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如何纠正孩子的缺点?
图画:焯焯
案例——
男孩13岁,小学刚毕业成绩一般,没有一点积极性,平时动作非常的慢,做什么事都得家长催促着才会做。比如每天起床、叠被、刷牙洗脸的。从不会自己主动去做,作业也是写写玩玩,妈妈总是要不断的提醒和催促他才能完成。一点自觉性也没有。家人也生气,会朝他发火。有时气不过还得挨打,可他始终都没有半点改变,这是为什么?
解析……
对于给孩子贴标签的习惯,作为父母们已是其以为常的行为了,好像不给自己的孩子贴几个负面的标签就显示不出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和自己的“权威”一样,基于此种心态,孩子有了拖延、消极、呆滞、磨蹭都是正常的,因为,你的定义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指令。
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其实,身教比言传要大很多倍。很多时候不需要父母们说很多的话,只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做给孩子看,因为在孩子自己做到之前,就是不断地示范,直到孩子自己可以做出来为止。但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父母就失去耐心,只告诉几次就反感地催促孩子赶快做到,这也是短平快的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有的父母也着急,于是就开始各种责备和谩骂来逼迫孩子;还有的父母则是用冷嘲热讽来“提醒”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重拾自尊,要点脸。无论怎样,总之父母是等不到孩子一步步去适应、去完成这个过程,那么出现的情况就是案子里孩子的状况了,日积月累的形成了“潜规则”,孩子就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常的“行为规律”,必须父母督促才能前进,内心也觉得这是在为父母做而不是自己愿意做,理所当然的也就认为这是父母的事儿,不是自己的事儿,无论你怎么上蹿下跳、暴跳如雷的,我依然是我,那个不变的少年,一副“你奈我何”的样子,父母们简单粗暴的对待也是情有可原,但不是长久之计,结果如案主的遭遇。
孩子之所以养成这种态度,除了是父母平时的教养方式导致以外,还有孩子想从这种行为过程中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而更多的关注是他们认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父母表现的形式越激烈,他们就会认为越被重视,越有成就感,因为,父母已经“成功”的被孩子这种“无所谓”的状态牵制住,甚至发火暴怒。那么,这样看来就是造成孩子的病态心理的情况了,我相信没有人愿意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获得成就和满足,我们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偏偏要用这种方式呢?结合上面的分析,父母就不难做出改变了,毕竟,父母的反应是决定孩子对应的方式,你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对应,自己首先做到自己希望的那样,否则这种恶性循环就会越来越恶劣,发展到关系破裂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无需我在这里举例。
在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青春期第一和第二阶段,更多的是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决定和承担,同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帮助。比如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既然是习惯就不是通过说教可以实现的,一定是通过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有了一定的惯性行为的规律性养成,就是习惯了,父母可以回想自己的某些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难改变了。
所以,对于孩子无法改变或者是暂时不想改变的习惯,父母只做到提醒就好了,而提醒不是唠叨和啰嗦,更不是提醒和说教一起进行,很多父母自己就分不清提醒和说教要表达的场合是什么,孩子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提醒就是一句话搞定,我提醒你前面有个水坑,你还要往前走就是你的事儿了,结果也是自己承担;而说教就是教育时刻,几十句话也说不完,因为是道理,所以更是长篇大论,说到自己口吐飞沫而不自知,这是孩子,哪怕是成人都无法忍受的,而这两种方式结合一起来对待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告诉孩子前面有水坑,还要告诉他掉进去以后是什么结果,身体会怎样,伤势会如何,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云云,所以,你要问自己到底要告诉孩子什么,想得到什么效果,言简意赅一些,这样,你说话的重点才能被孩子接收到,具体他要不要做,这也不是你能强迫的事儿,这是事实,也是需要父母们自我反省的部分,你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做法,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完全按照你说的,想的去做,而且他也做不到,从案主对孩子的评价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是多少父母的缩影,难道,父母们就不该换一换思路吗?如果不做改变,只能问问自己是如何看待亲子关系的?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
总结,孩子从来都不是物品,归属于任何人,任何团体组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并承担后果,不同的是父母能承担多少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在生活中我们是很难去理性思考,那么,父母也会为不思考买单,那就不要去抱怨孩子和爱人,甚至是外部因素,因为你没有做到顺其自然,只能是自讨烦恼,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才是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