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道德观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奥地利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
01
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关于道德的讨论,在东西方哲学界,很多思想家都有过精彩的论述。苏格拉底说,道德即知识,或者说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知识,能明辨是非的人,才能称得上有道德的人。而我们东方的儒家思想也特别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志存高远,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要以道德为准则。可见道德观在东西方思想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那如何评估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呢?
关于道德评估,康德有两条原则。第一是“普遍性”原则;第二是“目的性”原则。如何理解康德的这两个道德原则,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著名的“电车难题”。说的是在一辆高速行驶的电车前方的铁轨上有五个人,而你和一个胖子正站在电车前方的天桥上,如果你将这个胖子推下天桥,可以阻挡电车并挽救那五个人的性命,但这个胖子会因此而丧生。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如果按照康德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不会推胖子下去的,不会去因为牺牲一个无辜的人而挽救其他五个人。因为,按照道德的普遍性原则,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错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错的;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对的。所以,如果你是那个胖子,你当然不愿意被推下去,那么这么做就是不道德的。其次,按照目的性原则,康德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仅仅被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所有,你一旦把胖子推下去,就意味着你把胖子作为挽救其他五个人的一种手段,这样做也是不道德的。
所以,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了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的目的而做的事情,并不能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就做,那样也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就像康德说的: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02
好了,在全面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康德的一生。
康德出生于1724年的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他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至1804年去世,他都从未踏出过出生地柯尼斯堡,因此诗人海涅说:康德一生都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1740年,16岁的康德进了柯尼斯堡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没进行硕士论文的答辩。直到1748年,24岁的康德终于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柯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学生中就包括后来著名文学家歌德和艺术家席勒。康德在年轻时就几乎熟悉了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现状,也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康德在1755年,他31岁时匿名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也有人翻译成《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在书中,康德大胆地否定了宇宙起源的神创论,提出了宇宙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次用科学观点回答了宇宙成因这一重大而又基本的科学问题,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拉普拉斯
但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796年发表了关于星云说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这两种星云说的基本论点相近,都认为太阳系内一切天体都有形成的历史,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按照万有引力定律逐渐演变而成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将他们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在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但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而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也可以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主要著作是《宇宙发展史概论》,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其主要著作就是他那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系统地分别阐述了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其中《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该书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
03
康德是著名的哲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那他的思想伟大在什么地方呢?
康德哲学思想的伟大在于,他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哲学思想的调和。
这句话可能不太好理解,让我们回到康德所在的十八世纪的欧洲。在当时,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一种是经验主义,它的代表人物包括哲学家培根、洛克、休谟等人。他们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人类的感官,他们坚信五官及感觉所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才是正确的,是可以运用的,而且相信那些可以测量和证明的东西才是值得信任的。
就像哲学家休谟说的:“我不知道苹果什么味道,除非我尝一口”。
而当时另外一种哲学思想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人类的理性和推理。人类可以通过论点、逻辑与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发现真理,获得结论、意见或行动,而非依靠观察或经验,就像笛卡尔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证明了人类思维先于物质而存在,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源于人类思维和理性推理。
在当时欧洲,经验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一直争论不休。经验主义者指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指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指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理性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如果你戴上一副绿色的眼镜,那么你看到的世界都是绿色的,但是,你不能说这个世界都是绿色的。在这里例子中,我们的眼睛里的绿色世界,就代表了我们感官世界的经验,而这个绿色眼镜,其实可以理解为理性的部分偏好。所以,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理性中有一些偏好会影响我们的经验。
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他说,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在康德之前,哲学家们要么重视经验,认为我们感官体验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要么重视理性,认为外部的感官世界都是源自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但这两种理念都是以某个事物为中心。而康德对他们都进行了抨击,同时也进行了调和。
他指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和证据就是:人为自然界立法。他的这一论断和证据,甚至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而并不具有唯一的确定性。
来自: 时宝官 >《哲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