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详解
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属于里虚寒证,多虚寒,多水津,统气血;与阳明病里实热证为表里。
(一)必要条件
1、腹满而吐:腹胀满,呕吐。
2、食不下:纳差,吃食物不多
3、自利益甚:下利
4、时腹自痛:时而腹痛时而腹不痛
(二)补充条件
1、出汗:一般无汗,太阴中风有汗。
2、寒热:无发热、只有恶寒(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3、舌象: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干)、舌苔白厚腻有齿痕或是舌青紫,多水津。
4、二便:大便自利或溏或先干后溏;小便正常。
5、口味:口淡无味,口腻或是口涩,口中不清爽。
6、脉象:弦、滑(沉)或是迟。
7、口渴:不渴或渴不喜饮水或饮热水但不想下咽,饮水不能解渴;而阳明病口渴,喜饮冷水,饮水能解渴,这就是太阴病与阳明病鉴别诊断。
8、腹痛:太阴病腹痛,时而通时而不痛,喜温喜按,舌苔白,舌苔白;阳明病的腹痛是一直痛,腹胀,拒按压的,舌质红,苔黄,这也是太阴病与阳明病的区别点
(三)分类
1、太阴本证:腹痛,腹胀,下利,脉沉迟——理中汤、四逆辈。
2、太阴中风: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为发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桂枝黄芪五物汤类为主。
(四)太阴病水饮分三焦的情况
1、上焦水饮:吴茱萸汤
2、中焦水饮: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理中丸
3、下焦水饮:桃花汤,赤石脂余禹粱丸
(五)代表药物
附子、干姜、茯苓、白术、吴茱萸、苍术、草果、厚朴等。
(六)治疗方法
1、温法、温中散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理中汤,四逆汤;
2、温法结合攻下法(温下):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3、温太阴病结合温少阴病:理中汤加桃花汤,四逆汤加理中汤,理中汤加真武汤。
4、温中与解表法结合:温中的同时结合解表法;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表里双解)。
5、太阴病禁止:寒下
(七)太阴病例
邓文斌医案:安中散加味治疗反酸口水多伴有轻微胃痛
王某,男,45岁,四川绵阳经开区人,2019年8月10日首诊。
主诉:反酸、口水多伴有轻微的胃痛。
病史:患者一个月前出现反酸,口水多,坐五分钟都要吐一次清口水,伴有恶心,反胃,纳差,偶尔嗳气。在多处治疗,甚至住院一个月,出院后还是没有多大效果,听人介绍来治疗。
体征:中等个子,面萎黄,口唇淡白,口水多,白色清口水,不停的吐,几分钟一次,口水不粘,不臭,反酸;伴有恶心,反胃,纳差,没有气力,偶尔胃痛;舌质白,舌苔淡白;口不干,口不苦;二便正常,脉沉迟。
分析:没有恶寒发热、脉浮,排除太阳病;口不干,二便正常,没有喜渴大饮,排除阳明病;没有口苦、胸胁苦满,排除少阳病;没有但欲寐、四肢冷,排除少阴病;没有寒热错杂、虚实结合,排除厥阴病;这样只有在里的虚寒证——太阴病。
辨证:太阴病虚寒水饮病
处方:安中散加味。
方药:桂枝尖30克,炙甘草10克,元胡20克,牡蛎30克,茯苓20克,炮姜10克,橘皮40克,小香6克,枳壳30克,乌贼骨20克,佛手20克,二芽各30克,3剂。一剂浸泡三十分钟,煮四十分钟,分六次喝完。
8月19日二诊:口水减少,反酸减轻,恶心反胃减轻;还是纳差,有清口水,口淡无味,偶尔肠鸣;舌质白,舌苔白,脉沉弦而细。
辨证:太阴痰湿水饮病。
处方:安中散加《外台》茯苓饮。
方药:桂枝尖20克,炙甘草10克,元胡20克,牡蛎30克,茯苓30克,干姜15克,小茴香10克,党参12克,炒白术25克,枳实20克,橘皮30克,良姜10克,3剂。煎煮方法同一诊。
8月27日三诊:口水继续减少,反酸消失,其他都正常了,仅咽喉有痰;脉沉弦滑。
辨证:太阴水饮痰湿。
处方:安中散加半夏厚朴汤。
方药:桂枝尖20克,炙甘草10克,元胡20克,牡蛎30克,干姜15克,小茴香10克,法半夏30克,厚朴30克,茯苓30克,紫苏叶20克(后下),砂仁10克(后下),良姜10克。3剂,煎煮方法同一诊。
9月3日四诊:患者面貌焕然一新,所有症状消失,只是口水稍多,偶尔咽喉有痰,偶尔反胃;舌质白,舌苔淡嫩,多津,脉沉缓。
辨证:太阴里虚寒水饮证。
处方:去掉安中散,用理中汤加半夏厚朴汤治疗,并告知患者,他的病症临床已经治愈,忌吃生冷以防止复发,3剂药物善后。
方药:干姜20克,炙甘草15克,炒苍术20克,党参15克,法半夏20克,厚朴30克,紫苏叶20克(后下),3剂。煎煮方法同一诊。
作者:邓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