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张琴《田园牧歌》:原野的失落​

读往编来: 城镇化进程,作为灵魂依托的乡村一点点消亡,死去。乡愁将永远失去可以触摸的载体,華文作家张琴《田园牧歌》为我们唱响了最后一曲挽歌,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痛!

  十多年前,讀者閱散文中西雙語《田園牧歌》後,说:"這是中國田園牧歌留下的最後文字"。

  這本書從作者苦與甜、悲與歡兒時記憶里,足足沉澱了幾十年才以變成鉛字出版問世。2005年5月出版,第二年該書在西班牙國際書展,破例安排首席華文作家現場六次簽名。西班牙作家藝術家(皇室)秘書長何塞.洛貝士.馬爾丁乃士留下了讀後感。

  如今,作者毅然回歸鄉村,总希望为渐渐远去的乡土乡亲做点什么,然而一切又是那么无助无力.......

原野的失落

张 琴

浩瀚的夜空,北斗星眨着调皮的眼睛,大地还在沉睡。自古以来,北方的农民凭借星星的走向,心中的生物钟便略知几更时辰。

村里静悄悄的,远处偶尔传来汪汪的狗叫声,当鸡鸣第一遍,村里响起一阵阵脚步,但很快便消失在旷野。

夜色中,洒满月光的大道上,急速行走着一群挎篮的女孩儿。此时,只有路旁蟋蟀的低鸣,以及女孩们一个紧挨一个大步流星的急促脚步声。

仲秋,时值花生收获的季节。人们不约而同从遥远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同一个地点。这里坐落着上百亩的林场,场内防风林树木参天,鳞次栉比的白杨桦树高不可攀。林区软绵绵的沙丘上,长着一簇簇,一窝窝茂盛亟待收获的花生,它把大地织成了绿色的地毯。潮湿的空气中,只感阵阵清香随风飘过。

蜂拥而来的女孩儿们,那顾得及晨露的撒野,脚丫上的布鞋儿、裤脚早已湿成了饼。此时离天明还有几袋烟的功夫,“寻食”者们见缝插针,蹲在树下,各自拿出昨夜在家备好的干粮,狼吞虎咽往嘴巴里塞着。谁也不敢声张乱动,惟恐惊动了护林的人。

终于,有人撕破夜的寂静,贪婪般地扑向原野,用双手拼命薅出棵枝,将并蒂的花生棵连根拔出塞进篮里。偶听一点风吹草动,只怕护林人突然降临,她们以树桩为掩体迅速躲藏起来。当一切恢复平静,她们迅捷将花生摘除放进篮里,扔下棵枝。又重复先前的行为,疯狂地掠夺着地面上的果实。说起来是捡花生,这那里是捡拾?分明是盗窃。

当东方鱼肚泛白,黎明已至。女孩子们满载着“收获”,继续溜达在已收获过的花生地里,拾着遗漏的颗粒,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捡花生”。显然无可置疑。谁知原野的失窃,同时也失窃她们的灵魂……

作者简介 張琴,作家詩人。祖籍河南,出生於四川。現定居西班牙馬德里。西班牙作家藝術家協會、歐洲華文作家協會,世界詩人大會會員、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終身會員。西班牙伊比利亞詩社終身榮譽社長。1999年獲得歐洲作家協會(西班牙)散文首獎,2018年4月獲得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大會“詩人桂冠獎”,2018世界第38屆世界詩歌大會頒發的“世界文學博士學位”。20世纪90年代初去国,著作有《地中海的梦》《异情绮梦》《浪迹尘寰》《天籁琴瑟》《琴心散文集》《落英满地我哭了》《田园牧歌》(中西文)《冷雨敲窗》(中英西文)《北京香山脚下旗人命运》《秋,长鸣的悲歌》《天韵》、台灣版主編《地中海曉風殘月》上下部。《冷雨敲窗》中英西文。作品被国内外西班牙《時尚雜誌》,《今日中國》《中央日報》、《香港文学》、《丝绸之路》、《凤凰周刊》、《文綜》、世界華文專輯30多家文学书库收藏。十多年连续多年参加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世界诗歌大会。主要獎項1999年《世界華文作家散文》西班牙首獎、2018年《香港詩人圓桌會議》獎,世界詩歌大會“文學博士”榮譽獎。

《中国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兼小说组长)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第一流
排版工作室主任 陈缘
散文组长 陈淑娟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史寿林    孙成纪   石海天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彼 铭
郭良美   皇 甫   谢文兴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