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站着问题家长
在《变形计》里,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天才儿童”:
他3岁多就能够流畅背下《三字经》;
上学前班之前就能读报纸;
4岁多开始背经典藏书;
几位数的算数更是不在话下……
从小乖巧可爱,聪明伶俐;
大人们人见人爱,人见人夸;
《变形计》
于是,他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愈来愈强烈;
夫妻俩下定决心要好好培养优秀的宝贝儿子,想象着他可期的未来。
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游泳、跆拳道……
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对待孩子,几万的培训费毫不吝啬。
《变形计》
谁知,承载太多期望的他,成长轨迹完全脱离原有的轨道。
父母恨铁不成钢,
常常因为孩子不如从前听话而骂他;
经常因为孩子成绩下滑而打他;
有一次,他背着父母偷家里的零用钱去打游戏;
还有一次,父亲打完他之后,他离家出走了两天才回来。
“天才儿童”成为“问题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看到:“问题孩子”的始作俑者,正是“爱孩子”的父母们。
父母不恰当的爱,会给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影响?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爱,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爱孩子。
父母“不恰当”的爱,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伤害”。
1.“巨婴宝宝”——来自妈妈无微不至的爱;
曾经,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将自己48岁的儿子告上了法庭。
原因就在于,儿子身为一名海归博士,却不肯上班,回国后在家啃老7年。
后来,老太太患上重度尿毒症,她以不赡养老人为理由将儿子告上了法庭。
谁知,案件还没来得及审理,老太太却选择了撤诉。
因为她状告儿子的初衷,只是怕自己有一天离开,儿子没法独立生活。
她只是想借着这个方法,逼儿子出门上班。
对于当下遭遇的尴尬局面,老太太并没有怪儿子,反而一直在检讨自己。
她明白,是自己从小什么事都替儿子包办,导致他无法真正独立生活,更不用说精神独立。
在孩子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解决,而是抱怨溺爱他的母亲。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2.“叛逆孩子”——来自父母的专制教育;
北京曾对3000多名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一个令人惊愕的结果:
只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有56.28%的孩子极度反对甚至痛恨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父母拼尽全力,却把孩子养成了“仇人”?
多数父母喜欢把孩子不听话归结为“叛逆”,却忘了审视一个问题:
是否是自己爱的不够恰当?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回家晚了被父母轮流质问和责骂。
刚开始是母亲质问在沙发上睡觉的女儿:“这么晚回来,跟谁在一起,快点说!”
完全像是在审问一个犯人,语气里丝毫没有担心与关心。
在女儿拒绝回答之后,母亲更是由质问变成了打骂。
很快,父亲也加入到了“教育”当中。
短短几分钟,女儿多次被父母扇耳光。
尽管女儿表示,不是自己不想成为好孩子,是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让她无法接受。
《变形计》
让人没想到的是,父亲蛮横地回答:“我错了也是对的。”
当父母采取这种专制的方式管教孩子,试图用大人的身份、权力压制孩子时,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叛逆呢?
与其说是孩子的叛逆,不如说是他们内心压抑的情感、情绪的部分疏解。
儿童心理学里有句话: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
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3.“问题孩子”——来自充满问题的家庭。
有一个孩子跟我说,父母感情不好,感觉自己心理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
由于父母自他小时候起,就开始无休止地吵架;
日积月累,导致他总是感觉很压抑,不喜欢跟别人一起玩,性格越来越内向;
即使成年以后,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也害怕与他人走得太近。
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为什么一个家庭出现问题,最容易受伤的是孩子?
著名家庭治疗先驱莫瑞·鲍恩先生曾在他的“三角理论”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因为,亲密关系中,彼此会对对方的反应比较敏感,所以,当两人无法处理冲突和矛盾时,会很自然的利用第三方来缓解彼此的情绪冲击,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他们的孩子。
在家庭三角关系中,孩子与父母有最直接的情感连接,也是家庭中最脆弱的角色。
当孩子感受到家庭不良的情绪,便会潜移默化地想要扮演懂事的角色来改善现状;
于是,孩子很容易变成父母向对方表达不良情绪的间接渠道。
一旦矛盾升级,孩子无法承受父母的情绪和压力,就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 将父母之间的“恩怨”转移到自己身上,来维护危机重重的家庭关系。
终于,孩子变成替罪的 “羔羊”,成为家庭关系中的“牺牲品”。
父母教育孩子,总体分为两大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在文章一开始,我把“爱孩子”打上了引号,为什么呢?
父母教育孩子,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靠本能——“爱孩子”;
一类靠智慧——“爱到孩子”。
故事中那位“天才儿童”的父母,显然属于前者。
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父母爱孩子是血缘、是生物本能,但是形成无限责任关系之后,联结过于亲密、紧密,没有给予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没有让孩子独立体验和独立迷茫,更没有让他们形成战胜当下坎坷经历的经历、经验以及细胞记忆。
如果父母秉承“我要对孩子负责”,因为:
“我是一个精英式的人”;
“我要为我的家庭、家族负责”;
“我不要让我的丈夫/妻子看低我”;
“我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出来”……
父母在孩子身上承载的内容越多,自身心理压力就会越大,这种焦虑会无形的传递到孩子身上;
那么,他们会在无意识当中,打着“爱孩子”的幌子,来满足大人的需求。
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与“爱孩子”有着本质区别的是“爱到孩子”,那么,这类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呢?
纪伯伦的一首诗,充分阐述了“爱到孩子”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自从脐带剪断的那一刻,你的孩子就不是你的孩子,ta便是独立的个体和生命。
他们不断的跌倒,因此,学会了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他们每一天的成长,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收获。
父母可以怎么做呢?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就像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在她的书中强调的,
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对心理食粮的需求几乎大于对物质食粮的需求。
无须恐吓或哄骗,只需使儿童的生活条件“正常化”;
他的疾病将消失,他的噩梦将绝迹,他的消化功能将趋于正常,他的贪婪也将减弱。
他的身体健康会得到恢复,因为,他的心理趋于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