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棉花:洁白的果实之下,蕴藏的是一段五彩斑斓的世界大历史

当我们选择衣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查看吊牌上衣服的组成成分,尤其注意棉含量多少。不仅是衣物,还有棉被、帽子、书包,甚至是人民币,都包含着棉花,棉花早已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棉花的历史很悠久,悠久到现在还不清楚棉花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在这洁白的棉花之下,蕴藏着一段斑斓的历史。

一、是谁最开始使用了棉花?

棉花究竟有多久的历史,恐怕没人清楚,棉花可能比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时间还要早。人类与棉花的接触时间同样也不清楚。身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曾经说过,至少在公元前12000年,他们的祖先就与棉花接触了。秘鲁也妄言棉花的使用源于他们的君主曼柯巴克。两者都争论了很久,但是都拿不出证据,没有史料的事,谁也说不清。

考古学家曾经在墨西哥的一个土罐中发现了一个由棉花、羽毛等编制的布料,根据测定,这个布料估计是公元前5000多年前的作品,也就是说,它存在了7000多年。多么让人难以置信!不过,现代人更倾向于相信古印度是早期处理棉花,并且是棉花纺织技术最好的地区之一。

印度的经典典籍吠陀本集(包含四部,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就记载过棉花已经存在了3000年之久,按照最晚成书时间来看,印度的棉花使用已经远远超过3000年。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就曾经谈到过古印度的棉花,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说古印度棉花的果实像羊毛一样,又白又柔软,印度人用这种树褪下来的果实做衣服。从希罗多德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古印度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熟练地使用棉花了。

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也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在尼罗河流域种起了棉花——长绒棉。不过,古埃及的棉花种植技术以及棉花纺织技术大不如印度。这样一看,似乎有社会组织的地方,都有可能会诞生纺织工艺,只是或迟或早的问题,或者说早期的纺织工艺遗迹未能被发现罢了,每一次考古的新发现,都会改变或者刷新一部分历史。

二、棉花纺织技术的精进

如果你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你就会发现:棉花籽深深地藏匿在众多洁白棉花的包围之中,利用和纺织棉花的时候,必须要把棉花籽去除才行,但是棉花籽的去除并非易事。棉花层层缠绕在籽上,如果没有工具的话,去除棉花籽十分费力气,效率也很低下。如何快速去除棉籽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先民。

根据现有的历史遗址可知,棉花纺织技术的突破依然发生在古印度。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阿旃陀石窟群上的雕刻向人们展现了古印度人民掌握的棉花籽剥离技术,时间约在公元前400年。他们使用某种工具,将棉籽从棉花中分离出来。这种技术的出现,为古印度成为棉花纺织大国提供了前提。

印度阿旃陀石窟遗址

3世纪左右,印度开始将国内富余的棉花远销海外,其中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向西,一直到达帕提亚帝国(又称安息帝国,位于今天的伊朗高原等一带,属于奴隶制帝国),另一条到达中国。当时,对中国来说,正处于汉帝国时期,而对世界来说,是四大帝国傲然于世的时期。在东有汉帝国,在西有罗马帝国,夹在二者中间的是帕提亚帝国以及贵霜帝国。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之间屡生争执,双方在相互战争中,由印度到帕提亚的棉花就到了西方。(也有人认为,西方的棉花来自亚历山大东征印度,从而带到欧洲的。)

棉花柔软的质感、洁白的外观很快就征服了罗马人,他们将丝绸和棉花同样视为珍贵的物品,非贵族根本没法享用,因为他们只能从狡猾的阿拉伯商人或者印度商人手中买到一点棉花。这种窘迫的情况持续了很久。

公元632年,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无霸阿拉伯帝国建立起来了,它建立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对于棉花的推广也是世界性的。尽管阿拉伯帝国内部并不统一,但是形式的统一依然为棉花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棉花的种植与纺织技术逐渐推广开了。

阿拉伯帝国

棉花的大规模种植和推广并没有带动棉花与棉籽分离技术的快速进步,尽管早在公元前印度人就掌握了棉籽分离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依然很耗费人力。终于,棉籽的快速剥离在1793年实现了。这一年,美国人伊莱·惠特尼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轧棉机,极大地改进了传统机械的面貌。惠特尼制造的轧棉机很简单,只需要将棉花放在进料口中,再由进料口传送到剥离筒上,筒上有很多倒钩,细小的倒钩将棉花勾走,留下用不上的棉籽。这种看似简单的机器大大节省了人力,一个人操作可以抵得上以往的50个人。

伊莱·惠特尼局部像

三、中国人对棉花的追求

棉花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这种作物并不是我国原产的。在棉花还没有覆盖中华大地之前,中国人主要还是穿着由丝、动物毛皮、葛、麻等制成的衣物。但是丝织品又贵又易破,一般平民享用不起;我国的畜牧业也不发达,动物毛皮也与绝大部分人无缘;葛制品硬,麻制品糙。所以,在棉花传进中国之前,古代先民的衣物穿着并不理想。

我国在棉花大范围种植以前,常常用“白叠”“古贝”等一些音译词称呼它。最早提及“白叠”的中国典籍是《汉书·货殖传》,此后这些词汇又在《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一些古籍中提及,种植范围在今天的两广、海南、云南等一些偏南的地方以及新疆等西北地区,时间在6世纪以前,不过这时候的棉花来自木棉树,与我们现在的棉花还是有所区别的。

我国史书最早记述古人穿着棉织品的时间是南朝萧梁时期,使用者是当时的梁武帝萧衍,不过当时我国并没有普遍种植棉花,估计当时的棉花是来自西北或者进贡而来。这就将棉花的使用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1959年的新疆东汉墓考古结果却告诉我们,至少在一千七八百年前,新疆人民就已经使用棉织品了。新疆人民栽培的棉花是非洲棉,这与后来广泛种植起来的亚洲棉有所区别。

棉花在全国零零星星地种植起来了。条件适宜的地方就多种,不适宜的地方就少种,总的来说,大范围的棉花种植是在元朝以后,这里就不得不提黄道婆这位伟大的女性了。她对棉纺织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主要有三,一是将从黎族那里学到的纺织工艺结合内陆情况进行了改良;二是推广了棉籽分离技术;三是推广了棉花种植。黄道婆的技术推广,间接推动了“棉花革命”,这对整个中国人民的穿着也是革命性的,普通人民也有了衣着舒适的棉纺织品的机会。

黄道婆

文史君说

当今中国人还在继续对棉花进行改良,中国棉花的质量已经享誉世界,中国更是成为世界棉花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中国棉花的种植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内陆地区三大优势产区,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提供着温暖。

参考文献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

唐纳尔:《棉花的早期历史》,《世界农业》1980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