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投降清朝的汉族将领,娶公主为妻、免死三次,子孙富贵百年

文/格瓦拉同志

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清朝(注:清朝的前身是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权,皇太极在位时改国号为清),之所以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成为统一天下的大帝国,跟大批汉族降臣、降将的辅佐有莫大的关系,而开汉族将领投降清朝之“先河”者,正是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将领李永芳。那么,李永芳为何叛变明朝?他降清后的遭遇如何?

01 背明降清

李永芳,明末辽东铁岭人,生年、家世情况不明,一说是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孙,起初担任抚顺千户所备御官。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朝加强抚顺一带的边防,李永芳的军衔由备御升至游击,统率一营三千余人的边军,负责驻地的防守、应援工作。此前1年,明朝调停女真族建州部跟乌喇部之间的冲突,努尔哈赤亲自前往抚顺向明使奏明情况,并由此跟李永芳结识。

努尔哈赤画像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基本上统一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自称大汗,由此建立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并建元为天命。两年后(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的名义起兵反明,率步骑二万向抚顺发起进攻,并亲自给李永芳写了一封劝降信。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李永芳在看完劝降信后,便登上南门假意向努尔哈赤请降,但暗中却仍命令士卒准备防御战具。

努尔哈赤看穿了李永芳的心思,于是急命士兵架云梯攻城,很快就登上城池,并斩杀守备王命印。李永芳见清军作战神勇,自知再抵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为了自身和城中军民的性命考虑,只能出城投降。努尔哈赤见李永芳还算识时务,高兴之余不仅饶了他的性命,并严禁士卒杀害城中的百姓,抚顺由此避免灭顶之灾。

《满洲实录》中的抚顺游击李永芳降清插画

作为第一个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李永芳深受新主子的器重,不仅被任命为三等副将,继续统领原部属,并且还迎娶努尔哈赤的孙女(阿巴泰的女儿)为妻,由此成为清朝的驸马(“授永芳三等副将,辖其众,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见《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一》)。自此,李永芳开始死心塌地地替努尔哈赤卖命。

02  开国元勋

抚顺沦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万历帝深感事态严重,于是火速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命他统领二十万精锐明军、兵分四路进攻后金。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硬碰硬只能死得很惨,因而李永芳向努尔哈赤提出“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主张。努尔哈齐采纳李永芳的建议,通过各个击破的方式,最终赢得萨尔沪之战的胜利,从而改变双方在辽东的军事态势。

萨尔沪之战形势图

萨尔沪之战后,明朝在辽东的防守变得相当薄弱,努尔哈赤趁机攻取清河、铁岭、辽阳、沈阳等军事重镇,并将势力延伸到辽西。在此期间,李永芳几乎每战必随,并且广泛利用各种社会和家庭关系以从事策反和情报工作,从而成功地招降开原千总金玉、广宁守备石廷柱等一大批明将,为后金兵不血刃地夺取这些军事重镇立下奇功。

皇太极登基后,李永芳继续活跃在战场上,曾跟随贝勒阿敏征讨依附于明朝的朝鲜,接连攻克铁山、定州、安州、平壤等地,迫使朝鲜国王李倧逃到江华岛避难,时在天聪元年(1627年)。为避免亡国的命运,李倧遣使向阿敏求和,但后者食言自肥,在初步签订条约后却又准备进攻朝鲜的都城汉城,幸亏李永芳的极力劝阻才作罢。由此可见,朝鲜之所以免于灭亡,李永芳功不可没。

清朝两征朝鲜形势图

除了参与军事行动外,李永芳在政治方面也颇有建树。例如,他曾按照努尔哈齐的命令“将明国所定诸项章典,俱缮文陈奏”,对确立后金的典章制度功不可没。与此同时,李永芳还多次奉命驻守边境,在镇江(今丹东附近)一带招降汉人,并向朝廷举荐“贤人”。在事关政权建设走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李永芳积极参与其中,可见努尔哈赤父子对他的器重。

03  富贵百年

按照酬功给效的原则,李永芳既然为清朝的巩固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理应获得重赏,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努尔哈赤为嘉奖李永芳的忠心和功劳,不仅赐予他免死三次的特权,而且还屡次增加其麾下的兵力,人数不下万余人(“明巡抚王化贞及诸边将屡遣谍招永芳,永芳辄执奏,上嘉奖,敕免死三次。”见《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一》)。

皇太极画像

不过,受努尔哈赤的侄女婿、明朝降将刘爱塔重新归明事件的影响,李永芳也开始遭到猜忌,并且势力逐渐被削弱。天聪五年(1631年),清朝设立汉军旗,李永芳仅辖6个佐领,势力已大不如前。3年后(1634年),皇太极分封爵位,功勋卓著的李永芳仅得到“三等昂邦章京”(三等子爵)的封号,真可谓奇耻大辱。或许是受到严重刺激,李永芳很快便病倒,并在同年死去,享年不详。

李永芳虽然晚景颇为凄凉,但他的后代却在清朝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时间长达百余年。据正史记载,李永芳生有九个儿子,除长子李延庚因谋划弃清归明而被杀外,其他的儿子们都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且都获得高官显爵。其中,成就最高、声名最显著者,是李永芳的次子李率泰,此君最终官至大学士、闽浙总督,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即男爵)。

李侍尧画像

等到李永芳的玄孙这一代,成就最高者当属李侍尧。据史料记载,乾隆帝曾任命李侍尧为满洲副都统,当时吏部以违反祖制为由表示反对,但乾隆帝却驳斥道:“李永芳的玄孙,怎能与其他汉军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李永芳家族在清朝的地位之特殊。李侍尧最终官至太子太保、闽浙总督,地位达人臣之极,李永芳若泉下有知,或许会深感欣慰吧?

参考书目

王在晋(明):《三朝辽事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清朝官修史料:《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爱新觉罗·昭梿(清):《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赵尔巽(清/民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