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类妈妈养出来的孩子,注定一生辛苦
都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给予孩子生命,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母亲的影响,因此,母亲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
日本小说家山本有三在他的小说《女人一生》里写道:
女人变成母亲,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事,但是要当好母亲可就不容易了。
以下三种妈妈,有意无意的错误行为,将会在不经意间毁了孩子。
01
爱抱怨的妈妈
有个爱抱怨的妈妈是什么体验?
一个网友说:
从小母亲总把自己对别人的负面情绪全部倾诉给我,她倾诉完了自己心情舒畅了,却让我倍感沉重,加重了我对别人的怀疑和情绪,从小我对亲戚和社会上其他人的感情都很负面,也不信任别人。
在妈妈充满抱怨的生活中,孩子成为了情绪的接收器。
可这些连大人都没办法处理的负面情绪,小孩更加无法吸收,被妈妈传染的坏情绪,只会让孩子也浑身充满着负能量。
见到过这样一个妈妈,总是对生活有着诸多不满意。
做家务的时候经常抱怨老公:我怎么这么倒霉,嫁给你爸,从来也不知道关心我!
辅导家庭作业的时候抱怨孩子:这孩子,什么都不会,事事都要操心,养你有什么用!
带着孩子出去玩也从来都不开心:你上蹿下跳弄得全身脏兮兮的,真是烦死人了!
就连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也总是唉声叹气:别人怎么都过得那么幸福,我的生活真的糟糕透了,事事都不顺心!
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了抱怨的习惯,“唉”成为了他的口头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对他人、对外界充满着怨气。
孩子个性的形成,就在家长的言行举止之间。
妈妈的情绪决定了孩子的情绪,乐观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
而爱抱怨的妈妈,家庭氛围往往很低沉,孩子遇事也容易变得消极和逃避。
一个负能量的妈妈,注定养不出内心阳光的孩子。
02
没有自我的妈妈
现在有不少妈妈在生了孩子之后,就转做全职妈妈,一心扑在了孩子的身上。
不交朋友也不逛街,没有爱好和追求,生活处处以孩子为中心。
还记得看综艺《我家那小子》的时候,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就引发了网络热议。
她事事以儿子为重,把儿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大学的时候,朱雨辰想去铺床,结果妈妈抢在他前面,把床给铺好了;
大学宿舍外面长了爬墙虎,朱母还想用开水烫死爬墙虎,因为害怕儿子被虫子叮;
她每天早晨四点起来为儿子熬梨汁,一坚持就是十年;
无论儿子去哪拍戏,她总会带着电磁炉跟着,别的演员叫外卖、跟剧组吃,只有他吃母亲手做的饭;
朱雨辰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都是妈妈弄的,排骨给焯好水,肉给切成份儿。
她的生活中除了儿子就没有别的事情,就像她自己说的:“我是用生命去对待儿子,我完全没有自我。”
面对母亲的做法,朱雨辰也不仅一次的表达过,母亲的爱让他很不开心,压力很大。
我们经常感慨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奉献,但这种过度的爱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亲所能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妈妈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没有自我的妈妈,又怎么能引导孩子找到自我呢?
整天柴米油盐、围着孩子打转,也只会让妈妈变得越来越卑微、狭隘、无趣。
围着孩子转,不如做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看到妈妈的自信、上进、成长,让孩子从妈妈身上学到宝贵的品质,比妈妈的自我牺牲更重要。
只有妈妈的生活丰盈多彩,孩子才能够活得出彩。
03
过度干预的妈妈
在《少年说》里,一个初一的女孩吐槽自己的妈妈实在太有条理了。
有条理到什么程度呢?暑假期间,妈妈每天都会给她制定日程表。
上面规定着她几点到几点上什么课,几点到几点写作业、几点吃饭、几点睡觉……
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也制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规矩,比如:
饭前必须洗手、饭后必须漱口、不可以翘腿、不可以抖腿、刷完牙必须喝一大杯温水……
说罢,女孩无奈的看向妈妈:可不可以不要再对我做这么细致的规划了?
此时妈妈回答道:我认为这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最基本的。
女儿继续说:我觉得孩子应该无拘无束一点,你给我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了。
妈妈却坚持认为:我比你早出生二十几年,我把我经历的事情提前告诉你,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
在家庭中,妈妈总是最操心的那一个,小到生活习惯,大到人生选择,事无巨细,妈妈都想参与进来。
她们总想着为孩子制定好一切,让孩子按照自己所规划好的人生走下去,这样才能够心安。
可是,过度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就像给孩子套上一个枷锁,只会让孩子拼命想要挣脱。
《小欢喜》里的英子妈妈宋倩,就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的人。
每天炖让孩子反胃的药膳,要求孩子必须喝下去,因为对身体好,还让孩子空腹吃一只夹生的海参......
严格控制离异的爸爸一个月见孩子的次数,将爸爸给孩子买的玩具藏起来......
擅自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
女儿的人生必须按照她的计划来,不得有一丝偏差。
女儿因此失去了个人空间,自主选择的权利,不但不会感谢母亲的付出,反而只想逃离母亲,逃得越远越好。
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路该走。
总有一天孩子羽翼丰满,就要学会独自飞翔,不愿再被控制。
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