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散记(二)
早上起来在酒店大厅等车,等来了一辆7人座现代商务车。我和冷面佳人以为不是接我俩的,两个人坐太大了。小旅的电话和人一起进来时,我们才确认:去林芝和后藏玩的以后这些天,司机小旅和这辆7人座商务车确乎是专门陪我俩的。
心情大好。
今天去林芝,观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及其沿岸风光。
拉萨到林芝一路高速,但是绕过了米拉山口。小旅很贴心,他问我们要不要去米拉山口看看,我俩异口同声:要看,要看。小旅说,好。方向一打,车子拐上低速,直奔米拉山口。
海拔达到4千米的时候,我没感觉不适。就是高原的紫外线太强,万道金黄撒下来,10多分钟,皮肤便会被晒伤。好在山巅上时而有云朵飘过,投下阴凉和细雨,舒服不少。
到了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经幡簇拥着两头黑色的铁铸(我猜的)大牦牛。这两头牦牛,浑身力气,大眼圆睁,仿佛要冲向远方的山谷。尽管风很大,我俩还是抱着牦牛留了影。
车子驶上林拉(林芝→拉萨)高速,车速立即快起来。穿过一个隧道,隧道穹顶的灯光一环一环向远方亮开去,如梦如幻,令人有穿越的冲动。好漂亮的灯光!我赞叹道。
小旅嘿嘿笑了,扭过头纠正我,那不是灯光,那是一种反光漆。
哦。原来如此。
他继续说,这是全国最美的一条公路。我说,奥,是很美。
他又说,号称全国第一的公路多了去了,也不知道哪个是最美的,呵呵。
过了巴河镇,天气依然燥热。睡意袭来,不由低头眯瞪起来。没多久,就有沙沙声响起,抬头一看,下雨了,前挡风玻璃上落满了雨滴。这里的天气像小孩子的脸,一天三变。
从林芝到拉萨的途中,看到两个有意思的地名。一个是“仲尼马”,一个村的名字。是不是孔子在这里放过马?另一个是“吞白村”,多有气势。整个山野的白云好像被他们村吃进去了。
从拉萨到林芝,一路上有三条河陪伴我们:一开始,是拉萨河,后来换成了尼洋河,再后来是雅鲁藏布江。尼洋河的水是透明的浅碧色,有白色的小浪花淙淙泛起。下高速时,尼洋河已经注入了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出现的时候,江两岸开阔了起来。放眼望去,青稞、柳树和野生桃花郁郁葱葱。小旅说,你们再看两边的山坡,那都是野生的桃树。每年三月,漫山遍野的桃花开了,游客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看桃花。那场面,你们不知道,有多热闹!
在高速上行驶时,雅鲁藏布江在我们的右手;下了高速,汽车掉头拐上凹凸不平的山路,雅鲁藏布江被甩在了我们的左手。一开始,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到后来,江面越来越窄,水势越来越急。和全国大部分河流向东流不同,雅鲁藏布江向西流。江水流经西藏的林芝墨脱后,便告别我国进入了印度。
我们的目的地是索松村。沿着雅鲁藏布江下行,有两个观景台值得一提。那就是“江河汇流”和“佛掌沙丘”。“江河汇流”指的是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交汇处,有些泾渭分明的意思。
“佛掌沙丘”是雅鲁藏布江北岸的一个大沙丘。在南岸望去,就是一捧米黄色的沙堆。仔细瞄瞄,仿佛弥勒佛的肥大肚腹,令人生出伸手去摸的冲动。
周围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这一块米黄色的沙堆特别抢眼。我问小旅,这些沙子怎么来的?
小旅说,每到冬季,河水水位下降,两岸的一部分河床裸露出来,河床上的沙子被风袭卷,扬得整个山谷都是。由于受周围地势的影响,这些狂魔乱舞的沙子层层累积,抱团聚集在这个江水拐弯,年久月深,便成就了如今的壮观景象。
据说,风平浪静、江水如镜的时候,沙丘倒映在水里,虚实相应,仿佛佛陀合掌诵经,“佛掌沙丘”便因此而来。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市最高的山峰。海拔7782米,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
雅鲁藏布江绕着她——南迦巴瓦峰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向印度洋方向流去。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她也被称为“羞女峰”。
藏地人说,“看见南迦巴瓦的真颜,需要缘份、运气和神灵的眷顾!”
幸运的是,沿途在不同的观景台,我们竟三次目睹了她的玉容。不过,每次直视只有1~2分钟。小旅说,黄昏,太阳给山峰涂上一层金色的余晖,那时才最好看。
晚饭后,我斜倚在窗边静静地关注羞女峰。兀立的山峰,冷峻、峭拔、孤傲,于群山之中生出一种静寂的美感。正在我凝神之际,山峰右侧——面向夕阳的一侧生出了熠熠金辉。她实在是太美了,仿佛蒙着金色面纱的新娘。顾盼之间,神色生辉,摄人魂魄。
冷面佳人说,她看见旁边的山峰上似乎有灯火。我一瞧,真是哦。莫非是神仙们要开晚宴了吗?
第二天,我们驱车到了雅鲁藏布江北岸,实实在在投入了佛掌心。到了佛掌心,才发现,这个掌心实在任性。凸出来的沙尖这儿一个那儿一个,凹进去的沙坑有的诡异,有的平缓。
小旅热情地鼓动我们滑沙,我俩有点三心二意。回头一看,小伙子已经把无人机打开了。
滑!谁怕谁!
虽然冷面佳人吃了一嘴沙,虽然爬上沙丘两个人累得气喘吁吁,可是,超级舒爽。
天公也是作美,刚刚飘过几丝细雨,太阳还未露脸,凉风习习,江水悠悠,白云依依,这偌大的天地就我们仨,好不自在!
需要提及的是,我们滑沙时,小旅用无人机给我们录的小视频非常漂亮。借助这只空中飞鸟,我们留住了自己与这块土地的深情相依。
(作者简介:依依,本名秦景侠,渭南合阳人。就职于临潼教育系统。热爱阅读,文学发烧友。偶尔涂鸦,借以表达对汉语的热爱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