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辛、平、亲四字的草书
章字的草书,源于隶书,抑或说大草。大篆的章字,下面是甲字部,不是早字部。
周 · 裘卫盉
后来,下面又加了点,撇以及弧等类,最终都演化成一横。楷化时,田字又演化成日,下面从甲变成了早。
立实际是成立,甲就是甲壳,甲骨文,就是文章,不同的是写在甲上。而简化后的章字,已经看不出,章字造字,这样的逻辑了。
多一点、一横或者一弧等,我估计是表示在甲上刻的东西。
源于大篆的,有一个古隶草章字,长得与今草不同,估计很少人再认识了。上面是立,下面是立刀,接甲字部,和写在一起。
汉 · 额济纳居延后汉简-死驹劾状章字
这个章字的古隶草,草法规范,可以看成小草的雏形。
今草的章字源于隶书,隶书源于小篆。章字的今草,没有什么可讲的。
汉 · 曹全碑
草化也很简单,一点独立。第二笔的横必须连下一横,实际是保留立字部的一撇和主要轮廓。三包围一竖代表申字部,最后一横。
晋 · 王羲之 · 皇象帖
辛的草书,不是源于隶书,也是源于大篆。早起的大篆,辛字很简单。
商 · 殷墟甲骨文
很显然,下面是又,即右手的手,异体字䇂字,把下面的手拉直,不见辛字的原始意义了。
辛的原始意义,就是手举着下三角,后来又冒了尖。啥东西,不用细想,就是往家搬东西。啥东西装在三角里,粮食吗。所以,辛的原始含义,表示秋收的辛苦。
后来又演化出多一横或者多两横的写法,估计是恢复了手的原始写法。
周 · 南宫乎钟
周 · 伯吉父簋
到了古草隶和隶草,这一传统,都保留着。也就是说,下面都是手字部。
秦 · 里耶秦简
汉 · 孔家坡前汉简
早后来,又有了丰字部的写法。
汉 · 额济纳居延后汉简-死驹劾状
从古草隶,辛字就有两横加两点,再加干字部,或者两横加半字部的写法。
秦 · 包山楚简
秦 · 里耶秦简
隶书演化为两横,加羊字部。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但是绝对没道理。
文字的演化,往往受政治人物的影响。比如,冀字本身上面是两点,老毛把它写成北字了,怎么办?简化字将兾字,规范成冀字了。老毛有没有依据,当然也有,小篆冀字的上面就是北。
话归正传,辛字的草书的下面,随了大篆或者说古草隶的手。两横加一个手,就输草书辛字。
晋 · 王献之 · 服油帖
为啥说,平字的草书,最后写一横,这也是源于大篆。因此说,平字的草书,是源于大篆的异体。
这个草书,一横最后写。可能说这事特例。
我们看这个大篆,中间是肥笔。这个肥笔,不可能在竖画前写上,肯定是后写。如果先写下面一横,再写一竖,再写一肥点,岂不是先关门,后进人。所以,最后一横,是最后写的。
另外,我们看古隶草,一竖非常短,如果后写一竖,就会尽可能接近下一笔,必然要长。因此,古隶草的一竖,也是先于一横书写的。
汉 · 马圈湾前汉简-辞书觚
因此,草书平字,源于大篆或者古隶草。
晋 · 王羲之 · 严君平帖
很多二王写的平字,下面一横,不像是一横,倒像是两点,或者是钩裹势。
晋 · 王献之 · 忽动帖
晋 · 王羲之 · 十七帖
晋 · 王羲之 · 小佳帖
两点可以表示一横,钩裹势可以表示撇捺两点,但绝对不能表示一横。
这是不是王羲之写错了字?答案是错误的,人家平字,本身就有两点写在下面的异体。这种写法,在隶楷行书中绝对没有 但在篆书体系,却是很常见。
我们说,很多草书字源于大篆,这又是一个例证。
元 · 赵孟頫 · 六体千字文辛字
这是个平字
这也是个平字
这也还是平字
下面,我们再说亲字,很多人认为,简化字不古,实际上大错特错。我们还是看一下草书。
晋 · 王羲之 · 适太常帖
晋 · 王献之 · 玄度何来帖
亲字的简化字,大篆时本身就是親字的本字。
我们想,古人收割,不像现在雇人,都是亲人辛苦劳作。故亲辛往往共用。
后来,两级分化,雇人干了。那都得亲信监督对不对。所以,辛字上面加了目,或者右面加了见,就成亲字。
随着社会发展,亲字异体字越来越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但有一种,就是辛字下面多两点,或者说多一个向下的弧,或者说下面加了木字。
所以我们所谓的亲字部,大篆时人家本身就是辛字部,后人认为是亲字部,就是受隶楷和小篆的字体误导。辛字部,加了部件才是亲字。亲字本身加见,就是多此一举。
秦 · 郭店楚简-老子
所以,亲字的草书源于大篆,而隶书源于小篆,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