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卖不掉的秫秸个子
这是村庄物语第212篇原创推送
传统上,皖北为旱粮区,曾经大面积种植高粱。以颍上县为例。新中国初期,它还是全县的大宗作物。春种秋收,一年一熟,与红芋轮作换茬。据《颍上县志》载:1949年,该县种植高粱就有49.99万亩。遥想彼时的皖北大地,秋收时节,也一定是高粱遍地红的气派。
高粱,皖北村人习惯上叫它秫秫,高粱秸秆就是秫秸。秫秫是高杆作物,秋收时都是从根部砍掉,放倒。一般二三十棵左右,捆成一捆。用短刀,割下最顶端细细的莛子连同秫秫穗子,然后再竖起来,就是一捆秫秸个子。把这些秫秸个子运回房前屋后,但并不像别的作物秸秆那样堆起来,而是“攒”起来——三捆秫秸个子三足鼎立,上端紧挨着,下端叉开。然后,把一捆捆的秫秸个子这样靠上去,就形成了一个大得多的秫秸攒子。
因为下端是叉开的,秫秸攒子底端地面,就有一定的空间,里面可以存放一些农具或杂物。当然,没必要担心阴雨天漏雨。有经验的颍淮农人都知道,只要“攒”得好,秫秸攒子顶部无需加盖,也不会浸雨漏水。因为它的顶部,自然形成了一个坡度,雨水都从那里,顺到外面去了。连阴雨,也不怕。
那时的皖北乡间,大大的秫秸攒子,与高高的麦瓤堆子,都是丰收年景的写照。看得到它们,皖北乡人“吃不愁,喝不愁,盖着花被露着头”的念想,才踏实得多。
秫秸之用,首推建房,用作铺屋笆。其次用来烧锅,当作农家燃料。多余的秫秸,还可以运到集市上出售,卖给有需求的人家,换个油盐钱。当然,也有一时半会儿卖不掉的时候,售卖的人只能在集边上,把秫秸个子立起来等待买家。这一等,可能就是一个整天,秫秸个子就在那立着,纹丝不动。这该就是“卖不掉的秫秸个子”的源头了。
但作为一句俗语,所谓卖不掉的秫秸个子,皖北村人其实是另有所指的,且言语之间,还有那么一些责怪的意思在,总体上含有一定程度的贬义。
午秋大忙时节,皖北农家都是一个忙字了得,大人孩子都用得上。但也有年轻人,吃不了苦,受不了累,逮着机会就在田边站着,或者藏在树荫底下。此时,干累了的长辈就会数落他:就是卖不掉的秫秸个子!
或者有的人家,遇到了事情,亲戚邻居都跑去帮忙,干这的,做那的,形成了一个自然分工,都不闲着。却也有人抄着手,在旁边晃悠过来,晃悠过去,没事儿人一样,像个“吃瓜群众”。正在做事的人看到他,顺嘴就出来了:看你就是卖不掉的秫秸个子!当然,这话多少有些玩笑的成分,都是姑且一说,姑且一听,当不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