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陵---端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括:陵址的位置风水、陵墓与环境的关系、陵园的平面布局和各种附属建筑物及下宫神道,石像生的雕刻摆放以及装饰等等,无不出自当时的能工巨匠、大师等顶尖人物之手,无不达到当时最完美的境界,可以说都是当时代最伟大的作品。
   唐朝在历史上开建以山为陵的先河,建设规模宏大,而整个陵园建设又是仿照唐长安城规模建造,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帝陵都是一样的那?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所有地表建筑全部毁坏,极少数陵墙现在还有保存,能够保留到现在的石刻还不到一半,其中不乏精品之作,现在还有多少能够看见,今天我开始系统的对唐陵做以总结,本文所记载的情况基本都是我自己以眼睛看见为准,埋入地下的石刻不在记录之内,至于地下部分,我一个普通人也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只能等待考古部门发布。
   唐文宗李昂手里唐朝基本就该下课了。可是阴差阳错的把唐武宗李炎给推向了权利的顶峰,不过这李炎也还算是个有作为皇帝,在他手里竟然让唐朝看出了希望,对外藩镇战争,对内消除宦官,对民铲除佛教都做出了重要的成绩,当然现在和平年代,大家也都开始有所信仰,但是我一直认为不劳动的信仰就都是邪教,更何况唐朝的和尚还能拥有自己的奴仆,这都从何说起的事情呀。公元846年(会昌六年)4月22日,李炎驾崩于含风殿,庙号武宗,唐朝好不容易出了个明君,可惜死的早,在位只干了7年不到,死后埋在了三原县徐木乡的塬上。
   唐朝在他手里虽然干出了点成绩,但是综合国力还是穷的很。幸运的是他还算是个开明皇帝,并没有对自己的身后事情过多浪费,修了个花钱比较少的封土陵,陵墓也埋在距离长安较近的地方。就帝wang级别的陵墓封土而言并不高大,墓前石刻雕刻到还算圆润,但是和早期的石刻相比较就差了许多,加之搞农田建设,生产队把石刻一股脑的全部搬到了兴隆村以西的塬畔边堆积起来,随着水土的流失,陵墓最南端已经和原始地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南门(朱雀)
  鹊台;现双鹊以平,具体位置西鹊台就在小王村第二条街道西首,李家和樊家门口。据当地村民讲,双鹊被被毁大约1995年以后,村里大人基本都知道位置,包括朱雀门遗址和夯土台现在位置以及部分没有被毁的所在。据西鹊台东去200米为东鹊台遗址。
  乳台;双乳均存,端陵因为早期水土流失等原因,双阙到翼马之间的部分已经形成了沟壑,神道更是毁坏的看不出个名堂,两个乳台之间相隔一条大沟,只能相望,尤其是西侧修路下山,破坏更加严重,目前双乳台保护还算完整,高也在4米以上。
  神道及石刻;端陵神道石刻相对还算是可以的,剩下的4个翁仲竟然还有一个有脑袋在,太不容易了。石柱也基本完好,但是西石柱被移动了位置,目前大多部件埋在土里,具体不是太详细,双翼马也都完好,但是都已经残缺,石马,一个鸵鸟都和西翼马一起扔在地畔边,且都是残缺之物。还有部分石马上次考古挖掘出来,并且有牵马石人等,随后埋入地下。在陵东村子尚有早期用翁仲改制的石马槽一个,扔于垃圾堆旁边。
  阙门;东阙存,西阙平。端陵东阙台就在村子边,到也完整,余高当在5米以上,但是被挖的等同一个石柱,急需保护,西鹊台早平。目前在原址上立2号界桩。
   番臣石刻;考古有番臣像多个。埋于地下。(待考)
   门狮;双狮均存。保存完整,
   石碑;文保碑,界桩多方。
  下宫;端陵下宫就在小王村西地里,目前还算是完整,但是早期的砖瓦等已经不多了,大体还是能够看见,据当地73岁的村民李兴善回忆,早期这里还是个大坑,每逢大雨,山上水土顺神道而下。直接就把村子给冲了。最后村上铸堤引导洪水进入下宫,结果把这里给埋了。其中包括下宫里原有石牛一件一并埋入下宫深坑里面。
   玄宫;未挖(待考)
   北门(玄武)
   阙台;双阙均平。
   仗马;所有仗马均毁。(待考)
   门狮;被毁。
   西门(白虎)
   阙门;双阙均平。
   门狮;双狮均存,基本保存完整,南侧石狮一侧有残,当是石头质量问题,
   东门(青龙)
   阙门;双阙均存。保存完整,面积庞大,高在5米以上,为端陵最完整的阙台。
   门狮;双狮均存,保存完整,
   角阙;四角阙均平。
   东南角阙,平。
   西南角阙,平。
   东北角阙,平。
   西北角阙,平。
  陵墙;唐端陵修建于肥沃之塬上,因为耕地已经彻底平毁。目前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其它;在兴隆村中央地边有一石制马槽,是当年村民用一翁仲改制而成,现废弃,丟在垃圾堆旁成为废物。
(0)

相关推荐

  • 盛世陵寢大師炬制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历史教训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以为后代承袭.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地,属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的乾县,它始建于公元684年,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 ...

  • 唐朝帝陵 唐武宗端陵

    游过唐高祖李渊的献陵以后返回到北面的通村公路上继续向西走.大概七八公里的地方就到了徐木乡桃沟村,这里向南有座大冢它就是爱信道教的皇帝李炎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三个灭佛皇帝中的一个,可是他做错的就是不该相 ...

  • 大唐帝陵--献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 ...

  • 大唐帝陵--昭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括 ...

  • 大唐帝陵--乾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定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 ...

  • 大唐帝陵--桥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泰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建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元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