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王昌龄 (698年 武周则天圣历元年-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字少伯,亦称“王龙标”、“王江宁”。河东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著名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青年时期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投笔从戎。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七绝七十四首占盛唐绝句的六分之一,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在内容上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沿用乐府旧题的边塞诗;第二类是抒写宫女思妇怨情的闺怨诗和宫词;第三类是送别诗。有《王昌龄集》留世,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若水点评: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自古以来,国家的军队就一直肩负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安定生活的艰巨任务。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看看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的大唐王朝的边塞军旅诗歌。

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边塞军旅诗人的代表之一,岑参,高适也不出其右。岑参、高适的边塞军旅诗以七言歌行为主,王昌龄的则以七言绝句为主。这首慷慨悲壮的《出塞》更被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编的《唐诗选》作为压卷之作,称为“唐绝第一”。

诗的头两句以时间的历久和空间的辽阔起笔。“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这里指边疆战事以及边备防御自秦汉以来一直存在,从未间歇,突出了战备时间的久远。“万里长征人未还”中“万里”指边塞和内陆相距万里,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率领将士保卫国土安宁,保护人民生活安定。“龙城飞将”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龙城),斩首虏数百:另一种是指西汉飞将军李广,李广曾在汉代右北平郡(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练兵,这一地区是唐代的卢龙城,即龙城。“胡马”:指侵扰内陆的游牧民族骑兵。“阴山”:即阴山山脉,阴山山脉是中国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西端以低山没入阿拉善高原;东端止于多伦以西的滦河上游谷地,长约1000公里。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大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南界在河套平原北侧的大断层崖和大同、阳高、张家口一带盆地、谷地北侧的坝缘山地,北界大致在北纬42°,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南北宽50~100公里。是内陆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曾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这后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将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略带讽刺,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其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整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戍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虽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但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通篇洋溢着爱国激情。诗中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对国家的忠诚;有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叫绝,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都蔚点评:

王昌龄的边塞诗以雄浑豪迈、劲健奔放见长,这首送别诗却写的含蓄蕴藉、情深意切,可谓兼具硬汉与暖男的特质,当属难能可贵。这首诗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友远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诗里的南国烟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王昌龄以忠节贞信作为人生困境中的一种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时也表明,他对时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

首句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细节的描写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似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附一: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 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附二:盛唐诗人和他们的边塞军旅诗代表作

边塞军旅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军旅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以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军旅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他们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从盛唐的边塞军旅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他们的边塞军旅诗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军旅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这些诗歌,为我们展现了我们民族的最强音!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生卒年不详,约687年-约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全唐诗》存其诗14首。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出塞》、《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代表作。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渤海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约715-770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全唐诗》编诗四卷,代表作是《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