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四诊经验
表里
【一般情况】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之内外、深浅之重要纲领。表与里是一对相对概念,皮肤多属表,筋骨多属里;腑多属表,脏多属里;络多属表,经多属里;三阳经多属表,三阴经多属里。一般而言,身体的皮毛、腠理在外,属表;血脉、骨髓、脏腑在内,属里。表里辨别多对外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说明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把握疾病演变的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性。
【认知方式】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表里的信息,但首重切诊。
【思辨重点】 问明起病时间及其发病的诱因,问明病痛之所在,明确掌握病位。弄清病在体表还是脏腑,在经还是在络,辨清当前主要是表证未除还是里证未显,关键是表为主还是里为主。
【临床意义】 症见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者,多为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肌表,发为表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者,所谓半表半里之证;症见非表证与半表半里之证者,多为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发为里证。
【联系形神】 寒热之辨证要素与形神有重要关系。表证者,形神多不受损害;里证者,形神多有损害。
寒热
【一般情况】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重要纲领。寒有表寒与里寒之分,表寒者多为外感寒邪,里寒者多为阳气虚衰而致阴寒内盛。热有表热与里热之别,表热者多为外感火热之邪,里热者多为阴液不足而致阳气偏亢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认知方式】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寒热的信息,但首重问诊。
【思辨重点】 问清患者发热、恶寒的时间、程度、部位,理清先寒后热、先热后寒,是否有寒热往来,是否伴发寒战,务必辨清寒热真假。
【临床意义】 症见恶寒喜暖,肢体蜷缩,冷痛喜温,口淡不渴,痰、涕、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苔白,脉紧或迟者,多为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活动功能受到抑制,发为寒证;症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数等,多为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发为热证。孙老多年研习《中藏经》,总结其寒热,多以面色、身神、脉象、主诉四者为要素,即以形证脉气为依据,可分为脏寒证,脏热证;腑寒证,腑热证。如:
肝寒证,“两臂痛不能举,舌本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肝热证,“喘满而多怒,目疼,腹胀满,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悸,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
心寒证,“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躁,其阴肿”;心热证,“左手寸口脉大甚,则手内热赤,肿太甚,则胸中满而烦,澹澹,面赤,目黄”。
脾寒证,“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颤栗如疟”;脾热证,“面黄目赤,季胁痛满”。
肺寒证,“喘咳,身但寒不热,脉迟微”;肺热证,“唾血,其脉细、紧、浮、数、芤、滑”或“胀满,喘急,狂言,瞑目”,“口鼻张,大小便头俱胀,饮水无度”。
肾寒证,“阴中与腰脊俱疼,面黑耳干,哕而不食,或呕血”,或“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头汗出,大便难,其面反瘦”;肾热证,“口舌干焦,而小便涩黄”,或“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心烦而痛,黄疸,肠澼,痿厥,腰脊背急痛,嗜卧,足下热而痛,胻酸”。
胆寒证,“恐畏,头眩不能独卧”;胆热证,“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多睡”。
小肠寒证,“泄脓血,或泄黑水”,“下肿重”;小肠热证,“口生疮,身热去来,心中烦满,体重,小便赤涩”。
胃寒证,“腹中痛,不能食冷物”,“左关上脉浮而迟”;胃热证,“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语狂,目乱,便硬,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癫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不止,左关上脉浮而数”。
大肠寒证,“溏泄”;大肠热证,“(便)结,胀满而大便不通,垢重;热极则便血”。
膀胱寒证,“小便数而清”;膀胱热证,“气急,苦小便黄涩”、“小便不利”。
三焦寒证,“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三焦热证,“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腹胀,时时胁肋痛;中焦实热则上下不通,腹胀而喘咳,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而不通;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大便难,苦重痛”。
【联系形神】寒热之辨证要素与形神有重要关系,寒证形多收引,多蜷缩,神意淡漠;热证形多亢进,神意躁急,甚则狂躁。
虚实
【一般情况】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重要纲领,主要反映疾病过程中人体形神与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实多指邪气亢盛,虚多指正气不足。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景岳全书·传忠录》亦云:“虚实者,有余不足也。”
【认知方式】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虚实的信息,但首重切诊。
【思辨重点】辨别神、形、证、脉、舌、便六者是否一致,辨别虚证、实证、虚实真假,进一步明确应不应补,该不该泻。
【临床意义】虚证多以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不足,以“不足、松弛、衰退”等为表现;实证多以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有余、亢盛、停聚”为主要特征。若实证兼有神情默默,身体倦怠,懒言,脉象沉细等虚证,多为真实假虚证,正所谓“大实有羸状”;若虚证兼有腹胀腹痛、二便闭塞、脉弦等实证,多为真虚假实证,正所谓“至虚有盛候”。
然虚实之辨,各家所据不同,或以正气盛衰分,或以邪气盛衰分,或以病与不病分,或以气血分,或以痼新分,或以寒热分,或以结散分,或以壅陷分,或以动静分,或以顺逆分,未能划一。孙老从《中藏经》体悟其以阴阳之病证,脏腑之上下分属虚实诸候,简明扼要。如:
肝实证,“引两胁下痛,(痛)引小腹,令人喜怒”;肝虚证,“如人将捕之”。
心实证,“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喜笑不息”,“其脉左寸口及人迎皆实大”;心虚证,“恐惧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苦痛,言语战栗”。
脾实证,“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脾虚证,“精不胜,元气乏,失溺不能自持”。
肺实证,“上气喘急,咳嗽,身热,脉大”;肺虚证,“力乏,喘促,右胁胀,语言气短,不能息,喘咳上气,利下,多悲感,耳重,嗌干”。
肾实证,“烦闷,脐下重”,“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肾虚证,“面色黑,其气虚弱,翕翕少气,两耳若聋,精自出,饮食少,小便清,膝下冷,其脉沉滑而迟”。
胆实证,“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胆虚证,“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左关上脉阳微”。
小肠实证,“口生疮”;小肠虚证,“泄脓血,或泄黑水,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
胃实证,“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左关上脉浮而短涩”;胃虚证,“肠鸣腹满,引水,滑泄”。
大肠实证,“胀满而大便不通”;大肠虚证,“滑泄不定”。
膀胱实证,“气急,小便黄涩”,“腹胀大”;膀胱虚证,“小便数而清”。
三焦实证,上焦实则舌干口焦咽闭,腹胀;中焦实则上下不通,下焦实则小便不通而大便难;三焦虚证,上焦虚不能制下,遗便溺而头面肿;中焦虚则腹鸣鼓肠,下焦虚大小便泻下而不止。
【联系形神】 虚实之辨证要素与形神有重要关系,虚者多形弱神衰,实者多形强神亢,进而发展为形弱神衰。
主从
【一般情况】主者,主证也,即疾病之主要矛盾;从者,次证也,或称兼症,或称伴发症,为疾病之次要矛盾。
【认知方式】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主从的信息,但首重问诊
【思辨重点】问明病史、症状、体征、因果关系,明了主诉及其他医生治疗经过及其治疗效果。厘清本病的主证与从证,明确当前主证与从证。
【临床意义】辨清主从可以指导治疗,主证者当务之急宜解决,防止疾病进展,及时控制病情,次证者兼而顾之。
【联系形神】主从之辨证要素与形神有一定关系,主证者多影响形神,从证者多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