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有毒!一个男人已经“满足不了我”,必须得两个!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

现在的姑娘们看到一个帅哥,往往不一定特别“有兴致”,但若是看到两个帅哥,他们还“兄弟情深”,那恐怕十有八九会忍不住发出“姨母笑”,并宛如挖到宝藏一般跟小姐妹一起分享。嗑CP、追耽美剧为什么这么招当代小仙女喜欢?前有《镇魂》、《陈情令》,以及即使被下架,也火得出圈的黄景瑜和许魏洲的《上瘾》。
而当下最火的“耽改剧”当属黑马《山河令》了。要是你和周围的小姐妹说你还不知道这部剧,那可能会失去不少朋友哦!辛苦搬砖之后,若不能和好姐妹一起嗑CP,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粉丝绘制的《山河令》同人
《山河令》你还不知道?


首先,请先嗑几颗《山河令》的糖,热热身。
毕竟比起其他的耽美剧/小说,天天恨不得给作者寄刀片,这部剧如此明目张胆“抬高兄弟情的天花板”还能过审,也是满令人惊讶的(欣喜的)蛮甜哦~
也许大家就可以自行参悟到一些:耽美剧为什么这么招当代小仙女喜欢?
含情脉脉……
肢体勾搭……
这都只能算前菜……
“直球式告白”脸不红心不跳(会撩会撩!温客行,领教了!)
有人注意到吗?阿絮看到老温来救场时,嘴角上扬了一下!啧啧啧~
以及你在别人面前的样子
VS 你在他面前的样子……kswl kswl
Ok~收!吃多,得打胰岛素……
首先,《山河令》最初真的并不被大家看好(现在也不被很多人看好),主演***和龚俊,出道多年都不温不火(当然彼时朱一龙和白宇也是蛰伏了好几年),再加上原名《天涯客》,上线之前改名《山河令》,也是被《陈情令》粉丝Diss蹭热度了好久。(对此我不做评价……)
不过这种甜甜蜜蜜,“不正经”的男男CP为什么就比传统女性题材,无论是少女漫画,还是传统恋爱剧都越来越多地受到青睐?
我们可以一边含着糖一边浅显了解一下耽美剧的前世今生,以及他们背后的“女人们”。
当年冯德伦&吴彦祖的《美少年之恋》,
曾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耽美,是女人的“乌托邦”?
首先,耽美作品的作者大多是女性,而粉丝也以异性恋女性为主,国内的统计数据表明,多以大学在读及以上年纪的女性为主要群体,看耽美跟与男人谈恋爱没有一丝一毫的矛盾。
而追溯耽美文化或BL根源,就不得不提到上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处于日本经济的“大繁荣时期”,伴随着更多国际化和开放思想的影响,日式特有的耽美文化,也与最初致力于描绘“少年爱”题材的少女漫画家们,俗称“花の24年組”而逐渐声名鹊起。
这些坐拥大量读者并进行长篇连载的少女漫画家们,却放弃了传统题材的“男欢女爱”,进而另辟蹊径,选择了一种投射了很多少女恋爱幻想的“少年爱”题材。
竹宫惠子多以美少年之爱为重要创作题材,
代表作《风与木之诗》
这背后正是经济繁荣期,日本男性获得大量财富和就业机会,并逐渐走出战争失败的阴影之后,反而造成的越来越悬殊的两性地位,以及男女内心对于自身价值和感受的强大差距。
此时的日本女人似乎只有“大和抚子”这一条路可走,柔顺的、谦卑的、隐形的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
她们的周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导致她们的内心也开始出现欲望,充满波澜,但是,现实世界却似乎没有给她们挣脱枷锁的机会。
就像“少年爱”先河的漫画家竹宫惠子曾说过的,自己当时破天荒地绘制关于“两位少年爱与性的故事”,本质是彼时的创作环境,不愿接受这样拥有欲望和性的女性角色出现。
这背后,是这些女性漫画家自我意识的挣扎和现实社会的矛盾。也就导致最初的耽美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往往不过是“平胸少女”,是被阉割的女主角。
耽美文化研究者松井绿曾在文章《少年の器、少女の愛 24年組とBLマンガの交差点》中谈到,耽美题材的内核:
1,“少年爱”试图通过拟态/乔装成男性(少年),来构筑以女性为主体的思考、行动、言说和写作。
2,在以核家族(即由父-母-子构成的小家族模式)为基础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被困于“妻子-母亲”的职责之中。
同时,女性的身体作为欲望的对象,一直身处“被审视”的状态之下。“少年爱”作品通常会展现出对女性“妻职”“母职”的反感,并传达出对被作为“欲望对象”的女性化躯体的厌恶。
3,“少年爱”试图解放女性自身的快感。
4,“少年爱”倾向于表现青春期少年、少女在性认知上的暧昧和摇摆,崇尚流动的主体性和自由的想象力。(松井,2014:132)
本世纪初开始连载,并制作了动画《LOVELESS》
绝对是我心中“平胸少女系”耽美剧的重要的记忆
耽美包含着“厌女情节”吗?
这些俊美的男孩子在那个时期,可能更像是现实中无法开口的女人们的代理人。
尽管耽美作品似乎都是围绕男性角色展开,并没有太多女人的出现,这似乎给一些人造成了“你们不关注女人”的感觉,但我并不觉得耽美作品是一种“厌女情节”的体现,反而是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过程中所萌生的产物。
耽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展现女性思考与想象的“纯净花园”。这也是“耽美”一词,从19世纪末流行于西欧唯美主义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中虚幻、浪漫、唯美事物的词汇,逐渐成为“男男爱”文艺作品代名词的原因吧。
而这些被披上“少年”外衣的主角,得以获得来自“父权社会的赦免权”,成为了可以拥有欲望的“人”。
《靛蓝色的心情》是我近几年唯二最爱的耽美剧,“虐恋”可以看哭那种
随着时代的进步,本世纪创作耽美文化的女人们也变得更加“硬气”。
从虐恋的《炎之蜃气楼》、《绝爱》到轻松甜蜜的《世界第一初恋》、《纯情罗曼史》,再到这几年火出圈的《昨日的美食》和《靛蓝色的心情》,以及国内市场的《陈情令》、《镇魂》甚至盗墓笔记同人本儿。
耽美作品的风格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再仅仅是“平胸少女”的恋爱故事,而背后的女人们(无论作者还是读者)也不再是可怜的伪装者,逐渐变得更像是一个“审视者”。
电视剧《镇魂》
耽美从最初帮助女性暂时逃离“母职规范”的乌托邦,开始更多地具有了宛如“导演坐席”一样的上帝视角。
她们有机会让社会主导的男性们,倒置身份变成被审视、被YY的一方,这种给予女性的“视觉快感”,可谓是真正的“爽文”!恐怕是其他的文艺作品难以比拟的。
女人有了更多“享受”的可能。两个相互搀扶成长,还有“爱”的男人,冲破了很多传统男女主剧情的情节局限,双男主也令亲密关系中的两人地位变得更加势均力敌和趣味横生。
男一有多傲娇,男二就可以有多忠犬;
男一有多拒人千里,男二就可以有多活泼乖巧;
男一身世有多悲惨,男二就能有多暖……
(此处请允许我自行YY并姨母笑一下)
我们心中的王子不必一定救公主,他俩还可以相互救啊!多好~而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女性内心中对于理想化爱情的向往也得到了满足。对等的、禁忌却冲破世俗束缚的爱情,在双男主的演绎下,没有传宗接代的生育责任,没有后宫斗争的尔虞我诈,更贴合现代女性渴望的“并肩看大好河山”画面,也最高程度地满足了女性心理的需要。
电视剧《陈情令》
但是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耽美绝不等于现实的LGBT群体生活的样貌。
耽美剧不等于真实LGBT群体!


因为,耽美作品虽然以Boy Love为创作对象,并且,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展现现实题材的耽美作品,例如《昨日的美食》,关注中年同志情侣一起的生活琐事,关于家庭、出轨、工作、友人、养老等“家长里短”的故事,或者类似于《弟之夫》这种同志家庭与女儿共同成长的题材。
而耽美剧背后诉求的,依旧是女性视角的爱情观和自我表达。
若是简单粗暴地套用在真实的男性同志身上,多少有些缘木求鱼的意思,更会引起没必要的误解和心理落差。
日剧《昨日的美食》
大部分的异性恋创作者或阅读者,并没有真切地体会这其中的“性别认同”,而是创造出一个“真空的领域”,放置虚拟的形象,即使这种中间投射了真实的感情,包含了更多元的爱与包容,也可能真的是一种带有人文性质的思考……
——————————————————————————
无论是接受耽美还是拒绝,在这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世界里,我都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有更多的发出不同声音的机会,以及理解他人不同的能力。
并始终拥抱那些美好的关于爱的幻想。
《靛蓝色的心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