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卖不掉的秫秸个子

这是村庄物语第212篇原创推送

传统上,皖北为旱粮区,曾经大面积种植高粱。以颍上县为例。新中国初期,它还是全县的大宗作物。春种秋收,一年一熟,与红芋轮作换茬。据《颍上县志》载:1949年,该县种植高粱就有49.99万亩。遥想彼时的皖北大地,秋收时节,也一定是高粱遍地红的气派。

高粱,皖北村人习惯上叫它秫秫,高粱秸秆就是秫秸。秫秫是高杆作物,秋收时都是从根部砍掉,放倒。一般二三十棵左右,捆成一捆。用短刀,割下最顶端细细的莛子连同秫秫穗子,然后再竖起来,就是一捆秫秸个子。把这些秫秸个子运回房前屋后,但并不像别的作物秸秆那样堆起来,而是“攒”起来——三捆秫秸个子三足鼎立,上端紧挨着,下端叉开。然后,把一捆捆的秫秸个子这样靠上去,就形成了一个大得多的秫秸攒子。

因为下端是叉开的,秫秸攒子底端地面,就有一定的空间,里面可以存放一些农具或杂物。当然,没必要担心阴雨天漏雨。有经验的颍淮农人都知道,只要“攒”得好,秫秸攒子顶部无需加盖,也不会浸雨漏水。因为它的顶部,自然形成了一个坡度,雨水都从那里,顺到外面去了。连阴雨,也不怕。

那时的皖北乡间,大大的秫秸攒子,与高高的麦瓤堆子,都是丰收年景的写照。看得到它们,皖北乡人“吃不愁,喝不愁,盖着花被露着头”的念想,才踏实得多。

秫秸之用,首推建房,用作铺屋笆。其次用来烧锅,当作农家燃料。多余的秫秸,还可以运到集市上出售,卖给有需求的人家,换个油盐钱。当然,也有一时半会儿卖不掉的时候,售卖的人只能在集边上,把秫秸个子立起来等待买家。这一等,可能就是一个整天,秫秸个子就在那立着,纹丝不动。这该就是“卖不掉的秫秸个子”的源头了。

但作为一句俗语,所谓卖不掉的秫秸个子,皖北村人其实是另有所指的,且言语之间,还有那么一些责怪的意思在,总体上含有一定程度的贬义。

午秋大忙时节,皖北农家都是一个忙字了得,大人孩子都用得上。但也有年轻人,吃不了苦,受不了累,逮着机会就在田边站着,或者藏在树荫底下。此时,干累了的长辈就会数落他:就是卖不掉的秫秸个子!

或者有的人家,遇到了事情,亲戚邻居都跑去帮忙,干这的,做那的,形成了一个自然分工,都不闲着。却也有人抄着手,在旁边晃悠过来,晃悠过去,没事儿人一样,像个“吃瓜群众”。正在做事的人看到他,顺嘴就出来了:看你就是卖不掉的秫秸个子!当然,这话多少有些玩笑的成分,都是姑且一说,姑且一听,当不得真的。

(0)

相关推荐

  • 难忘家乡青纱帐

    我的家乡在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一带,这里盐碱地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在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下,许多盐碱地只能种植抗旱耐碱的高粱. 鲁北平原属季风气候,只有夏季多雨,而高粱的盛长期正是麦收后的六月天.在 ...

  • 农村俗语“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秋天最容易让人联想到静美.黄昏.气爽等美妙词汇."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正好,过两天又有一场大雨.俗语: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是什么意思?2021年何时立秋? 小 ...

  • 高粱莛儿

    □刘兰根 那些年,家里每年都要种几垄高粱,为吃高粱米,更为有高粱秫秸和高粱莛儿.高粱莛儿是高粱穗下的长秆,在我们家乡称为"格挡儿". 母亲手巧,她会用高粱秫秸打成"簿&q ...

  • 山东作家‖【活成了一棵高粱】◆吕方平

    作者简介 吕方平,男,1971年出生.济南市莱芜区汶源学校教师.爱好读书.写作.旅游.养花.    活成了一棵高粱 骤雨初歇的夏日黄昏,我们踩着清凉的湿地去散步.出小区南门,过了石桥,便到了河对岸的野 ...

  • 随笔 ‖ 篓子

                                      篓子    上午,浏览朋友圈,看到老家太和一位文友,拍的一位老者挑篓子卖花灯笼图片,特别亲切,这情景在七八十年代非常多,如今已经极少 ...

  • 俗语小识|不能掉地下

    这是村庄物语第391篇原创推送 二小的马军校长,在微信上建议我写一写"不能掉地下".我还没来得及开写,在一次会议的间隙,他又提起来这个话头.他说,"不能掉地下" ...

  • 俗语小识|玩羽毛心

    这是村庄物语第389篇原创推送 2020庚子年的新冠疫情,在大洋那一边的美国闹翻了天.关于疫情形势和走势,那个川普酋长不停地改口.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且都是他有理. 川普酋长自己打自己的脸,啪 ...

  • 俗语小识|日子不可长算

    这是村庄物语第384篇原创推送 三年不吸烟,省个大老犍. 早前的皖北老农,称公牛为老犍,幼小的则为犍犊子.母牛呢,他们说成老兕牛.老犍力气大,耕田耙地都指着它.那时候的牲畜市场上,正当年的老犍,交易价 ...

  • 俗语小识|盆破淌稀

    这是村庄物语第382篇原创推送 时候是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飘逸不定,闹得正凶. 凶到什么程度?看即时更新的资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总觉得那些地方,给人手忙脚乱的印象.尤以意大利.西班 ...

  • 俗语小识|狗大年纪

    这是村庄物语第379篇原创推送 我楼下的邻居老沈,六十出头的样子.年前在开发区的一家公司干保洁.年后,因为新冠疫情,复工的事儿拖着了.也正好,他儿子坚决让他辞工.原因是,上班的路程太远,怕他来来回回吃 ...

  • 俗语小识|烧吃的料

    这是村庄物语第371篇原创推送 我所在小区的一个业主群里,有人反映楼梯间的照明灯坏了.跟物业提,也不见动静. 有人跟着说,那灯用电,要几家子一起缴费的.又有人说,这个费用,应该都包在物业费里面了.看来 ...

  • 俗语小识|一人有福,托载满屋

    这是村庄物语第367篇原创推送 2020年初的疫期,宅也是宅着,我着手整理明清间的本地旧志序跋.成一篇,在我本人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篇.首篇,即为明万历间知县张大业的序文. 旧志显示,这位知县大人在凤 ...

  • ​俗语小识|戈雅戈雅胡,鲇鱼鲇鱼胡

    这是村庄物语第364篇原创推送 皖北之地,总有些偏北了.但在一些地方,也是河湖交织,颇具南方水乡的韵味. 常言有云,有水就有鱼.皖北的鱼类,除却鲤鱼.鲫鱼.鲢子(鲢鱼)之外,常见的还有戈雅和鲇鱼.而我 ...

  • ​俗语小识|把攥着心

    这是村庄物语第360篇原创推送 2020年的正月二月,几乎每一天,我都是揪着心,提溜着心,"把攥着心",过来的.为啥? 疫期中,我这个四口之家,除我之外,三人都守在岗位上.老婆和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