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红楼梦,也有金陵劫

文丨王彪

侠 道

无关红楼梦,也有金陵劫,水样女儿,轻身赴国难,教愧煞,多少男子,有泪如倾,欲若知闻详情,影评十三金陵。

——王彪

精致的妆容,妩媚的眉眼,修短合度的身材,华贵丝绸剪裁出的旗袍罩裹着一身玲珑有致的窈窕妩媚,这些莺歌燕语,压酒劝客的越姬吴娃在战火纷飞,创痛流离的苦难岁月里,成了补天的女娲大神,或者说荷担人类灾难的圣母,同时也救赎老谋子逃离了电影创作的困境。

一座古旧颓败的基督教堂,犹如辉映着母者神性光辉的子宫城堡,守护了那些灵动游弋的弱小生命,故事在一片狼藉混乱,铁血硝烟中展开,曾经充斥屏幕上那些八路军土蓝衣帽,步枪,绑腿,集体主义的三大纪律,换成了国民党清一色的德械装备,美国大兵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弱小生佟大为化身面冷心热,枪法神准的狙击英雄,以一己性命换取教堂中人的生命安全,捍卫民族尊严,抗日战争中国军那些鲜活的生命,真实的声音,炽热的灵魂,那些被国家话语遮蔽的,风散的真实的历史云烟,终于能穿云拨雾谱写在荧幕之上。

电影运用一个亲历者的追溯的视角和声音寻觅开掘处覆盖在历史地表下被国家体制话语抹杀的个人化的真实情景,并且,这种刻骨真实锐利,也逼视出现代人心底的懦弱虚伪。女孩躲在玻璃后怯怯的身影,隔着玻璃如同模糊的迷雾窥测历史,终究有着一层虚无,而当钟楼上的迷离五彩的玻璃,在被子弹击碎后的划破空气的清脆,尖锐声响,幻作明艳阳光下的那些残酷和血腥,而倔强的生命也在这苦难之中寻找着美丽的人性,寻找着战争与和平。

救赎是贯穿电影的唯一主题,杀戮,死亡,昔日车水马龙,花月春风的六朝古都南京如同孤岛般浮沉在沸腾的地狱熔岩中,死寂,破败,翳溺在天边飘来的黑色的急风繁云中,本尼迪克特说日本人性格由菊与刀所象征的两种特质拼合而成,平日卑恭虔敬温良如玉,优雅如菊,散发诗礼书香,而一旦处于无规约,无钳制的状态,日本人会释放心中窜藏无绪,潜伏良久的兽性,劫杀烧掠,涂炭生灵,肆无忌惮的践踏道德人性底线,残暴如开刃嗜血的东洋武士刀。

南京城中每个日本兵如逃离地狱的恶魔猎犬,猎杀,吞噬,咀嚼每寸土地的生机,金陵王气黯然收尽,昔日三千繁华只做逐水而东的落花残梦,日人在我土地所犯的滔天罪恶,罄竹难书,而如今有些无知做勇气的遗忘历史之徒持论:人性之恶可以理解,为日人罪恶开脱,但可理解不等同于,妥协,苟同认可,所以我作为有着一丝良知的人,对于恶的理解仅限于有意识地检视承负人性之恶压在我们肩上的重担,理解意味着面对赤裸残暴的人性之恶,总要坦然,专注的面对它,抵抗它。

于是,南京这方苦难缠斗的土地上,祈告,救赎英雄身影的出现,故事前半段,眼神中透视着坚毅和悲壮的国军承担这一位置,明明距逃离这座人间地狱只一步之遥,却因了在震响在轰鸣的硝烟炮火中惊慌失措,卑弱无依的教会学校的女生,如幼鹿在猎人的黑冷的枪口下瑟瑟发抖身影,用手雷轰毁坦克,胸膛横堵炮火,佟大为更如愚公背负救赎的宿命,匹马单枪,浴血饮痛,捍卫脚下每寸土地,解救教堂每个生命。

书娟躲在钟楼的五彩玻璃之后,浏览四野,因闲云想千般,随飞燕思万物,心中并非一段隐秘的女儿心事,而是浓烈的愧疚,因为她心中作为英雄的父亲却成了一个汉奸,不成想,她看到了那些有着一头扁夹束拢成的入时发式,着一袭碎花洋装旗袍,扭动水蛇似的腰肢,没有保守,古典的气息,流荡着一段风流妩媚,妩媚之后又有着一种至死无悔的力量,叽叽喳喳,莺莺燕燕,她们的身姿出现在镜头之中,霎时温暖明艳了颓败的教堂,死寂的南京城,灰白的镜头。

尤其玉墨仿若从山林河岸走来,落履无痕,黑白分明的眸子,挺秀的鼻梁,刀状柳叶眉,转身而行,飘然不羁之美,令人心惊,声音犹如半夜的滴漏,要把顽石穿成虚怀成谷,飘渺,慵懒,而浓冽深邃眼神中,掩藏着浓的化不开的愁绪和故事,诸法无常,因缘聚灭,谁曾想正是这些看似柔弱无力女子成了拯救象征中国生命力的女学生和历史的英雄,拉直头发,卸下妆容,换上朴素的黑棉裙校服,摔碎照阅美丽的镜子,揣上锐利的碎镜片,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意。

一个落魄的外国殡葬师首先是为金钱卷进了教堂之中,可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震惊日军残暴,又被教堂中弱小的生命激发了压抑已久的人性,于是有着一脸络腮胡子的贝尔,成了背负苦难救赎人类的耶稣,和日军斗智斗勇,在万千危困中杀出了一条生之道路,终于,带领女学生们逃得生天。

电影谢幕了,可救赎却在每个人心里倔强,顽强地生长,潜入历史水底,我们通过一部电影,怀旧,纪念,找到面对当下充斥欲望和残酷的生活实在,攫取奔进未来的一切努力。

文章皆为作者授权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