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萨尔斯堡(奥地利)

自驾奥地利,萨尔斯堡貌似是必过的一站

萨尔茨堡(Salzburg)位于奥地利中部的萨尔茨堡州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交界处,在德国慕尼黑以东150千米,在奥地利维也纳以西300千米。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南面是高山连绵,北面却是 一马平川,最近的高峰是翁特峰(Untersberg),海拔1973米,距离市中心仅5千米。萨尔茨堡是一座山城,市内有多座原始的山丘,包括要塞山(Festungsberg,542米)、蒙西斯山(Mönchsberg,540米)、莱恩山(Rainberg,511米)和卡布金纳山(Kapuzinerberg,640米),是欧洲绿化覆盖率最高的中心城区。萨尔茨堡要塞坐落在要塞山上,是萨尔茨堡城市的标志,要塞长250米,最宽处150米,是中欧现存最大的一座要塞。总长225千米的萨尔茨河流经萨尔茨堡,它是地跨奥地利和德国的因河的最长和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这样的地理位置不管咋样的游走线路都会经过

萨尔茨堡靠近德国边境,是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故乡,是奥地利巴洛克古建筑胜地。市区面积不大,教堂众多,非常适合徒步漫游。美丽的萨尔茨河把萨尔斯堡分成新城、旧城两部分。一座座各具特色、历史久远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绿树成荫的园林和千姿百态的喷泉,把萨尔斯堡打扮得格外美丽。这里还有充满中古特色的引人遐思的民居、莫扎特诞生地、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广场和莫扎特纪念铜像等。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使萨尔茨堡被誉为全世界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

老城不大,把车停在老城外,徒步就能完成老城区的游览

这边的公交司机也绝对是技术一流

老城内也是游客众多

不过你要是图清净,貌似9点前这边还是蛮幽静的

懒的爬山,可乘坐缆车登高一观城市全貌

萨尔茨堡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公元45年萨尔茨堡获得城市自治权。公元5世纪建成了第一座修道院圣彼得修道院。699年巴伐利亚公爵将萨尔茨堡这座古罗马城市献给了萨尔茨堡的第一任主教鲁佩特,以便主教在这块土地上传教,并将新建的圣彼得修道院作为他的住所,鲁佩特成为圣彼得修道院的第一位院长,此后他也成为了萨尔茨堡的主保圣人。

“萨尔茨堡”(德语:Salzburg,意为“盐堡”)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755年,因附近的盐矿和城堡而得名,萨尔茨堡主教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垄断盐的销售。739年萨尔茨堡成为主教的驻地,774年萨尔茨堡大教堂第一次落成。798年4月20日,应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的请求,教宗利奥三世将萨尔茨堡升格为大主教的驻地,管辖几乎整个老巴伐利亚地区,即下巴伐利亚、上巴伐利亚、上普法尔茨和如今奥地利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萨尔茨堡先后曾是属于东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15世纪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

萨尔茨堡著名的要塞是由大主教格布哈德从1077年开始建造的,但他并没有亲眼见到要塞的完工,由于格布哈德在1076年的继任权斗争中站在教宗的一边,1077年又曾支持对立国王施瓦本的鲁道夫,因为不忠实于亨利四世,这位大主教在斗争结束后被驱逐,而由亨利四世任命了一位对立大主教。最终是由格布哈德的继任者们完成了萨尔茨堡要塞的工程。

由于大主教巴本堡的康拉德二世[4]在没有经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同意的情况下就于1164年掌管了萨尔茨堡,腓特烈一世在1166年派兵,萨尔茨堡被腓特烈一世亲信的军队在1167年4月4日的夜晚严重摧毁。其后的1168年,由腓特烈一世的侄子波希米亚的阿达尔贝特三世[5]出任萨尔茨堡大主教,但在1174年由腓特烈一世授意雷根斯堡议会又将其免职,6月26日由贝希特斯加登的海因里希出任对立大主教,但他并没有获得教宗的认可。1177年签署威尼斯和约后,海因里希和阿达尔贝特三世同时放弃大主的的职位,由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康拉德接任,在康拉德1183年应召去美因茨做大主教后,阿达尔贝特三世重新回到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座位上,直到他去世。

大主教埃贝哈德二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坚定支持者,他在萨尔茨堡的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1200-1246年间将封建贵族的统治权、司法权和城市的管理权集合一身,大主教成为萨尔茨堡的最高统治者,而他由于出色的执政成绩被誉为“萨尔茨堡之父”。

此后萨尔茨堡的影响力越发重大,从1322年米尔多夫战役以后,萨尔茨堡开始与相邻的巴伐利亚为敌。1328年在大主教的授权下,萨尔茨堡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的一个独立国家。1348年至1349年间遭遇黑死病侵袭,萨尔茨堡损失了约1\3的人口。148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认可萨尔茨堡享有城市议会和市长的自由选举权。1511年大主教柯茨察赫的莱昂哈德采取强制手段,逮捕萨尔茨堡的市长和议会议员,强迫他们放弃所有城市特权。1524年德国农民战争爆发并蔓延到了奥地利,期间的1525-1526年,萨尔茨堡也爆发了持续3个月之久的农民和煤矿工人起义,起义农民围攻萨尔茨堡要塞,要求减轻负担、废除农奴制和恢复他们的基本权利。

就在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开始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后几年,萨尔茨堡的大多数市民已经对新教持宽容的态度,加之市民们对大主教韦伦堡的马特豪斯·朗格专制统治的不满,1525年的农民战争将市民对新教的同情公开化。在1590年前,萨尔茨堡几乎所有信仰新教的家庭被迫背井离乡,而这些家庭中不足15岁的孩子必须留下来,交由天主教家庭领养。1731年大主教菲尔米安的利奥波德·安东制定了所谓的“移民政策”,再次驱逐了2万萨尔茨堡的新教徒,同年的深秋季节,又有4000名女奴和农场工人被逮捕并驱逐,第二年又开始驱逐手工工人和农民,约有25%的被驱逐者在放逐的路上死去。直到1740年,幸存的被驱逐者才在普鲁士国王的多次交涉下获得了一部分赔偿。由于驱逐新教徒,萨尔茨堡主教教区的人口大幅减少,造成了灾难性的经济危机。

萨尔茨堡拥有众多的剧院、音乐厅、电影院和博物馆等。萨尔茨堡音乐节自从1920年以来每年夏天举行,创始人是奥地利诗人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s),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的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与之相映成趣还有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在1967年创办的复活节音乐节。每年1月27日左右的一周是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周,纪以纪念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萨尔茨堡的伟大音乐家莫扎特。

1965年,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在萨尔茨堡与其附近的山区拍摄,故事是根据一个萨尔茨堡修女的真实经历改编的,主人公的原名为玛丽亚·冯·特拉普,她被派到一个奥地利家庭照料7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玛丽亚和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合唱团在奥地利巡回演出,她与特拉普男爵相爱并结婚,二战爆发后中她们一家经历千辛万苦,凭借着唱歌,逃离了德国纳粹占领下的奥地利。影片获得了同年10项奥斯卡提名,最后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内的5项,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更多内容可关注我的订阅号“拍照的阿步”  “步恩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