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方泽轶:生命教育 ,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只有当孩子的生命被尊重了,他才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逐渐找到自己的志向,找到生命的意义。

记者:前段时间,成都四十九中孩子轻生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舆情。在悲痛叹惋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反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这件事情中的“为”与“未为”。当孩子长时间处于情绪异常状态时,学校可能未及时干预,与孩子关系最为紧密的父母,也可能未在第一时间察觉。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或者出现沟通障碍,是否是亲子关系问题里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方泽轶:是的,因为沟通障碍可以引起很多其他障碍。但是沟通障碍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愿意说,家长不愿意听。这是典型的家长式文化,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种是家长想沟通,孩子不愿意说。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孩子想表达的时候,被父母打压多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就不愿意再沟通了;还有一种是家长过于焦虑、过于唠叨,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出现沟通障碍。

这种情况在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等,都很常见。因为大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就是家长式文化,崇尚家长权威,这在家庭教育中很容易造成一言堂,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在家庭里的话语权很少。那么,怎样让孩子的情绪能有一个正确的出口,这是个问题。

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其实也渴望表达个人意见,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比如今天我想去哪里、今天我想穿什么衣服。但是家长通常怎么做呢?家长会告诉你,你今天不能穿这个,至于为什么,他没有道理跟你讲。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青春期的逆反会特别严重。而如果孩子从小是被尊重的,他在青春期的逆反就没有那么明显。

现在,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两代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太强了。其实,最好的爱是在恰当的时候放手。随着孩子长大,他需要独立的空间,需要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被五六个大人包围,从小惯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等到该放手的时候,家长不愿意放手,或者放不了手,问题就越来越多。

这就说到另外一个话题,二胎问题。为什么很多家庭要二宝之后,大宝会出现心理问题?因为大宝从小就是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长大,那时候还没有二胎概念,现在突然来了个二胎,家长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向更需要被照顾的二宝倾斜,这对大宝是一个心理冲击。

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家长首先要关注大宝的心理状态,其次要将大宝带动起来,让他有主人翁的意识和精神,和你一起去照顾小宝,否则他会觉得自己被严重忽略。

家长想沟通,孩子不愿意说。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孩子想表达的时候,被父母打压多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就不愿意再沟通了

记者:关于家庭教育,有人说,当下的家长更多关注的是教育方法层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家长自己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是无形的、重大的。

方泽轶:这就要落到“家长需要学习”的问题上来。我们现在有多少家长真正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习?每一个孩子的问题,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家庭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我的咨询通常也以家庭为单位,我会要求家人一起过来。不能只是孩子学习,家长更需要学习,更需要改变。一个家庭系统里有三到五个人,那么,这个系统中起码有两个人一起行动,家庭才会改变。如果只有一个人改变,这个系统会改变吗?不可能的。

目前来说,家长普遍很焦虑,他们首先需要学习的是情绪管理:不能把家人当成情绪出口,也不能把孩子当成情绪出口,更不能将家庭变成激烈的、令人焦虑的战场。家长初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我们再来说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不然,刚跟孩子说上两句话,你就火了,那还怎么说?所以,家长需要先处理自己的问题,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照顾别人。情绪管理之后就是好好说话,这些都是沟通的基础。所以最主要还是家长要学习、要改变。

很多人来我这里咨询,我会建议他,说话不要那么急那么快,先把自己慢下来,你才能好好思考,也才能听见别人在说什么。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家长,他们总是说,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全力以赴、不求任何回报的。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孩子对家长的爱才是全心全意的,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家长对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寄托,有期待和要求,所谓“我希望你好”。什么才叫“好”?家长们有没有思考过?你心中的“好”和孩子心中的“好”是一样的吗?如果两者能统一,那家庭就是和谐的,如果不能统一,就会出问题。

来我这里咨询的,有一个家庭,不是成都本地人,将孩子送来成都上学,强制性要求孩子住校。家长还整天跟孩子说,我们把你送到成都来读书,成都的教育资源好,能考一个好大学。孩子压力非常大,心理出现了问题,亲子关系也出了问题。一家人来我这里,我就很明显发现,从头到尾,都是妈妈在张罗,爸爸很抗拒,孩子也很抗拒。后来我跟孩子到隔壁房间单独聊天,说不到两句话,孩子就哭了,哭了有大概半个多小时。但是他哭过之后说出来的话,父母才有所触动。父母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呢?孩子说,我怎么说,你们什么时候肯听我说?沟通之后,父母把孩子接回了家,回家之后,孩子情况就好了很多。

很多家长向我抱怨,我为孩子牺牲了时间,牺牲了金钱,结果他不争气。孩子却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所有事情都是“你觉得”,不是“我觉得”。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来看一看,我们认为的需求,究竟是谁的需求?是家长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

在这个问题上,焦虑的人先学习、先改变,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家长,不给自己时间,不给学校时间,也不给孩子时间。

所有的成长和改变,都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都需要时间累积。很多家长做了一点点改变,遇到挫折了,就唉声叹气,放弃了。当你再问他的时候,他会说,我做了,做了之后没有变化呀。试问,你做了多少呢?

记者:一些家庭为了将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住校,这对孩子自身的情感发展,以及父母子女间的亲子关系都是很大的伤害?

方泽轶:是的。孩子的成长分为几个阶段,从出生到3岁以前,他需要建立自信和爱,即:我懂不懂得去爱别人、懂不懂得被别人爱。被爱也是一种能力,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接受爱。在这个阶段,母亲起了主要作用,如果母亲对孩子的陪伴和爱护是足够的,孩子的情感发展就没有问题;

3岁的时候,孩子会经历一个分离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俄狄浦斯期,这对他以后的感情会产生巨大影响。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因为父亲代表了一种社会性的角色;

还需要注意的是,2岁到4岁是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进入2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变得非常强,也表现出占有欲,比如他可能会说: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有的家长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大方啊。其实不是,只是因为孩子成长到了这个自然时期。从这里,家长对孩子的第一次尊重就开始了,生命教育就开始了。比如孩子说,这个玩具是我的。家长应该说,没错,它就是你的,你愿意给谁玩就给谁玩。我们很多家长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把孩子的东西拿去送人,这是对孩子非常大的不尊重。

从小孩出生到小学阶段,都是与父母建立感情、建立深度连接的重要阶段。所以,为什么我说小学的时候住校等于孤儿呢?大部分的孩子这个时期是比较敏感的,是依恋父母,当他需要依恋的时候,周围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人,没有一个情感寄托,他就会把他的情感转向其他方面。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父母的比重就很小了,有父母就开始抱怨孩子感情淡薄。因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你没有给到他。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会受到更大挑战。

我通常建议,如果有条件,高中住校是比较好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后期,他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你在这个时候把他放到学校去是合适的,并且,他也不会那么容易被霸凌,遇到事情他知道怎么去处理,这是比较好的。

我目前最想做的,其实是家校共育这一个部分,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要真正结合起来才行,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解决的。

记者:有关生命教育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您认为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方泽轶: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学校跟家长、孩子之间有一个课程,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学习。

我们在珠海的学校做过一个“三三制家庭联盟”项目,以三个家庭为一个结合体,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三个家庭共同学习,孩子有家庭作业,家长也有需要实践的家庭作业。

这样一来,第一,可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与学校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家长在学习,无形中家长就发挥了榜样的力量;第三,三个家庭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遇到问题可以相互交流,缓解焦虑,寻找方法,也建立起一个良性竞争机制,家长之间可以彼此照见,从而反观自己的教育言行。

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们来说,则相当于多了一些兄弟姊妹,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要顾及这些兄弟姊妹,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这个时候,如果再有二胎,孩子也更能接受,问题会比较少。

这是家校结合的比较理想的状态,学校要舍得投入时间,家庭要积极参与。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学期,经过对比,项目班级的孩子,学习成绩也是有明显提升的。到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不少家庭之间都还保持着很好的联系。

热播电视剧《小舍得》中,“别人家的孩子”颜子悠在母亲压迫式教养下,最终精神分裂。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记者:有人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细,但那时候却就没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我们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脆弱,或者是抗挫能力太差了。在您看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方泽轶:那时候,整个社会物质水平还比较低,社会竞争没有这么激烈,贫富差距也还不严重,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水平差不多,大家的心态都比较平稳,加上当时社会的风气是铆足一股劲在建设新中国,所以整个社会环境比现在要单纯很多。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我们现在的孩子,面对的社会环境复杂得多,诱惑也多得多。以前每个家庭可能都有好几个小孩,家长也都要种地或上班,没有人有时间来专门盯着一个孩子。一个村里,或者城市一个大杂院里,有很多小孩,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你家来了客人,我家帮着招呼,我家有什么事情,你家也来帮忙。孩子从小在自然宽松的环境里长大,也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问题当然少。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没有时间亲近自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没有兄弟姊妹,邻居之间关门闭户、互不往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会主动把手机丢给孩子。孩子们的主要乐趣就来自各类电子产品。家长还会将社会的焦虑情绪带回家庭,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里,能不出问题吗?所以,不能说是小孩脆弱了,而是社会复杂了。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家庭或者一个村里常常有多个小孩,孩子们从小在自然宽松的环境里长大,也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

记者:现在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孩子们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家庭教育里面,父母们应该怎样有意识地给孩子做这种生命教育?

方泽轶: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孩子从小受到的生命教育不完整,对自己的生命没有足够的尊重,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走极端。甚至网络上还有一些年轻人组织的自杀群,他们把死亡变成了一种潮流。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生命成长。

生命教育其实首先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自然人,这是最基本的。父母首先要学会尊重生命,即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是我们的家长最缺乏的。尊重孩子,从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情中就开始了,比如穿衣服问题。与孩子相关的所有事情,家长都需要征询孩子的意见,并且尊重他的意见,如果你不同意他的意见,我希望家长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

心理学中有一个流派提倡自然疗法,即走进大自然,与鸟沟通,与花草树木沟通,作为一个旁观者,从侧面观察它们生活,由此感悟生命。其实所谓的自然疗法,就是从尊重生命开始的呀。

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生命,先把自己照顾好。一个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尊重他人。

记者: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教授,曾做过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北大一年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还有40.4%的学生没有志向,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他将此称为“空心病”。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方泽轶:这就是我们从小所受的应试教育造成的啊。

生命的意义是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去寻找的。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志向?为什么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因为从小到大,他的意志都没有被尊重,他不是在为自己学习,他是在为家长学习;他的生命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在为家长活。

在我接到的这些个案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为家长学习。很多应试教育中的学霸,进入社会,没有考试,没有分数带来的优越感之后,他的失落会非常强烈,甚至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只有当孩子的生命被尊重了,他才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逐渐找到自己的志向,找到生命的意义。


访谈专家
访谈专家

方泽轶,毕业于新西兰梅西大学心理学专业,国家高级心理顾问,认证家庭治疗师、擅长各类青少年发展辅导、家庭治疗等

END

2021年/第53期2021/07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精彩封面回顾
封面故事 | 赵毅衡:符号人生
封面故事 | 川锅技校:我们只是从社会需求中冲撞出来的一种职业教育
封面故事 | 川锅技校:踏平坎坷成大道
封面故事 | 丘成桐:从数学中发现诗意人生
封面故事 | 傅天斌:为18万人守住一间书房
审 | 杨    军
排 | 阎家珲
供图 | 网   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