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方法

太阳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因体质虚实和病邪盛衰的差异,临床可分为太阳经症和太阳腑症。

1,太阳经证;虽为表症,由于受邪不同,又可分为伤寒,中风。

a,太阳中风症 主要脉证;头痛,发热恶风,自汗出,脉浮缓;可兼见鼻鸣干呕。“相当于八纲辨证中的表虚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此症。”

治法;调营卫,解肌表。桂枝汤

b,太阳伤寒症 主要脉证;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相当于八纲辨证中的表寒实症。感冒,流感,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可见此症。”

治法;辛温解表;麻黄汤

2,太阳腑症;指太阳蓄水症和太阳蓄血症。

a,太阳蓄水主症 ;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既吐,小便不利,脉浮。

治法;通阳利水;五苓散

b,太阳蓄血主症;少腹急结或硬满,烦躁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

治法;泻热破瘀。桃核承气汤

蓄水与蓄血症鉴别要点,在于小便利不利;小便不利多为蓄水症,小便利多为蓄血症。

一,太阳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因体质虚实和病邪盛衰的差异,临床可分为太阳经症和太阳腑症。

1,太阳经证;虽为表症,由于受邪不同,又可分为伤寒,中风。

a,太阳中风症 主要脉证;头痛,发热恶风,自汗出,脉浮缓;可兼见鼻鸣干呕。“相当于八纲辨证中的表虚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此症。”

治法;调营卫,解肌表。桂枝汤

b,太阳伤寒症 主要脉证;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相当于八纲辨证中的表寒实症。感冒,流感,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可见此症。”

治法;辛温解表;麻黄汤

2,太阳腑症;指太阳蓄水症和太阳蓄血症。

a,太阳蓄水主症 ;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既吐,小便不利,脉浮。

治法;通阳利水;五苓散

b,太阳蓄血主症;少腹急结或硬满,烦躁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

治法;泻热破瘀。桃核承气汤

蓄水与蓄血症鉴别要点,在于小便利不利;小便不利多为蓄水症,小便利多为蓄血症。

二,少阳主症;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思饮食,苔薄白,脉弦。“胸膜炎,肝胆疾患可见此症。”

治法;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三,阳明证;是太阳证未解,病邪内传于里,为外感病的热盛阶段,故有“热不过阳明”之说。病变部位有在经在腑之分。

1,阳明经主症;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汗出,心烦,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洪大。“相当于八纲辨证中的里热症。急性热病中期,急期可见此症。”

治法;清热养阴。白虎汤

2,阳明腑主症;除有上述阳明经症外,尚有日晡潮热,大便燥结不通,腹满疼痛,甚至神志昏迷,烦躁谵语。舌苔黄燥或有芒刺。脉沉实或滑数。“相当于八纲辨证中的里热实症。”

治法;荡涤燥结。三承气汤,根据病情不同,选择使用。

六经辨证方法-------三阴证

四,太阴症;伤寒之邪内传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为三阴的屏障,可因三阳证失治,误治,乱治而来。或因体质弱,得病既为太阴病“直中”;脾与胃相表里,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影响“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主症;腹满,呕吐,食不下,口不渴,腹痛喜按;泄泻,身无热,手足温,苔白,脉缓弱。

治法;温中散寒。理中汤

五,厥阴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病情比较重的阶段。其病理特点是正邪相争,寒热错杂。若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衰而转复,则病转危无安。若阴寒盛极,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严重而重危。若阴寒虽盛,而阳气还能抵抗,则呈现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主证;寒热错杂,兼见口渴不止,气上冲胸,心腹中热而疼痛,饥而不欲食,或吐蛔虫;呕吐泄泻,肢体厥冷,冷后复温,交替出现。

治法;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乌梅丸

厥阴症有寒有热,寒热错杂,病情比较复杂。除上述治法外;热厥“既真热假寒症”轻者用四逆散,重者用白虎汤;兼有内结者,用承气汤。寒厥“真寒假热症”宜回阳救逆,温通血脉;方如通脉四逆汤

六,少阴证;是心肾阳衰,无论传变或直中,皆为严重阶段。是属于全身性的虚寒证;但亦有假寒症“真热假寒症”

1,少阴虚寒主症“阳虚”;脉微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

治法;回阳救逆。四逆汤

2,少阴假寒主症“真热假寒症”;胸中烦热不得眠,或咽痛,甚则肢厥脉微。

治法;滋阴泄火;黄连阿胶汤,或四逆散,或承气汤

(0)

相关推荐

  • 浅析“半表半里”的实质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历代伤寒学家探讨的焦点之一.<伤寒论>中的相关论述见于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

  • 【六经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方法 是<伤寒论>中的辨证方法,它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证候,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又将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细分六个证型--三阳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证 ...

  • 看病先断病: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 ...

  • 中医经典——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2018-07-15 08:09:30 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他的&l ...

  • 伤寒实习录—六经辨证方法(刘渡舟)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的方法见称.然而,辨证论治的方法,也并不是从<伤寒论)开始. 观序中的"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的提法,可见古代已有辨证的专 ...

  • 六经辨证理解太困难?掌握这个方法,轻松读懂伤寒论

    六经辨证理解太困难?掌握这个方法,轻松读懂伤寒论

  • [转载]伤寒六经方证表 +开方方法 1六经辨证 2脏

    原文地址:伤寒六经方证表 +开方方法 1六经辨证 2脏腑辨证 3死背经方 +金匮要略致瘀十作者:采益 此好东东从易网博客转来 伤寒六经方证表 +开方方法 1六经辨证 2脏腑辨证 3死背经方+金匮要略致 ...

  • 伤寒六经方证表 +开方方法 1六经辨证 2脏

    原文地址:伤寒六经方证表 +开方方法 1六经辨证 2脏腑辨证 3死背经方 +金匮要略致瘀十作者:采益 此好东东从易网博客转来 伤寒六经方证表 +开方方法 1六经辨证 2脏腑辨证 3死背经方 +金匮要略 ...

  • 运用六经辨证思想及方法有助于我们一步一步接近疾病的本质

    作者:张佳佳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但是也正是这两个特点在临床上为学习者带来很多困惑. 胡希恕胡老提出六经辨证思想,即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 ...

  • 《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胃痛方法探讨

    导读:<伤寒论>中的辨治胃病方法的分析,以张仲景六经辨证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张仲景辨治胃病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胃病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指导. 六经胃病的主要辨证论治 一.条文选取以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