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最牛的牛——鉎牛,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广济桥上的鉎牛是什么时候有的?
两只鉎牛一只溜,溜去哪里了?
现在的鉎牛还是原来的那只吗?
为什么淡浮院里也有一只鉎牛?
你肯定还不知道,它头顶上还有四个字!
今天,为你解密!
潮州鉎牛今年297岁了!
它的诞生,身负重任。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洪水将浮桥以东的两座桥墩冲毁了,四年之后,也就是雍正二年(1724年),潮州知府张自谦倡议绅士捐款将其中的一座桥墩修复,为了祈求桥墩平安,用生铁铸造了两只镇水鉎牛,镇守在江心浮桥两侧的两个桥墩之上。
五十九年决东岸,右墩没者二
雍正二年知府张自谦倡绅士捐修其一
铸二鉎牛列东西岸以镇之
清光绪《海阳县志》
老辈画家黄家泽补成的清代四条屏《潮州古城图》,上面就有鉎牛的画像
图中江心西墩之上的鉎牛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一些老照片上,留下了鉎牛的影像(以下清末至民国照片由“潮州老照片”提供)。
清末照片
这张1909-1910年间拍摄的照片
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鉎牛影像
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收藏的
于1920年前后由美国人拍摄的
潮州最早的活动影像资料
这也是鉎牛第一次出现在活动影像之中
1940年摄
在广济桥鉎牛诞生的118年之后,在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一场洪水将广济桥的多个桥墩冲毁,其中江心东侧桥墩上的鉎牛,连同桥墩倒入了江水之中。在多番打捞寻找,仍不见其踪迹。自此,广济桥上就只剩下了江心浮桥西侧桥墩上的那只鉎牛。
据1957年参与广济桥改造勘探的潮州老工程师许世冠先生回忆,在河床的勘探过程中,发现东侧这座在1842年倒塌的桥墩,由于当年洪水掏空了底基,其倒塌之时,整座桥墩逆时针90度倒下,原本朝北的迎水尖,指向了西面的东门楼。至今桥墩还在江心之中。
二十二年夏秋霪雨大水江东堤溃
广济桥墩多圮鉎牛失其一
谨案桥东岸鉎牛
自道光二十二年大水决桥墩失去
遍寻不见
今鉎牛惟西岸有之
清光绪《海阳县志》
也正是一段劫难,后来有了百年流传的歌谣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
二只鉎牛一只溜
在洪水中保留下来的鉎牛也是命运坎坷。
据潮州文史学者陈贤武先生编著的《潮州广济桥》介绍:1939年,日寇侵入潮州时,鉎牛所在的西岸第十墩(现为第八墩)遭受日军飞机轰炸,部分损坏,鉎牛的左耳及左角额受损。
1939年侵华日军冢木部队占据广济桥
1940年的照片中
依稀看到鉎牛的左角及左耳缺失
然而它更大的劫难还在后面
陈贤武先生《潮州广济桥》记载:
1958年广济桥改造之时,它被移至广济门一侧。
1966年“破四旧”,被革命小将以“牛鬼蛇神”推倒在地,后移至潮安县房管局空地。
1971年,东津下埔的潮安五金电器厂(后改名农机修造厂)接到上级支援农业的任务,要制造一批打谷机。打谷机上的滚轮需用到鉎铁材料。那时候,一切的生产资料都十分匮乏,鉎铁材料也极难找到,上级任务又催得紧。这时,厂里获知县房管局那边弃放着鉎牛,便派厂里供销人员前去联系购买……
随后厂里将鉎牛敲成碎块回炉熔化。就这样,这只240多年的文物,在熊熊的烈火之下顿化为一堆鉎铁!
在1958年广济桥改造勘探之时,韩江之中也打捞出另外一只铁牛,目前大家大都认为它就是1842年随桥墩倒入江中的“一只溜”的那一只,它在文革中也被熔毁了。
但许世冠先生认为这只“溜”了的鉎牛可能还在韩江之中:58年打捞到的铁牛,个头较小,打捞到的位置在湘子桥上游处,虽然民间传言,在江水冲刷下,沉牛朝上游下方沙粒被掏空,时长日久鉎牛就渐渐往上游移动。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所以当年打捞到的铁牛,应该不是广济桥一只溜的鉎牛。
1958年
广济桥改造成中间可通汽车的铁桥
两百三十多岁的鉎牛离开了广济桥
改革开放之后,潮州古城迎来了新生。1981年,潮州市委决定恢复广济桥鉎牛。
陈贤武先生《潮州广济桥》中写道:
消息一经传出,便有市民踊跃献出鉎牛的照片。有了照片,恢复和重铸鉎牛就有了原样形象的依据。此一任务由当时的潮安机械厂(原农械厂)负责施工制造。该厂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努力 ,尽量按照鉎牛相片原样设计施工……新铸的牛头略为翘起,两眼深邃,眺望远方。四足圆墩,壮实沉稳,威武雄壮,见者无不喝彩称善。
八十年代初
重新安放在广济桥上的鉎牛
参与鉎牛铸造的亲历者许世冠老工程师回忆:
当鉎牛脱模后,由于鉎水不够,发现在它的后腿上方有一窟窿。只能用该模具重新再铸造一只。在改善了工艺,加足鉎水之后,再铸造了第二只,这一只总算完整了。遗憾的是,模具在经过二次铸造之后,牛额上“镇桥御水”四个字却模糊了。当时已经没能力再把模具进行修改后继续铸造第三只了。怎么办?老师傅们商量后,觉得补窟窿比重塑“镇桥御水”四个字还可行,于是,在第一只铸成的牛身上再加模板浇铸将空洞补好,再进行打磨,终于让重铸的鉎牛完美再现。
鉎牛额头上的“镇桥御水”字样
在与广济桥离别了二十余年之后,鉎牛终于被重新安装在广济桥西矶头桥墩迎水一侧。
市民们争相与鉎牛合影
为尊重“二只鉎牛一只溜”的约定俗成,还是只在广济桥放置一只鉎牛。
另一只已经铸造出来的鉎牛,经打磨之后,彭启安书记决定把它运到红山(黄田山砚峰)之上。
1994年,砚峰淡浮院建设,砚峰山巅上的鉎牛被请到了淡浮院正座前面,现在这只鉎牛已经成了淡浮院的一大景点。
现如今
复古了的广济桥已成到潮游客的必到之地
鉎牛也成了潮州的标志物
来到潮州的游客
都会摸一摸鉎牛祈求好运
鉎牛的命运
就跟潮州这座城市一样
跟城里的很多人们一样
跌宕起伏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也祈愿见到此文的每一个人
牛年好运!
特别鸣谢:
潮州文史学者贤武
建筑工程师许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