘国故城,即为于姓祖根所在[11]古邘城西北角有一高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高9米,相传姜子牙曾在此钓鱼,故曰"钓鱼台"。

邘国故城位于沁阳市西北15公里西万镇邘邰村东南,是商代、周代、汉代时期的古城,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邘水,杨守敬大致认为邘水出河内县(今沁阳市)西北,已基本绝流[12]。按邘水与邘城的密切关联,本文颇疑邘水与今龙门河有渊源。备注:邘城东100余米的龙门河西岸有一条南北长2.5公里的防洪堤防,筑于西周,是为防控龙门河洪水对邘城的危害而修筑的人工堤防。古籍《列时邘国图》也绘制有其城的布局。此外,邘城周围还发现有大量商、春秋、战国、及汉代时期的墓葬群,与邘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对邘国故城的保护,为我们研究古代城址及邘姓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3]

邘水又东南,迳孔子庙东,庙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灵度等以旧宇毁落,上求修复。野王令范众爱、河内太守元真、刺史咸阳公高允表闻,立碑于庙。治中刘明、别驾吕次文、主簿向班虎、荀灵龟,以宣尼大圣,非碑颂所称,宜立记焉,云,仲尼伤道不行,欲北从赵鞅,闻杀鸣犊,遂旋车而返。及其后也,晋人思之,于太行巅南为之立庙,盖往时回辕处也。余按诸子书及史籍之文,并言仲尼临河而叹,曰:丘之不济,命也夫!是非太行回辕之言也。碑云:鲁国孔氏,官于洛阳,因居庙下,以奉蒸尝。斯言是矣。盖孔氏因迁山下,追思圣祖,故立庙存飨耳。其犹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矣,非谓回辕于此也。邘水东南迳邘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在台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邘城东南七八里,盖京氏之谬耳,或更有之,余所不详。其水又南流,注于沁。

孔子庙,疑与今沁阳东义合孔庙有渊源。沁阳有句俗话“怀庆府八大怪,文庙建在府城外”,指的就是东义合孔庙。东义合孔庙属于祭祀孔子遗迹而建的庙,非官方的庙学,也不是孔氏家庙。俗称先师回车庙,或者回车庙,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在怀庆府还有二处与孔子回车有关的遗迹,一在济源,名圣人崖,刻孔子与弟子图,二在修武县东孔庄(焦作市马村区)孔子问礼处[14]

东义合孔庙遗迹

北魏孔宣尼庙碑记(已佚),欧阳修《集古录》[15]云:“宣尼庙记文辞事实,皆不足采,书亦非佳,独其字画多异,录之以备博览。赵明诚《金石录》[16]云:“后魏孔宣尼庙记,在今怀州署中,文辞颇古质可喜,记太和元年立,其额又有延兴四年(474年)太上皇帝祭孔子文者,孝文之父献文帝也[17]。此外施蛰存先生在《水经注碑录》卷二中对北魏孔宣尼庙碑亦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卷二·四九·后魏孔子庙碑》:此碑着于欧、赵二录,而以小欧阳《集古录目》所叙为详,碑“不著书撰人名氏”,初,孔子北适赵,闻鸣犊见杀而还。晋人思之,立庙于其地。后魏太和中,怀州刺史茹清龙使河内太守达头素和增葺立记。又有延兴四年祭文,称太上皇帝告宣尼之灵者,文成帝也。’赵氏《金石录》谓:‘碑太和元年立,延兴四年太上皇帝祭孔子文在碑额上。两家所记,可补郦注所未及。然不言‘鲁国孔氏,官于洛阳’。立碑修庙是茹清龙而非孔灵度,岂碑已残泐,欧、赵均不及见耶。《金石略》著录此碑称《后魏孔子庙碑》。《宝刻丛编》称《后魏孔子庙碑并祭文》。于奕正《天下金石志》称《后魏孔宣尼庙碑》,不知碑额竟如何。此碑久已亡失,未必明代尚存,于奕正书,不足据也[18]

沁水东迳野王县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绝,而韩之野王降。始皇拔魏东地,置东郡。卫元君自濮阳徙野王,即此县也。汉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为河内郡,王莽之后队。县曰平野矣。魏怀州刺史治,皇都迁洛,省州,复郡。

野王县故城,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晋为河内郡治。隋开皇初为怀州治。十六年 (596)改为河内县[19]。野王故城地处沁(河)济(河)冲积平原。城址位于(沁阳)市境东南,沁水之阴,东经112。52'与北纬35。05’之间,历史上多系郡、州、路、府治,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野王城邑始建于西周,《穆天子传》载:“丁丑,天子北征。癸未,至于野王。甲申,天子北升太行之隆,而降休于两柏之下。”《秦始皇本纪》“始皇六年,拔卫濮阳,卫元君角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西汉初改邑为县。西晋时,河内郡治由怀迁野王。之后的1700多年时间里,野王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隋代改野王县为河内县,明清两代为怀庆府首县。民国2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河内县为沁阳县。野王故城于历代增筑,早期城垣因深埋于地下,又未作考古调查与发掘,原城墙情况不详。现城东北角残缺的城墙,为元代修筑[20]

水北有华岳庙。庙侧有攒柏数百根,对郭临川,负冈荫渚,青青弥望,奇可玩也。怀州刺史顿邱李洪之之所经构也。庙有碑焉,是河内郡功曹山阳荀灵龟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立。沁水又东,朱沟枝津入焉。

北魏华岳庙碑(已佚)。按《魏书·地形志》:“野王有太行山华岳神”;故施蛰存认为:此野王城北之华岳,非关中之西岳华山。但施氏以为《魏书·地形志》“野王有太行山华岳神”;神,即神庙的说法则有待商榷;本文认为“神”应指太行山华岳神,未必是指华岳神庙。[备注:舍(施蛰存)按:此野王城北之华岳,非关中之西岳华山也。《魏书·地形志》:【野王有太行山华岳神。】神,即神庙,此文所记者是矣。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为沙门,晚乃还俗,以外戚贵显,事见内魏书·酷吏传》。苟灵龟与李洪之同时,李为怀州刺史,苟为河内郡功曹,盖其时在迁洛之前,怀州仍有河内郡也。迁洛以后,省州复郡,谓野王复为河内郡治也。此太行山之华岳庙碑,郦道元以后,无著录者,盖亡失已久矣[21]。]

华岳庙,按乾隆《怀庆府志》(校注本):(华岳庙在怀庆府(即今河南沁阳市)府城北郭沁水北。《水经注》云:庙侧有攒柏数百根,对郭临川,负冈荫渚,青青弥望,奇可玩也:魏怀州刺史李洪之之所经构,今废[22]


[1]《水经注疏》,第828页

[2]余鹏飞,三国经济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288页

[3]《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4]武陟县档案史志局编,武陟县志 清道光九年 点校本,武陟县档案史志局,2014.01,第218页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清)张穆原著;安介生辑校,《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齐鲁书社,2011.06,第215页

[7]焦作市文化局编. 焦作市文物志[M]. 2005

[8]焦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沁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怀庆府志 乾隆五十四年点校本 上 本衙藏版[M]. 2005

[9]武陟县档案史志局编,《武陟县志》清道光九年 点校本,武陟县档案史志局,2014.01,第219页

[1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08月第1版,第51页

[11]张新斌:《于姓祖根初探》,2001年9月17日

[12]《水经注疏》,第831页。守敬按:今水出河内县西北。《怀庆府志》谓涓涓几绝流矣

[13]《国宝专栏之邘国故城》,富于春秋公众号,2016-5-10

[14]《东鲁遗踪——沁阳东义合北魏孔宣尼庙碑记》,田野中的覃怀公众号,2018-12-4

[15]《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共10卷,书成于宋嘉祜八年(1063),作者欧阳修。与《集古录》并行的还有《集古录目》,是熙宁二年( 1069)欧阳修命其子欧阳架编录的。

[16]《金石录》:宋赵明诚撰,三十卷。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的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古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

[17]武陟县档案史志局编,武陟县志 清道光九年 点校本,武陟县档案史志局,2014.01,第409页

[18]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82页

[1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0]焦作市文化局编,焦作市文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56页

[21]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84页

[22]焦作市地方市志办公室,沁阳市人民政府整理,乾隆已酉年重刊《怀庆府志》(校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5,第158页

《水经.沁水注》里的长平之战

mp.weixin.qq.com

(沁水)又东与丹水合,水出上党高都县故城东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东北流,又屈而东注,左会绝水。《地理志》曰:高都县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是也。绝水出泫氏县西北杨谷,故《地理志》曰:杨谷,绝水所出。东南流,左会长平水。水出长平县西北小山,东南流,迳其县故城,泫氏之长平亭也。《史记》曰: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使廉颇为将,后遣马服君之子赵括代之。秦密使武安郡白起攻之。括四十万众降起,起坑之于此。《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馀里,悉秦、赵故垒,遗壁犹存焉。汉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将军卫青为侯国。其水东南流注绝水。绝水又东南流,迳泫氏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绝水东南与泫水会,水导源县西北泫谷。东流迳一故城南,俗谓之都乡城。又东南,迳泫氏县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万普为侯国。而东会绝水,乱流东南入高都县,右入丹水。《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长平北山,南流。秦坑赵众,流血丹川,由是俗名为丹水,斯为不经矣。丹水又东南流,注于丹谷,即刘越石《扶风歌》所谓丹水者也。《晋书地道记》曰:县有太行关,丹溪为关之东谷,途自此去,不复由关矣。丹水又迳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东南,历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涌发,洪源巨轮,渊深不测,蘋藻冬芹,竟川含绿,虽严辰肃月,无变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东南流历天井关。《地理志》曰:高都县有天井关。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关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刘歆《遂初赋》曰:驰太行之崄峻,入天井之高关。太元十五年,晋征虏将军朱序,破慕容永于太行,遣军至白水,去长子一百六十里。白水又东,天井溪水会焉。水出天井关,北流注白水,世谓之北流泉。白水又东南流,入丹水,谓之白水交丹水。又东南出山迳鄈城西,城在山际,俗谓之期城,非也。京相璠曰:河内山阳西北六十里有鄈城。《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转,光沟水出焉。丹水又西,迳苑乡城北,南屈东转,迳其城南,东南流注于沁,谓之丹口。《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绝,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击。即此水也。

丹水,今丹河。发源与长子县与高平交界之丹朱岭。据传丹水之名来源于长平之战,因白起坑杀赵卒血染河水,故更名丹河。但据谢鸿喜考释《竹书纪年》晋出公五年(公元前470年)已有丹水之名,早于长平之战200余年。不过谢氏亦指出丹水之名虽非因长平之战,但丹水之声名鹊起却因长平之战。(谢鸿喜,1990)

绝水,今丹河上游河名。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绝水处伞盖山(今高平伞盖村一带)一名杨谷绝水所出,左会长平水是也。俗云秦军筑绝不令赵饮故云(绝水)”谢鸿喜认为应以长平之战秦军断水源为绝水河名之始,其下有掘山村,当系秦军绝水工程处。(谢鸿喜,1990)

长平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长平水出木棒村,南至于南峪村,东南至于伞子底,又东至于柳村,东南至于崛山村入丹水。

长平,今长平村一带。因发生过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长平之战而名震天下。长平之战遗址位于今永禄乡永禄村西约800米处,遗址长约30千米,西起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余千米,面积约300平方千米[1]。

(摘自地缘看世界  2015-09-06作者 温骏轩)

白起台,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

秦、赵故垒,即战国长城遗址。按注文“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馀里,悉秦、赵故垒,遗壁犹存焉”今高平市寺庄镇至建宁乡大致呈东西走向言高平与长子、长治两县界分布,长约75千米。墙体永片石垒筑,但年代久远,损毁严重,仅存遗迹两段;2000年在丹朱岭对遗址进行试掘,发现战国陶片,证实长城确为战国时代所筑。(山西文物局,2006)

泫氏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王报村。按光绪《山西通志.府厅县考》高平县:泫氏故城,邑西二十里,即今王报村,至今人称为旧县。但若按注文“(泫水上游今源村河)东流迳一故城南,俗谓之都乡城。又东南,迳泫氏县故城南,而东会绝水,乱流东南入高都县,右入丹水。则泫氏县故城当位于都乡城(秦城遗址)下游许河北岸。按光绪《山西通志.国都》: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故城在高平县南十里。 谢鸿喜称今高平县南十里游仙山下地域开阔平坦、三河聚会,地理条件较王报村优越的多,然史家多以在高平县北为泫氏故城,县南之说不足。

经过爬梳相关文普资料结合注文所述方位综合考量:其一虽然高平县南十里一带,未见有相关战汉城址发掘的报告,但颇疑因该城位于三河聚会之地,已为洪水所湮没;但附近分布的数处汉墓群(山西文物局,2006)却可为佐证。其二泫氏故城王报村一说未有明确的考古依据。其三王报村距离长平太近(不足十华里)在如此之近的距离内高密度设置两座汉城是不可思议的。其四正如谢鸿喜所说今高平县南十里,地域开阔平坦、三河聚会,地理条件较王报村优越的多。其五按光绪《山西通志.国都》:......泫氏,故城在高平县南十里。综上所述,本文从泫氏县故城位于高平县南十里之说。

泫水,今许河。

都乡城,按注文“(泫水上游今源村河)东流迳一故城南,俗谓之都乡城”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约今原村乡秦城东周遗址。(山西文物局,2006)

太行关,今晋城市天井关。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天井关危关高耸,山高涧深,道路险仄,扼晋豫要冲,“一夫守险,千里莫当”,为太行八陉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石人(山),按注文“丹水又迳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则二石人山约位于今晋城市与焦作市界的丹河两侧山岭。

高都县故城,按《嘉庆重修一统志》泽州府:高都故城,丹水北高都村。结合文普资料综合考量约今晋城市泽州区高都镇大南社村遗址。(山西文物局,2006)

 大泉,即天井泉。《太平寰宇记》晋城县:天井泉在天井关南,泉有三所,极大,至深莫测。

白水,今晋城市白水河。

《水经.沁水注》里的光沟水、朱沟水等考略

A4

沁水又东,光沟水注之。水首受丹水,东南流,界沟水出焉。又南入沁水,又东南流,迳成乡城北,又东迳中都亭南,左合界沟水,水上承光沟,东南流,长明沟水出焉。又南迳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水也。

光沟水、界沟、长明沟,按照《水经注》的习惯用词来判断,一般称“沟水”者多指人工渠道[2]。乾隆《怀庆府志》认为小丹河即光沟;而界沟、长明沟则为光沟分出之水。光沟则仍合界沟水而注入沁水。(《水经注》:丹水南屈而西转,光沟水出焉。今河形于南屈之间,东出为小丹河,然后西转,是即光沟水也。《注》又曰:水首受丹水,东南流,界沟水出焉。今入境分流在九堰之上,则首受丹水矣。《注》又曰:又东径中都亭,南合界沟水;水上承光沟,东南流,长明沟水出焉。又南径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是则界沟、长明沟又为光沟分出之水。光沟则仍合界沟水而注于沁,其源皆丹水枝津。小丹河之为光沟无疑。[3]。)而据《水经·沁水注》和《清水注》,大约在清水加入海河水系的前后,清水以西的丹水,已有分流通过光沟水、界沟水、长明沟水和八光沟,即相当今博爱经修武至获嘉的卫河南源,东注清水。因此,在郦道元之前,丹水即已通过其分流加入海河水系,从而奠定了今海河水系的西南界[4]。

中都亭,按乾隆《怀庆府志》内都村即中都亭。(惟是河内东北有界沟村,南临沁河,又东数里为内都村,云是古中都亭[5]。)

△又东过周县北。

县故州也。《春秋左传》隐公十有一年,周以赐郑公孙段,六国时,韩宣子徙居之。有白马沟水注之,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迳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流注于沁水也。

经文中的周县即注文所谓的州县故城,春秋时晋置,治所即今河南温县东北二十六里武德镇。西汉属河内郡。东魏天平初为武德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89)改为邢丘县[6]

朱管陂,一名白马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7]

古蔡沟,约今黑河。

△又东过怀县之北。

《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到邢邱,更名邢邱曰怀。春秋时,赤翟伐晋,围怀,是也。王莽以为河内,故河内郡治也。旧三河之地矣。韦昭曰:河南、河东、河内为三河也。县北有沁阳城,沁水迳其南而东注也。

怀县故城,秦置,为河内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土城村附近[8]

沁阳城,在今河南武陟县西。《魏书·地形志》:汲郡山阳县“有沁阳城”。《水经·沁水注》:“(怀)县北有沁阳城,沁水径其南而东注也[9]

△又东过武德县南,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

沁水于县南水积为陂,通结数湖,有朱沟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于沁水县西北,自方口东南流,奉沟水右出焉。又东南流,右泄为沙沟水也。其水又东南,于野王城西,枝渠左出焉,以周城溉,东迳野王城南,又屈迳其城东,而北注沁水。朱沟自枝渠东南,迳州城南,又东迳怀城南,又东迳殷城北。郭缘生《述征记》曰:河之北岸,河内怀县有殷城。或谓楚、汉之际,殷王卬治之,非也。余按《竹书纪年》云:秦师伐郑,次于怀,城殷,即是城也。然则殷之为名久矣,知非从卬始。昔刘琨以郭默为殷州刺史,督缘河诸军事,治此。

武德县,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十四里大城村。《汉书 · 地理志》 注引孟康曰: “始皇东巡置,自以武德定天下。” 故名[10]

按上述注文“其水又东南,于野王城西,枝渠左出焉,以周城溉,东迳野王城南,又屈迳其城东,而北注沁水”可知朱沟水的一条支渠,在野王城外由西面绕南面到东面,然后再北入沁水,这条支渠的作用是为了“以周城溉”。说明了上述的一些“沟水”确与灌溉有关。通过上述记叙,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在济水与沁水和沁水与清水之间,已出现一些支津分派的灌溉渠系。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沟水均有退水处,如朱沟水、沙沟水退入武德(在今武陟东南)南的陂湖;奉沟水退水入济水故渎;朱沟水退入沁水;长明沟退入吴泽;或通过光沟水、界沟水退入沁水。这些沟渠均是有灌有排,布置较为合理[11]。

图片摘自《历史地理》第十一辑,第105页

殷城,当地有学者认为即今河南武陟县南贾村古殷城遗址[12]

朱沟水又东南注于湖。湖水又右纳沙沟水。水分朱沟南派,东南迳安昌城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张禹为侯国。今城之东南有古冢,时人谓之张禹墓。余按《汉书》禹,河内轵人,徙家莲芍。鸿嘉元年,禹以老乞骸,自治冢茔,起祠堂于平陵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请之,诏为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彼。此则非也。

沙沟水又东,迳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太叔于温,杀之于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怀县西南。又迳殷城西,东南流入于陂。陂水又直荥阳县北,东南流入于河。先儒亦咸谓是沟为济渠。故班固及阚骃并言济水至武德入河,盖济水枝渎条分,所在布称,亦兼丹水之目矣。

安昌城,在今河南温县东北。《水经·沁水注》:沙沟水“东南径安昌城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张禹为侯国”[13]

张禹墓,张禹墓系平陵[14]之陪葬墓,故亦当位于陕西省咸阳平陵一带;因此郦注认为此处的张禹墓是讹传(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彼;此则非也。)【备注:张禹,河内轵人。汉成帝时任丞相,赐封安昌侯。生前曾上书成帝,请以平陵肥牛亭部为茔地,诏准后,曾于此修冢墓,建祠堂。死后即葬于此(平陵肥牛亭)[15]。】

隰城,隰城遗址位于武陟县城西南12公里北郭乡城子村。为一周代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450米,南北宽400米。四边原有四座砖砌城门,土筑城墙,由于黄河多次开口,现多淤于地表下近3米深处,只有北门可见券顶。经探测,城墙皆为直径8-10厘米小夯窝筑成[16]

荥阳县故城,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 (242)为荥阳郡治[17]

沙沟水、朱沟水、奉沟水等渠系的分布,最早记载见上述郦注。经当地学者梳理:朱沟水是总干渠,自枋口古堰引水,已用引水闸控制水量。朱沟水的流经,较后代的广济渠略偏北,控制野王、州县、怀县一带土地;沙沟水是干渠上的一大支渠,可能是汉代济水故渎;沙沟水的坡度似较朱沟水为陡,引溉平皋等县的土地。奉沟水是朱沟的又一大支渠,浇灌温县的土地,奉沟水的下游,也是北魏以前的济水故渎,自温县入河。从朱沟水系的布置来看,引沁古秦渠的余水,主要是退入济水的,随着古济水的游迁,需要新增分支退水入济水的,随着古济水的游迁,需要新增分支退水入济,济水旧道,也可能被用作灌排渠道[18]。


[1]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编,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122页

[2]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编,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122页

[3]焦作市地方市志办公室,沁阳市人民政府整理,乾隆已酉年重刊《怀庆府志》校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5,第281页

[4]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 第十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06月第1版,第105页

[5]焦作市地方市志办公室,沁阳市人民政府整理,乾隆已酉年重刊《怀庆府志》校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5,第281页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编,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122页

[12]《纪念王小片先生:《解悟》(外一篇)》,《焦作文学》2015年第4期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4]平陵为汉昭帝刘弗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西北大王村。东西158.4米,南北156.6米,高29米,呈覆斗形。其东面为上官皇后陵。陵基东西163.8米,南北162.9米,高32.3米。(摘自《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15]《汉代长安词典》

[16]吴少珉,苏健,赵金昭主编,河南古迹名胜辞典,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07.09,第440页

[1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8]张汝翼主编,沁河广利渠工程史略,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0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