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鬃狮---师承篇之《刚整之劲》

柳印虎的说法,代表了他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啊,但我们至少可以这么认为:柳印虎认为郝月如、杨澄甫两位先生是有刚整之劲的。有区别吗?听我慢慢道来。

再来给掤劲一个我的定义:掤劲就是调整身体,把接触点所受之力,放到脚底,得到从脚底反作用力回到接触点的能力。对的,掤劲并不是一种什么力啊、劲啊的,它是一种能力。接触点受到的力只能传到肩部,肩部跟对方顶抗了,推手时你的肩部就会酸痛;接触点受到的力只能传到腰部,腰部跟来力顶抗了,推手时腰部就会酸痛。关于局部肌肉为什么酸痛,我就不多解释了,毕竟这不是在上运动生理课,大家只要知道是这样就可以了。

当你有能力把来力传导到通过胯部到达大腿(这里的胯部指骨盆中国传统里腰胯概念是模糊的),神奇开始出现了,这时候推手时对方就觉得你力量很大,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么!大家可以试一下,在一个坡道上往上推一个车,没有坡道就在家里推一下墙,放松两臂,腰部不要顶,哪里在出力?一般人这个时候就是大腿在出力了。如果你能自如地将接触点的受力传导到大腿,同时大腿出现抵抗之力回到接触点,恭喜你!刚整之劲开始出现了。这就是柳印虎的理解。刚整之劲容易吗?容易那再试一下用刚整之劲摸一摸蚊帐,这不是我出的题哦,是孙禄堂前辈出的。

郝月如、杨澄甫前辈是这个东东吗?我认为还不是。还要怎么样?继续往下传导,过膝关节、过踝关节,目标:脚底。

好了,不说遥远的事情了,掤劲作为一种能力,怎么训练,大家跟据我上面的解释自己先思考一下,我以后再谈。其实,不管我说的对不对,只要我的说法能引起您的思考,我觉得我就没白说。

有朋友要求我说说为什么大家练不出来,答案很简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练得不对。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李雅轩前辈说的,我找到了这篇文章,附录在后,大家先读一下文章第五段,有兴趣全篇读一下。

那怎样才能练对呢?我再摘录《董英杰先生太极拳之经验谈》第二条、第三条:(二)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细心体味之。(三)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铛,到老无成,有十年太极拳不如三年外家拳之讥,故第一须勤,第二须悟,功夫如何,视智能如何,但勤能补拙。

如何做到董英杰前辈说的神到、意到、行到,大家接着听我讲故事。

附录:

雅轩老师书信摘录  ——张义敬《太极拳理传真》收录

你可每练时,心里想着吾从前教你的情形,默想吾打拳的精神味道。当大有意义。

你要想要如何才有虚灵顶劲?如何身势动态若长江大河滔滔不断?如何含神养气、使心意沉着?如何有松沉软弹的力量?如何反听观内?如何养心养气?如何使周身一体,四肢百骸各得其位,各得其所,顶天立地,舒舒适适立于天地之间?又如何若有为、若无作?如何才算无所为,才能无所不为?如何为有所为?如有所为,则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不均不匀;无所为,则气势均匀、普照全身。

如何利用气之呼吸,使动作开合收放?如何利用动作开合收放,使气之吐纳,沉到丹田深处?如何才能使身心泰然,口中生出甜液来?如何使体态自若,修心养性,以达到却病延年健身之目的?

以上这些道理,要多多思悟。

近来之练太极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所以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漫说十年,如无真传,就算一辈子,也是瞎捣鬼,就不止十年而已。以上是我天理良心之话,非是故意深玄其说耳。

无论如何,太极拳当是往健康身体、疗养疾病这一方面发展;在技击这一方面,应是在技术巧妙,以柔克刚一方面发展。因为太极拳是疗养疾病的体育,也是拳术。如只在疗养疾病这一方面作想,而不钻研它的技击方面的作用,那就名不符实,无武术之可言,脱离了根本了。

我们所说的这种技击的研究,是为了引起广大群众的爱好和练习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好勇斗狠。关于这点,大家要知道才对。

太极拳是静功、是内功、是气功。要松,要静,要稳。如多动、妄动,就必然影响静的功夫。所以万不可图添花样,这是那些改造拳家所不明白的。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也有说“右重右渺”的,它的意思是一样。譬如推手,搭上手时,我的左边感觉的压力大了,就放虚了,叫他压不着实地;又如我右边感觉对方来的力大了,我就将右边放的渺无所有,也叫他摸不着实地。这和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是一样的道理。假如他来劲重了,我要以劲架着他,那就顶了,万万要不得。

扔劲与冷劲的区别:扔劲是扔出去、摔出去、掷出去的意思。练枪的手法常用扔;练拳的手法,用扔的地方不多,只有野马分鬃和按劲。将对方拿着、再将他掷出、扔出,也叫扔劲。至于冷劲,则来得特殊的快,能使对方冷不防,就已经打上了,这就谓之冷劲。也就是劲起于陡然之间,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的意思。要和外功拳比手,就非会发此种劲不可,如只是揉揉扭扭地周转几手,就不足以敌高手也。

在练拳时有口水,才证明是已身心泰然了。如未出口水,尚是身心未到泰然之境也。

(摘自1963年3月22日信)

太极拳用法,应是在推手或打斗之动作中随机应变,顺势而用。不宜以主观的手法强干。否则就变化不灵,在动作中作不出神舒体泰的味道来,其姿势态度,也就不够俊美。

太极拳的发劲机会,应是在打手中赶现成的,送到手上来的,这样子打的才干脆。而不是把发劲的机会硬做出来的。否则打不出人去,就算是凭自己的力大,勉强把人打出,也必拖泥带水。

练功夫似乎有缘分,而不是谁想练,谁就练得好,如无缘分,虽碰见好的老师,而不知好,也要错过机会。如遇见杂门外道的老师,本来不好,但他反而以为很好。有的有老师,信仰不坚,半途而废了。或是东看西想,添了些旁门左道的东西,将功夫弄错了。有的是没有机会和老师在一起,自己随便练,将太极拳味道练跑了。有的是基础不稳就分手了。如以上这些情形,怎能把功夫练好呢?

练拳,意气要沉下去,臀部收进垂直座正了,胯部以下,往下沉着,胯部以上,是往上拔着,肩垂肘坠,不要丢掉了拳意,就是眼神、思想、毛发、皮肤,也无一处不挂拳意。不是瞪着眼睛看哪一部分,而是藏而不露、神意内含的意思,所谓观内反听是也。

(0)

相关推荐

  • 关于孙氏武学的问答(摘录)(之三)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孙禄堂先生 (续上期) 问:你认为武式太极拳如何? 答:武式太极拳起承转合,动作简明,理法有序. 问:对其他几式太极拳你怎么评价? 答:以我本人的经验没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曼师掤劲》

    前面我讲了掤劲.掤劲有什么用?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感谢拍摄者.上传者让我们在几十年后,可以目睹郑曼青前辈的风采.拳架部分大家可以先看起来,以后讲,这次先重点关注一下25分以后的片段.(注:请点击本篇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全凭脚打人》

    按语:翻出以前一篇旧文. 吴老师年轻时学得很杂,练过少林拳,练过形意拳,还练过多少路擒拿,还有什么小擒拿,反正明目繁多.不过他现在不教擒拿.我以前问过吴老师,为什么不教擒拿?吴老师说,你要学我可以教你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正宗》

    想当年,杨澄甫宗师过世后,群弟子都已功夫大成,一时散落中国各处,倒也是群星璀璨.李雅轩前辈为躲避战乱,去了成都,倒也因祸得福,颐养天年,为太极拳界留下大松大柔.在一班弟子学生中,从现有资料来看,老人家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调身》

    张医生说他正骨,能帮我提高练拳效率,加快功夫增长,我一点儿也不怀疑. 张医生原来诊所旁边有个高尔夫球场,一些老板们经常在这个球场打打高尔夫,有几位老板也就成了张医生的客人.几个老板在一起玩高尔夫,自然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富翁高手》

    正骨的高手少,练成太极拳高手的也少,不过还是有. 小金的老师就是一位练成太极拳的高手.小金是温州人,年轻.聪明.有活力.去年我离开上海时,他专门到上海来了一趟,不过那趟目标不是我.这次听说我回了上海,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颈椎病》

    李老师被撞倒,那个车手也没趁乱逃走.我估计应该也吓懵了.泰国人民的道德水准应该不高,至少没中国高.我们从小接受道德思想教育,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长大了又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名目繁多.花样百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飞来横祸》

    这次回中国本来是碰不到李老师的,因为李老师每年冬天都去泰国看看学生们.今年李老师的计划是3月底回中国,而我3月20日是要离开中国的,机票都是在几个月前订好的.我的运气确实不是一般的好,李老师夫妇提前回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田传太极拳》

    那天和冯老师聊天,是等他上午教拳结束以后.在南京东路上的一家小咖啡馆,冯老师.他一位学生小董和我三人,点了茶和西点,坐在一个角落里聊拳.说是聊拳,谈不到三句冯老师就把我拉起来比划.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喂气喂劲》

    这个步子是从左右搂膝拗步演变而来,把两手放下,自然下垂,减掉撇脚转身,两脚略微外八字,沿着一条直线走下去,走这个步子时关键是做到尾闾正中.有朋友提及弓步时支撑腿支撑几成重量的问题,对于初学,我认为到定 ...

  •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住老高家》

    三月份回了中国,一半时间住酒店里.其实好几位朋友邀请我住他们家,我也很想住朋友家,我始终有个感觉,朋友家总比酒店干净,即使是5星级宾馆.可惜,回到中国就因为一个偶然情况,患了感冒,咳嗽不止,也就不好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