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的终结者:我们能从司马懿身上学到什么
近几年流行重读历史人物,尤其是京剧舞台上的那些“大白脸”,人们特别热衷于给他们做翻案文章。
司马懿便是其中之一。
在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正统文学作品里,司马懿是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比曹操还要阴险狡诈。
而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评价更不客气,他称司马懿:“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骂他是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藏了一辈子,直到晚年才露出狐狸尾巴。正所谓“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这句话是对司马懿一生最好的注解。
可能是拜影视剧所赐,最近人们对司马懿的研究再次升温,而他与诸葛亮的对决,更为人津津乐道,成了广大历史爱好者痴迷的话题。
那么,司马懿的过人之处究竟在哪儿?如果抛开“皇权至上”的正统视角,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个人呢?
司马懿影视形象
1/5 司马家族的显赫背景
司马懿的家世十分显赫。“司马”这个姓氏,早在周朝的时候是个官职,后因司马家的先祖有功,被赐为族姓。
“司马”一职,主要负责军队里的军法执行和军事操练,从诞生之初就是国家军队要职,前后有1600多年的历史,直到隋朝才正式取消。
也许是沾了姓氏的光,让司马家族有了做官的基因。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是东汉名将,曾祖父、祖父都担任过太守。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你可别小看这个职位,它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市长,掌握京畿枢要。
司马懿的几个兄弟也不简单,他的哥哥司马朗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后来做到了兖州刺史。他的弟弟司马孚更是了得,都说司马懿活得长,其实司马孚活得比哥哥更长,他一直活到九十三岁,官拜太傅,可谓位高权重。
司马懿影视形象
了解了这个背景,你就能明白,为何曹操要急着征辟司马懿了。
史书记载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译成大白话,即司马懿年少时就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家底雄厚的司马懿打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并非曹操征辟他的根本原因。
毕竟,像司马懿这样的好青年多了去,曹操凭啥看中他呢?
我们都知道,曹操的身世不怎么样,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的养子。在做官要看家庭背景的东汉王朝,曹操在一帮士大夫眼里,不过是一介草莽。
然而,曹操又亟需得到他们的支持,尤其是迎汉献帝之后,他更需要来自士大夫集团的帮助,以提高自身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曹操手下的头号谋士荀彧,就是其中的代表。荀彧来自颍川,出身名门望族,也是当时的士林领袖。曹操选择荀彧,不仅是欣赏他的个人才华,还因为后者能给他带来一个精英网络。
曹操影视形象
事实证明了曹操的眼光,荀彧不仅是当世顶尖的战略大师,还为曹操举荐了不少人才,包括郭嘉、荀攸、钟繇等等高级人才,都是通过荀彧的关系投入曹操账下的。
曹操征辟司马懿,也是基于类似的道理。他要把司马家族一网打尽,而非简单地招收几个青年才俊。
不过,当司马懿接到曹操的聘书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地投奔,而是选择观望。
为了掩人耳目,司马懿干脆以患“风痹”为由,在家卧床不起。曹操派人来一探究竟,发现这个年轻人果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司马懿在观望,曹操是否值得为之效命。
但曹操是什么人,岂能任你消遣?等到不耐烦了,他终于向司马懿亮出底牌:你再不来,我就不客气了。
前方路漫漫,司马懿正式踏上了仕途。
2/5 三国争霸进入下半时
三国乱世,群雄逐鹿,天堂与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司马懿作为旁观者,对此深有体会。董卓、袁术、吕布、袁绍······哪个不是一代枭雄,可最终的下场呢?身败名裂无一例外。
曹操会是下一个吗?
评价一个人能否成大事,只需看两点。其一,看他有没有远大志向。其二,看他能否有效地贯彻并执行。
显然,曹操这两点都做到了。
曹操有荡平天下之志,且深谙驭人之道,其账下人才济济。自起兵以来,擒吕布、战袁绍、征乌桓、占荆州,可谓无往不利,势如破竹。
曹操影视形象
尽管在赤壁之战中遭遇惨败,但曹操在中原的优势已经巩固。曹操有生之年已经无法一统天下,这项伟大的功业,只能留给下一代去完成了。
赤壁之战是一个分水岭,这一时期以曹操、刘备等老一辈豪杰为代表。
这批人有一个共同点:起兵时天下大乱,市场鱼龙混杂,到处都是机会。此时的游戏规则是“抢地盘”,谁的胆子更大,资源更多,人心越齐,谁就能取得先发优势。
可一旦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市场就从昔日的争夺增量,转入了争夺存量。资源、土地与人才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打破。大家比拼的,不是谁更有野心,而是谁更有耐心。
此时,以司马懿为代表的新人上场了,他们更年轻,更有活力,对过去也更少迷恋。
无论曹操还是董卓,都不敢公然背叛汉室。曹操宁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肯把皇帝赶下台。即使像董卓这样的地痞流氓,对皇位也不曾有过非分之想。
因为在“增量竞争”阶段,“天子”是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即便派不上实际用场,至少也能做个摆设,给自己增添一定的号召力。
可到了“争夺存量”的阶段,大局已定,所谓的名分就成了累赘。一方面是因为汉朝民心丧尽,但更重要的是,此时再供着一个形同虚设的皇帝,对改变时局已经没有太大帮助。
年轻一代看得很清楚,譬如比曹操小二十来岁的孙权,他曾上表曹操,向其称臣,曹操看出了背后的深意,司马懿则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
“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汉朝气数已尽,这是天命,你又何必要装出一副效忠的样子呢?
司马懿早就看透,你曹操不是做忠臣的料。
但进入暮年的曹操,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许他多少对汉室还存有一份怀念。也可能是不想背负千古骂名。总之,他已经累了。
上半场落下帷幕,下半场是司马懿们的舞台。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
尽管曹操提醒过儿子,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但司马懿仍得到了重用,因为在当初的继承权争夺战中,司马懿为曹丕出谋划策,充当他的智囊,为登基立下过汗马功劳。
因为司马懿早就明白,曹魏代汉只是时间问题。上一辈做不了的事,下一辈必然会代他去做。
显然,协助曹丕登基的司马懿不可能有篡位之心。他那时候能想的,充其量是当好皇帝的高级打工仔。
但司马懿岂能料到,曹丕不到四十岁就驾崩了呢?
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但司马懿还来不及考虑。一个更棘手的挑战就摆在面前,这个挑战来自西边的诸葛亮。
3/5 智斗诸葛亮,抓住敌人的软肋
三国之中,当属蜀汉国力最弱,但是对曹魏威胁最大的也是它。
因为蜀汉有诸葛亮。
刘备逝世以后,诸葛亮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明知蜀地贫弱实力不济,仍不惜举兵北伐,因为他很清楚,“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用今天的大白话说就是:打是找死,不打就是等死。
今天很多人谈论诸葛亮,普遍公认他是伟大的政治家,至于军事才能则略逊一筹。即便这个论断大致正确,我们仍不能否认,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本事很强,他的军事才能被政治光环给掩盖了。
诸葛亮影视形象
别的不讲,单说“六出祁山”几场仗,除了第一次街亭失守以外,其余均未遭遇过失败,至于退兵的原因,主要是粮草不济。而且,说诸葛亮北伐劳而无功,也有失公允,毕竟蜀汉拿下过好几座魏国的城池,还干掉了对方的两员大将。
要知道,诸葛亮的几次北伐,每一次都让曹魏上下恐慌,劳师动众。诸葛亮在形势对蜀国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仍能对强国发起有效进攻,且能始终保持国内的政治稳定,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说诸葛亮乃三国第一奇才,毫不为过。
但讲了那么多,我们不是为了夸诸葛亮。因为更加了不起的,是他的对手——司马懿。
其实,诸葛亮与司马懿只有两次正面交锋,但仅这两次,就足以让两人名垂史册。
第一次交手,司马懿就摸准了诸葛亮的命门。
他知道,蜀军最大的软肋,是粮草补给。从四川盆地北上关中平原,必须翻越险峻的秦岭,以当时的运输条件,代价极其高昂。所以,蜀军北伐,必求速战速决,也正因为如此,其战斗力肯定非同小可。
明白了这点,他就尽量避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就这样藏着耗着,直到蜀军的粮草吃完。
当诸葛亮发现司马懿不跟他硬碰硬时,他知道遇到了对手。
司马懿影视形象
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那种能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人。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几乎没用到任何高明的战术,无非就一个字:守。
后来,司马懿的部下忍不住,非要出去和诸葛亮打一仗。我们远道而来,难道就在这儿做缩头乌龟?司马懿只好应允,结果魏军主动出击,被蜀军杀了个片甲不留。
第二次交手,也是最后一次。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了一百多天。司马懿照样坚守不出,情急之下,诸葛亮甚至派人送女人衣服嘲讽他,司马懿依旧不为所动。
最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退兵,大汉的气运走到了尽头。
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说司马懿很了不起。
有人会说,蜀军远征后勤不给力,根本就不算高深的机密。魏国的另一位大将曹真,甚至连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也深知这是蜀军的软肋,你司马懿就算明白,也没啥了不起的。
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明知道一些道理很简单,却不肯去做,甚至不愿去相信。
打仗有时候打的不是智慧,而是心态。若换成是一般将领,他们通常会觉得,我魏国实力比你高出一大截,何况又占尽天时地利,你远道而来,先暴揍你一顿再说。
但恰恰是这种心态,麻痹了很多魏国的将领,诸葛亮也利用这个弱点,对敌人屡屡予以痛击。
可司马懿偏偏不信邪,他能做的,就是把简单的道理贯彻到底。
曾有人问股神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很简单,别人为什么不复制你的想法?巴菲特回答: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慢慢变富。
而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司马懿,也深谙这个道理。他明白,只要你走的方向是对的,剩下来所需要的,就是坚定与耐心。
4/5 抢班夺权,开启三国时代倒计时
熟悉三国史的人都知道,司马懿不仅会打这种缩头乌龟式的防守战。之前,他曾以雷霆之势擒获叛将孟达。后来,他又以围城的方式击溃了辽东的公孙渊。这些战役都堪称三国史上的经典。
司马懿的可怕之处,在于善于审时度势,面对怎样的对手,就利用怎样的计策,从不拘泥于固定的打法或战略。
凭借出众的军事能力,司马懿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他逐渐掌握了军权,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实权派。
确切地说,司马懿的崛起,得等到曹丕逝世,曹叡登基之后。他这才作为辅政大臣进入权力的第一梯队。
早期的曹叡也算是一代英主,他与司马懿最津津乐道的故事,莫过于司马懿在五丈原和诸葛亮对决时,为了让司马懿安心防守,他派出天子使节立于军门,以阻止魏军将士出击。君臣之间一唱一和,传为佳话。
但这个曹叡和他老爹一样天不假年。他的突然去世,给原本还算稳定的魏国朝政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曹叡逝世前,其子曹芳年幼,曹叡把朝政托付给了两个人,一个是代表宗室的曹爽,另一个则是代表大臣的司马懿。
这次权利分配表面看是为了平衡宗室与大臣的力量,但曹叡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任何平衡,都需建立在双方势均力敌的基础之上。
司马懿是三朝元老,功勋卓著,德高望重。而曹爽不过是纨绔子弟,既无资历,又没有威望。
曹爽影视形象
倒不是说曹爽是个草包,从一开始,他就意识到政治斗争不可避免,于是主动向司马懿发起进攻,对司马懿采取了明升暗降的策略,一举夺了他的兵权。
但问题是,曹爽始终没把心思放在正道上。他此时最该做的,不是想着如何把对手搞垮,而是学习司马懿如何以退为进,慢慢地积累功业和人脉,不要让对方感觉到威胁。
但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多数人不肯慢慢变富”,曹爽也一样,他等不及慢慢变强,他要司马懿立即下台!不仅如此,他还把一群老臣排挤出去,好让自己尽快享受权力所带来的无限快感。
而这恰恰中了对手的圈套。
一直到曹叡逝世,司马懿也不曾有过篡权的想法。他深知,自己虽然位高权重,但抢班夺权这种事不仅不得人心,而且也未必能成功。
可现在,上天却把机会送到了门前。
于是司马懿不动声色,你让我走,可以,我干脆回家。不仅回去,为了让你彻底放心。司马懿再次祭出了影帝级的表演——装病。
当曹爽派人来试探时,司马懿煞有其事地躺在床上,摆出一副不久于人世的模样,一装就是十年。姜还是老的辣,年轻的曹爽信以为真。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爽势力一网打尽,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也是最耀眼的一次逆袭。
这次政变的成功,标志着司马家族开始全面掌控曹魏政治。不久司马懿病逝,曹魏政权,实质上成为了司马氏的囊中物。
三国时代的倒计时,从司马懿夺权之日起悄然开始。
5/5 隐忍不发与长期主义
现在问题来了,司马懿为什么要夺权?
传统观点认为,司马懿心术不正,是个奸佞之臣。曹操不是说他有“鹰视狼顾”之相,迟早要造反吗?
这种说法只是后人的揣测,或者压根是添油加醋的结果。前面已经讲过,司马懿不可能提前预测自己和别人的政治生命,他又不是神仙。
况且,司马懿直到曹叡时期才执掌大权。在曹操与曹丕时代,他还谈不上是重量级的角色。即使在曹叡时期,他大部分时间在外领兵打仗,没工夫参与朝内的政治斗争。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司马懿代表了所谓的“士族阶级”,发动政变,是“士族阶级”向曹魏政权发起的反扑。
这个观点看似有理,其实也站不住脚。因为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的,不光有所谓的“士族”,所有被曹爽排挤的非宗亲大臣,都是司马懿背后的支持者。
所以,司马懿诛曹爽,即便是蓄谋已久,那也是众人合谋的产物。他的成功,一方面有运气因素(曹魏两代君主太短命),另一方面,也的确是曹家子孙自个儿作死,不得人心。
既然如此,莫非我们冤枉了一个大好人?
并!没!有!
司马懿的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他杀了曹爽之后,没能像诸葛亮那样,安心地辅佐幼主,而是趁这个机会,在朝中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推向了政治的前台。
司马懿在政变发生后没几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接管大权,对曹氏不再客客气气,而是明目张胆地摆出一副欲取而代之的架势。其手段之狠辣,较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司马懿影视形象
直至曹魏灭亡,到西晋统一天下,司马氏“得位不正”的说法一直在坊间流传。最终,西晋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司马懿是一代枭雄,他最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是:懂得隐忍。
很多人把隐忍,理解为单纯的“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选择逆来顺受,不忍也得忍。
但这种忍耐,最终换来的,要么是彻底麻木,要么是彻底崩溃,与其说这是美德,不如说是一种怯懦。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得忍?你得看到未来,看到终局,知道自己的选择从长期来看是正确的。
比如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司马懿就知道,从长期来看,固守不出是正确选择,哪怕对方再强势,自己受到的误解再多,也必须忍下去。
在和曹爽的较量中,司马懿也清楚,从长期来看,曹爽得势是暂时的,因为他痴迷于权力本身,却忘记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司马懿知道自己终有翻盘之日,忍下去是值得的。
然而,司马懿式的隐忍,还不算最高境界。因为他所谓的“忍”,说到底是为了追求权力本身,本质上仍不离“权谋”的范畴。
还有更高境界的隐忍吗?有,诸葛亮的就是。
诸葛亮北伐,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明知成功率微乎其微的情况下,仍要奋力一搏,他所要承受的,是来自命运的拷问。司马懿式的隐忍,是看得见结果的。而诸葛亮式的隐忍,未来是不明确的。
两相比较,司马懿属于“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诸葛亮则属于“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因为司马懿眼里装的是自己,而诸葛亮眼里装的,是大汉王朝。他要维护的,是一个被众人所抛弃的理想,他所要做的,是在一个混乱的世道,成为那束微弱的光亮。
当然,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不是我们想学就能学的。但他至少告诉我们,牛人之间的区别,有时候不在于各自能看见什么,而在于他们更愿意相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