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出土定窑瓷器

1969年5月和12月定州先后发掘了两座宋代塔基地宫,一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静志寺塔基地宫,一为至道元年(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两座地宫出土成批北宋早期定窑瓷器,静志寺共出土115件,净众院出土55件;器物种类齐全丰富,有碗、盘、杯、瓶、炉、盒、罐、轿、净瓶、法螺等。是迄今为止有纪年北宋早期定窑瓷器完整器物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

静志寺塔基位于定州贡院院内。砖砌拱券式塔基门向南开。塔基内陆宫呈不规则方形。四壁均有壁画,正北面画的是“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牌位,旁边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分立两边守护的画像;南面门两侧各为一威风凛凛的天王;东面为梵王、西面为帝释。

这座地宫内共出土了600余件文物,有瓷、金、银、铜、铁、玉、石、木、玻璃、丝织品等。其中金、银、铜器共223件,有佛教专用供器和法器,如棺、塔、函、炉、净瓶、香斗、五钴铃;有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具,如灯、盒、镜、簪;还有天王造像等。

最引人注目的瓷器有白釉龙首莲纹净瓶,高25.1、腹径10.7、足径6.7厘米。细长颈,圆肩,鼓腹,圈足,龙首形短流。细长颈中部作相轮状圆盘,相轮饰弦纹;瓶腹刻绘仰覆莲瓣纹;肩塑龙首短流,龙贴塑双目、双耳及角,张口,上唇向上尖翘。瓷胎细白、坚硬,釉色白泛灰,有垂釉痕。

白釉葫芦盖净瓶,高30.8、腹径1.1、底径6.9厘米。瓶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圆形相轮状圆盘;圆肩,鼓腹下内收,圆足略外撇。肩部堆塑葫芦形流与瓶腹相通,流上有圆盖,盖边塑一圆环与流上所塑圆环可相系,以稳定流盖。相轮及肩划饰弦纹,其余部分光素无纹。瓷胎色白细腻;釉透明润泽,垂釉痕呈青色;圈足底部露胎,有窑粘。器形修长秀美,纹饰素朴。

白釉圆托五兽足薰炉,高24.3、盖径12.8、炉口径16.1厘米。器型仿金银器。分盖、炉两部分;盖为盔形,上有受花宝珠式炉顶,盖面上部有六个圆形烟孔交错排列。炉身盘口、宽沿、直壁、平底;腹饰弦纹两周,附五个兽面衔环足,兽足踏环形平托。瓷胎色白,质细腻坚硬。釉莹润透明,略泛黄色并有垂釉痕;盖内、口沿、托底露胎。(图1)

图1.白釉圆托五兽足薰炉

白釉双耳贴像炉,高6.8、口径9.5、底径5.5厘米。炉呈缽形,敛口,鼓腹下内收,圈足。口部对称贴附两个环形高耳。围绕口部堆塑人物像16尊,着大裙,双手合什,做站立状。瓷胎质细白,坚致,釉透明、莹润。圈足内、外墨书“善心寺尼惠超惠□寺□□□”、“花香□□□”。为善心寺比丘尼等施入塔基。

白釉柳斗杯,高4.8、腹径8.2、口径8厘米。杯仿柳编提斗形,敞口、短颈,圆鼓腹下收,底内凹。口部饰宽带弦纹;腹及底满印柳编纹;腹部两侧近口处柳编纹形成的同心圆形,似柳斗提手。胎质细白坚硬;釉透明润泽,口部无釉。造型小巧,粗犷的纹饰与精巧的器型、白色的胎釉融合为完美整体。

白釉桃形盒,高9.5、腹径7.5、底径4.2厘米。整体呈桃形,盖与盒身有子母口相接。盖顶塑桃尖,上小下大,略成锥形。盒身为圆形,直口,直身,矮圈足。自盖至足划凹线,使形象更为逼真。瓷胎质洁白坚致,釉白莹润。通身轮旋纹明显。

白釉“官”款金装口盘,高3.6、口径9.7、底径8.1厘米。盘仿金银器造型,为五曲花形口,口微敛,腹略鼓,平底,外底刻划行书“官”字,圈足露胎。口部有釉,以环状鎏金银片包套在口沿上。瓷胎色白而细腻坚硬,釉透明莹润。带“官”款金装定器,静志寺地宫仅出土两件,另一件为洗,应为上层人物供奉之物。其口部施釉,说明定窑瓷器的“金银扣”是一种装饰手法,并不只是为掩盖芒口的缺陷才使用。(图2)

图2.白釉“官”款金装口盘

白釉“官“款折沿洗,北宋,高4.9、口径15.9、底径10厘米。敞口,宽平沿外折,弧腹下收成平底,圈足外撇。胎质细腻洁白,器壁较厚重。釉白如玉,光泽明亮。圈足露瓷胎并有窑粘,足内刻行书“官”字。造型稳重敦厚,美观大方。“官”字款出现在瓷器上不晚于唐代;或认为是官家定烧,或认为是“太官署”简称;与定窑遗址出土瓷片所刻“尚食局”、“尚药局”款可相互印证。

白釉“官”款对蝉纹碟,高3、口径12.8、底径8.5厘米。六曲花形敞口,斜腹略鼓,平底。胎极薄,仅0.2厘米,胎质坚细,色洁白。釉白莹润,略见闪黄垂釉痕,外底露胎。内底划饰工整纤细的对蝉纹;外底刻行书“官”字,并墨书“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吴成训更施钱叁拾文足陌供养舍利” 5行31字。碟仿金银器器型,口部无釉,或可包镶金银器口。(图3、图4)

图3.白釉“官”款对蝶纹碟

图4.白釉“官”款对蝶纹碟1

白釉“官”款花式口托盏,高7.5、口径9、底径7.8厘米。盏、托为一体。盏圆口,直壁,深腹;托盘弧形翘起,口呈五曲花瓣式,高足外撇。为高足盘接无底盏而成。胎薄,质细白;釉色晶莹透明。盘底足刻划一行书“官”字。宋代饮茶风气极盛,学禅务在不寐,僧徒饮茶更甚。此托盏作为茶具施入塔基奉佛。(图5)

白釉花式口高足盘,高10.3、盘径14.7、足径8.1厘米。盘为五曲尖瓣花式口,斜腹内划五瓣莲花;高足呈覆缽形,饰弦纹,以釉接承盘。胎质细白坚硬,釉透明莹润,外壁垂釉痕闪黄,高足内壁无釉。造型别致,纹饰简练朴实。

图5.白釉“官”款花式口托盏

白釉莲纹“孟”字款碗,高7.4、口径22、底径9厘米。碗直口微内敛,圆唇,斜腹下内收,厚圈足外撇。外壁刻仰莲纹三重,立体感较强,刀法娴熟。胎白而细腻;釉凝厚莹润,色白微闪青,可见垂釉痕。圈足底心刻行书“孟”字,应为孟姓施主定烧后施入塔基地宫。(图6、图7)

图6.白釉莲纹“孟”字款碗

图7.白釉莲纹“孟”字款碗1

白釉蒂纽盖碗,口径14.9、底径9.5、高13.9厘米。碗盖为盔式,盖顶堆塑莲梗钮,纽周刻花形纽座;盖面为两重覆莲纹。碗敞口、深腹、大圈足稍外撇,素面无纹。胎质白细坚硬,釉色白中微泛黄,盖内沿及碗口、圈足露胎。

白釉喇叭口碗,高10.2、口径25.6、底径8厘米。碗侈口,作五曲花形。斜腹,小平底微凹,圈足略外撇。整体呈喇叭形。胎极薄,口沿厚仅0.1厘米。胎质洁白细腻。施釉薄白泛黄。足底露胎,有窑粘。

白釉“官”款莲纹碗,高8.3、口径19.5、足径7厘米。敞口,深腹斜下收,矮圈足。外壁刻两重莲瓣纹,颇有立体感。胎薄,唇厚不及0.2厘米,迎光可透视外壁莲瓣纹。胎质细白。釉薄而莹润,略有闪黄垂釉痕。足内刻行书“官”字。口部无釉。定窑瓷器覆烧所致“芒口”现象北宋中期出现,此碗为北宋早期且圈足露胎,值得注意。

白釉波浪纹法螺,通长19.3、口宽8.4厘米。造型仿天然海螺。壳为螺旋状,中心耸起锥形体,喇叭口。尾端有吹孔,发音洪亮。螺侧有一小圆孔,用以调节音量和节奏。胎白而厚重,质地细腻。釉色洁白透明,垂釉泛青,尾部无釉。通体饰波浪纹,形态逼真。佛教谓:“螺贝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是定窑承做的特种产品,与共出的五钴铃同为佛教法器。(图8)

图8.白釉波浪纹法螺

白釉划花瓷龟,高3.8、通长8.8厘米。龟首上扬,缩颈;鼓腹中空,隆背;短尾曲卷,四肢为片状趾蹼。瓷胎色白质细,釉凝厚莹润微泛黄。双目挑作粟粒状;龟口留有烧造所需出气孔。龟腹部无釉,划饰波浪纹;龟背双勾六角纹龟甲;整体可浮于水上。佛教谓:“龟为佛性,(佛性)如龟之能游水(生死)与陆(涅槃)”。瓷龟形象生动,纹饰朴实。(图9)

图9.白釉划花瓷龟

黑白釉瓷轿,通高15.5、方座边长10厘米。轿身方形,下有方形平托。轿顶六角攒尖式,顶饰受花宝珠,六片弧形顶檐翘起;轿门挂半遮短帘,内跪坐一少妇;后帏有镂空垂叶纹窗。四名轿夫抬轿,其一头戴花冠,躯体残缺;另外三名戴幞头,系宽腰带,一手扶轿杆,一手叉腰。瓷胎细白。轿顶施黑釉,局部泛黄,其余部位施白釉,釉肥厚透明,有垂釉痕。轿体、轿夫加点黑彩。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刻画简洁、生动。(图10)

图10.白釉瓷轿1

又出土鎏金银净瓶,高26.8、腹径11.4厘米,插簪长14厘米。银质鎏金,捶凿焊接而成,胎体轻薄。此瓶小口细长颈,颈中部附一相轮式圆盘,广肩,腹丰满,假圈足外撇,肩部附一大口葫芦形流,口扣平盖。

盖与流之间以一银链连接。肩及下腹錾饰俯仰宝装莲花,纹饰朴实秀雅。颈上圆盘面有铭文“张氏李氏刘氏王氏崔氏梁氏张氏□□吴三弟子愿生生供养”。出土时口部插一鎏金银簪,簪头为一佛像。银净瓶器形、纹饰与同出白瓷净瓶相同;显然此种器形适合金属器物,就是说白瓷净瓶器形来自金属净瓶。(图11)

图11.鎏金银净瓶

鎏金铜五钴铃,高27.5 厘米。五钴铃为佛教密宗法器之一,因柄端被切划为五部分,所以称五钴铃。铃口五曲形,内悬棒状铃舌,铃身表面以带饰分为上下两层、左右五面的10块装饰图格。带饰交叉处雕饰宝相花,图格内为立佛、坐佛及凤龙等图案。柄部用细条带纹切成椭圆形的画格,画格中为宝珠;柄端铸出外棱犀利、带倒刺的四钴围绕着中心的四棱锐角的矛尖的造型。(图12)

图12.鎏金铜五钴铃

鎏金铜五钴铃的出现,证明静志寺塔基地宫具有浓厚的密宗佛教文化特色。应县木塔壁画中有捧净瓶人物,其主尊为密宗大日如来佛像;印证净瓶亦为密宗佛教法器。

净众院塔基地宫位于定州城内中山汉墓南侧,地宫呈不规则方形,穹窿顶,东、西、北壁均有壁画,主要表现的是佛祖涅槃。地宫共出土了106件文物,有银器、瓷器、玻璃器、石刻等。

出土白釉莲纹龙首大净瓶,高60.5、腹径19.1、足径10.1厘米。体形特大,为定窑净瓶之最。瓶细长颈,鼓腹,瘦高,卧足,龙首短流。细长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状圆盘,下部为粗弦纹。肩部刻覆莲纹三重;上腹为缠枝花,下腹刻仰莲四重;肩塑龙首流,龙前额突耸、怒目、张口露齿,下颌饰一撮龙须;龙头高昂,颈短粗。瓷胎细白、坚硬;釉色莹润、乳白泛灰,略有垂釉痕。是宋初定窑瓷器的代表作。(图13)

图13.白釉莲纹龙首大净瓶

白釉莲纹金装长颈瓶,高19.7、口径6、底径8.9厘米。瓶侈口,长直颈,圆鼓腹,大圈足;瓶口配卷枝钮覆叶纹鎏金银盖,并以鎏金银片包镶圈足。即所谓“金装定器”。颈饰弦纹,肩饰菊纹;腹刻仰莲纹三重,花瓣修长,富于立体感。瓷胎质细白、坚硬;釉透明莹润,积釉处微泛黄。金装定器雍容华贵。(图14)

图14.白釉莲纹金装长颈瓶

白釉刻字舍利瓶,高13.9、口径5.6、腹径12.4、足径6.6厘米。瓶为圆鼓腹,小直颈,子母口,带盖;圈足高而宽,稍外撇;肩饰弦纹。腹部刻有行书题记13行共58字,谓:“舍利主僧□□两瓶舍利西草土住人男弟子□□□妻张氏姪男陈□男弟子陈知绪妻□氏女菩萨女□□□□佛□,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日弟子□岩记”。瓷胎厚,色白微泛黄;釉白泛灰,圈足露胎。是定窑瓷器中刻铭最长的器物,为信徒专门定做施入地宫盛放舍利的奉佛品。(图15)

图15.白釉刻字舍利瓶

白釉划花小口短颈瓶,高14.7、口径5.4、腹径14.5、底径8.3厘米。圆唇小口,短直颈,圆鼓腹,圈足。肩部划饰二周弦纹,三朵云气纹;腹部划饰四朵云纹。瓷胎色白质细,坚硬;釉莹润亮泽,圈足露胎。造型敦厚、朴实。

白釉弦纹筒形盒,高10.8、腹径7.1、底径4.7厘米。盒为仿竹节式高筒圆形。盖顶隆起。器身竹节纹整齐规矩,采用旋削和划花技法制成。瓷胎色白,壁薄、质坚硬。釉色白中泛黄,亮泽莹润,有垂釉痕。足底露胎。造型端庄质朴,纹饰简洁大方。

白釉壶,高13.5、腹径13.9、底径8厘米。壶盖呈斗笠形,卷枝钮,坡面饰弦纹三周,子口。壶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圈足。肩部有短直流,宽带环形把手,肩饰弦纹二周;瓷胎质白细坚硬,釉白略闪青。足部露胎。

白釉弦纹盖罐,高18.6、口径6、底径6.8厘米。罐为圆唇口,圆肩,上腹鼓、下腹内收,卧足。器盖如覆置浅盘,上有宝珠钮。器口周围凸起一周带纹,腹饰弦纹二组。瓷胎色白而细腻,质坚硬;釉透明莹润,略见垂釉痕,内壁无釉。

白釉莲纹盖罐,通高14、腹径14.6、足径8厘米。盖为斗笠式,宝珠钮,盖面饰弦纹。罐直口,鼓腹,广肩下折,矮圈足。肩刻二重覆莲纹 ,腹刻三层仰莲。胎薄色白质坚。釉凝厚透明,白中微泛黄,略有垂釉痕。口部无釉,盖内、底足露胎。造型凝重,纹饰美观。

两座地宫出土的定瓷系统直观地再现了北宋早期定瓷的特征与成就,是北宋早期具有明确纪年的标准器物。在釉色上,白釉占大多数。釉色莹润光滑,胎质坚细,瓷化程度高,有的甚至达到了半脱胎的地步,如白釉“官”款莲纹碗,胎最薄处仅0.1厘米,迎光可以透视,敲击起来,声音非常优美,体现了定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在装饰工艺上,这批定瓷采用了刻花、划花、堆塑等技法,尤以刻花居多,具有浅浮雕艺术效果。

题材以莲瓣纹为主,有单层、双层、三层和变形莲瓣多种。划花仅见白釉“官”款对蝉纹碟、白釉波浪纹法螺、白釉凤纹盖罐和白釉划花小口短颈瓶。纹饰线条流畅,舒卷自如。堆塑器物如白釉圆托五兽足薰炉、白釉莲瓣纹龙首大净瓶等。

由此可见,在北宋早期,定瓷花纹装饰仍以刻花为主,划花还在发展之中,而印花尚未普及。除了采用刻、划、堆塑方法来装饰器物外,还有的器物在口或足部采用了包镶金、银边的工艺,使得器物本身在高雅秀丽之外,又增添了一份雍容华贵。如白釉“官”款金装口盘、金装口洗、带银盖镶银足的白釉莲纹金装长颈瓶。从器物底部多不施釉且沾有窑粘来分析,这批定瓷绝大部分采用了正烧法。

在造型上,有的器物以恢宏壮观、气势非凡见长,如白釉莲瓣纹龙首大净瓶,高达60.5厘米,为目前发现定瓷中最大的一件,肩部一侧塑龙首流,龙首高昂,神采飞扬。有的器物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如白釉波浪纹法螺,形象逼真,不但是象征佛法传播的法器,而且是一件在紧急情况下用来召集僧众的实用品。

有的器物再现了当时的生活画面,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白釉褐彩瓷轿等。从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看,许多器物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如带有刻字款和墨书款的器物。两座地宫中带有刻字款的器物共23件,除一件白釉莲纹“孟”字款碗和一件不明字款的器物之外,其余21件均为“官”字款,这些“官”字款 均为施釉后刻款烧成的,从而为研究“官”字款器物的产地及“官”字款的意义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墨书款器物有21件,一般记述的是施舍人的姓名和施舍物件的名称,有的有具体时间,如静志寺出土的白釉“官”款对蝉纹碟及净众院出土的白釉刻字舍利瓶上均详细记录了施入塔基的时间,从而为考证两座地宫的准确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

(0)

相关推荐

  • 【鉴赏】定窑古瓷的中和之美!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县. 因为宋时属于定州,故名. 定窑在唐代已经开始烧制白瓷,至宋代著名,衰落于元代. 定窑瓷胎薄而坚致,釉色或为纯白,或白中闪青,产品以盘碗为多. 定窑以烧造白色素瓷为主,装饰图案常 ...

  • 定州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出土定窑瓷器精萃

    定州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出土定窑瓷器精萃 崔先生 1969年5月和12月定州先后发掘了两座宋代塔基地宫,一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静志寺塔基地宫,一为至道元年(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两座地宫出 ...

  •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古代艺术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顶,下面是一方形洞口.从洞口往下看,只见散乱地摆放着许多器物.该公司当即报告了县文物部门,定县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保定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

    保定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区新立街草场胡同(定州贡院院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不对外开放. 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 ...

  • 铸客分享:定州博物馆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文物下篇

    定州博物馆 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文物下篇 铸客分享 铸客 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 醉心青铜之美 徜徉青铜文化天地 [定州] 定州西依太行,东展沃原,富林木矿石,饶农植麻桑.既是工艺精巧.佛 ...

  • 河北定州净众院静志寺塔基地宫壁画

    河北定州净众院静志寺塔基地宫壁画 净众院塔基数字地宫 网页链接 静志寺塔基数字地宫 网页链接 净众院地宫位于定州市李家湾,原塔已毁,仅存塔基地宫.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塔基为砖筑,呈方形,穹窿顶,通高 ...

  • 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文物上篇:云水禅心分享

    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文物上篇 云水禅心分享定州博物馆 [定州] 位于石家庄东北,西依太行.东展沃原,自古以来被喻为"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是中原与北方交往.中西文化汇聚之重镇 ...

  • 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定窑瓷器

    净众院塔基地宫是宋代的寺院塔基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各自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也都于1982年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众院在北宋初年曾是居民李敬千的菜 ...

  • 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定窑瓷器精品

    净众院塔基地宫是宋代的寺院塔基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各自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也都于1982年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众院在北宋初年曾是居民李敬千的菜 ...

  •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欣赏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