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寻踪 --- 无边寺 

【无边寺】

提起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太谷,人们首先想到的无疑是她的标志性形象建筑--- 白塔。因塔位于古城东南隅的无边寺中,所以也称谓“无边寺塔”,但是无边寺这个名字似乎不太为人所知。无边寺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清代同治年间的一场大火,焚毁了除白塔以外的全部建筑,随即被废弃。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公元1906)年才重新扩充修建起来。重建后的无边寺坐北向南,分为四进院落,东西宽约30m,南北纵深约80m,拥有各式殿堂70余间,规模宏大,建筑壮观。据说此次重建完全按照原来的形制,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使人对此产生怀疑,即现存的无边寺中找不到钟鼓楼。

【依然是五十年代的“省保”标志碑】

【无边寺】

【无边寺塔】

无边寺塔是我平生见过的第一座古塔,而且她与我近在咫尺,四十年来我实在记不清看过她多少次了,我和她感情很深!这也可以提供一个“旁证”:仅我亲自买到的白塔(无边寺)门票就有十种。不过最近两次去的时候总是傍晚时分,照片效果很糟。

无边寺白塔在晋中一带非常著名,不仅因为她雄丽壮美的身姿,也因为她有着诸多的美丽传说。其中一则是这样的:说孔祥熙在美国留学期间,有一次与同学去芝加哥游玩,当他们看到芝加哥一座建于1867年的大水塔时,同学告诉孔祥熙说,这是芝加哥最著名的标志性古迹,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了!孔祥熙不以为然地说:我家的那座塔大概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众人随即晕倒!孔祥熙说的那座塔,就是无边寺塔。当然,这个传说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不过那时候的美国人也确实对中国文明知之甚少。


                        【从白塔上看到的山门和献殿】

【从白塔上看到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白塔抱厦的飞檐】

【无边寺山门内观(倒座舞楼)】

无边寺山门是晋中一带寺庙中最典型的清代形制:倒座舞楼后壁开门,与左右山门并列形成“三门”,主门洞穿越闭合式舞楼台面进入寺院。舞楼为前台卷棚顶钩连搭后台硬山顶,梁架简洁但装饰华丽。进入山门内对面是献殿,外观为八柱歇山顶,周砌矮墙。看到献殿使人眼前一亮的是,她居然覆盖黄色的琉璃瓦,这在晋中一带的寺庙中却不常见。这就又扯到了那个“卖国的娘们”,据说她落荒而逃时,途径太谷住宿,把轿子存放在这里了,这个无耻的家伙滚蛋后,寺僧们就把献殿盖上了黄瓦。

【献殿】

【献殿梁架】

【明代的琉璃狮】

在无边寺献殿前,安放着一对精美的琉璃狮,高约两米,包括须弥座,一体琉璃烧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这对宝贝是明代烧造的,本是太谷关帝庙前的守门狮,后来拆除关帝庙时被移到这里保存,她是太谷关帝庙仅存的遗物,也是无边寺中仅次于白塔的镇寺之宝。可惜年历太久,须弥座已严重风化了。

【无边寺天王殿】

天王殿位于白塔身后,是无边寺第三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三间。殿宇建造在高约30cm的砖基之上,单檐歇山顶,前后辟门,殿中塑装四大天王和弥勒佛。梁架为通檐六椽栿,其构造与献殿完全相同,都是耍头后尾超长压在襻间枋下面。但是天王殿的外观形象最古朴庄严。

【天王殿梁架】

【天王殿内右山面】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景】

无边寺大雄宝殿的外观看上去非常普通:单檐硬山顶,前檐不设廊,斗栱为双杪双下昂,五开间进深五椽,四椽栿对劄牵设前槽柱。两侧跺殿形制相同,只是三开间,规模稍小而已。东西配殿各七间。院中遍植花树,景色清幽,可惜拍照很麻烦,呵呵。

【位列白塔两侧的藏经楼】

在无边寺院内,除中轴线建筑以外,分列左右的附属建筑很多,外观及规模都不一致,故意营造出一种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立体形象氛围,确实很美观。其中的藏经楼是对列在白塔左右两边的二层楼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其高大的形象更加衬托出白塔在整个寺院内的中心地位。

完全重建于清代的无边寺,其寺院建筑本身,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在历代木构精华云集的山西省,都并非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她之所以能够跻身于“国保”行列,除了白塔的存在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院落的这种整体布局,反映出我国早期寺院布局的典型特征。我国早期寺院的布局,与佛教的“原产地”是相同的:

因为塔中藏有佛祖“舍利子”,所以塔是教徒崇拜的重点所在,以塔为核心产生的寺院布局,一直延续到唐代。唐以后,由于佛殿中供奉的精美造像对教徒来说更生动形象一些,故转而以佛殿为主要崇拜场所,而在寺院中轴线一旁另建塔以藏舍利子。所以尽管这种后期建造的,但仍以塔为崇拜核心的寺院布局,在我国并非独一处,但是毕竟已为数不多,更何况无边寺中还保留有宋塔,因而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边寺石刻之一】

【无边寺石刻之二】

【无边寺(白塔)最新参观券】

【无边寺草图】

无边寺曾长期作为“太谷县文物管理所”的机构办公地。即使到今天,尽管没有正式挂牌,她也同时发挥着博物馆的功能,所以无边寺院存放有不少的石刻和其他文物,其中很多文物在“三多堂博物馆”成立以后移去展览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无边寺院中存放了众多的文物保护“标志碑”。几十年来,它们一直被胡乱地堆放在那儿,没有树立到被保护的文物古迹跟前。我到过的不少太谷文物古迹中,倒是大部分也有“标志碑”,但基本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树立的第一批保护标志。几十年来,太谷县的文物不断升级调整,然而太谷文管所连这么肤浅的表面工作都不去做,大概也是“经费不足”的缘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