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泰妮正式上市,底色如何?
图:贝泰妮上市首日股价走势
来源:Wind
本月16日晚间公司披露申购情况,其中回拨后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222352682%,申购倍数约为4497.36倍。
它旗下第一大品牌是薇诺娜,2020年为其贡献99%收入,此外爆款“舒敏保湿”系列,2019年贡献38.1%收入。
本篇报告,我们以贝泰妮这家公司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化妆品产业链中,品牌商这一环节,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化妆品行业未来增长的天花板在哪?其中敏感肌肤、成分党这个细分赛道的天花板又有多高?
2)根据行业增长空间,自上而下,落实到公司,思考何种“属性”的公司,才能更好承接行业增长?
3)对化妆品行业跟踪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的动态数据有哪些?
(一)化妆品产业链视角
首先,从产业链视角,关注一下化妆品行业的全景图:
图:化妆品行业产业链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化妆品产业链条中,参与者大体可分四类: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代表公司为华熙生物和爱美客;
中游——化妆品制造商,负责完成生产加工环节,代表公司有青松股份、乐宝股份、伊斯佳、韩国科玛等;
下游——品牌商,代表公司有外资品牌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产品牌有贝泰妮、上海家化、丸美、珀莱雅等;
终端——连接消费者,代表渠道主要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主要是电商,比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线下主要是商场和连锁店,代表公司有屈臣氏等。
接着,透过几个基础财务指标,先对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利润、回报和增长方面有个整体感知:
图:化妆品产业链各环节情况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收入体量上来看,终端渠道>品牌商>代工厂>原材料供应商;从历史营收复合增速上来看,品牌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处于高速扩张阶段;从毛利率水平来看原材料厂商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可达到80%-90%的毛利率水平。
而净利率维度,较高的还是原材料厂商。回报层面上来看,品牌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回报水平较高,而一致收入预测方面,原材料供应商、品牌商未来3年的复合增速较高,约为40%水平。
整体来看,眼下处于高增长阶段的是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而品牌商则在收入体量、收入增速和回报情况上表现较好。
因此整个化妆品产业链,增长和回报都较好的节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原材料供应商和品牌商。
(二)财务数据复盘
梳理完化妆品产业链情况,接下来我们聚焦本案贝泰妮所在的品牌商环节,先来复盘贝泰妮及其可比公司近期的财务数据情况。
1)收入及增速复盘
图:代表公司收入体量(单位:亿元)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注意,目前珀莱雅和丸美还未披露2020年年报,因此最新的财务数据暂且以2020年三季报数据为主。从收入体量上来看,上海家化>珀莱雅≈御家汇>贝泰妮>丸美股份。
图:代表公司收入增速(单位:%)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收入增速上来看,贝泰妮>御家汇 >珀莱雅>丸美>上海家化,其中贝泰妮近年来收入增速持续高涨(收入增速稳定在50%),而上海家化(负增长)、丸美收入(负增长)下滑,这其实是很显著的一个反差,同样处于化妆品行业,各家的增长劲头大不相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一点:
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居家隔离影响,网购渗透率从2019年2月的16.5%,提高到2020年6月的25.2%,单单渗透率增速就高达52.7%,因此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化妆品品牌商,收入增长方面颇为受益。
图:代表公司线上渠道占比情况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2)回报水平ROE复盘
图:代表公司回报水平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回报水平ROE视角来看,贝泰妮>丸美>珀莱雅>御家汇>上海家化。通过杜邦分析,到底是哪几个因子,使得代表公司在回报率层面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图:代表公司权益乘数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上面权益乘数维度来看,各家的差异并不大。
我们接着看总资产周转率情况:
图:代表公司总资产周转率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总资产周转率视角来看,贝泰妮和御家汇,显著高于其他三家。
接下来,将总资产周转率拆分为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各家差异化背后的原因。
图:代表公司周转率情况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存货周转率方面,珀莱雅明显高于同行,而其线上占比仅为56%。周转率高因为其销售方式主要以经销为主,这一点也会让其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因为经销模式多为先款后货,因此账面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高。
而线上占比较高的,比如御家汇和贝泰妮,其应收周转率明显低于丸美,原因在于电商渠道,会形成账期,待消费者确认收货后,品牌商才能收到平台“截留”的账款。
而固定资产周转率层面,贝泰妮和御家汇周转较快,原因在于其生产方式以外包为主。
(三)化妆品行业分析梳理
先来复盘化妆品行业历史增长情况,此处我们从宏观数据入手,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年度化妆品零售额VS商品零售总额情况来看:
图:化妆品零售额vs商品零售增额 (单位:左边为亿元)
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商品总额大盘子层面来看,化妆品份额占比逐步提升,从2011年的1.41%,提高到2020年的2.52%。
图:化妆品零售增速VS商品零售额增速
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近五年来化妆品销售额增速,大幅高于整个消费品总额,但这仅仅是对历史的一个复盘,接下来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为何过去呈现高增长,二是这种高增长是否会持续?
首先,化妆品行业过去的增长,一方面源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化8%的增速,促使居民的购买力增强,使得消费者对于化妆品属性定位,从可选,转换为必选消费品,进而提高其复购率水平。
这里有一点要指出,那就是化妆品行业的增长,不能简单按照量价方式拆分,它的增长核心在于品类的扩张。比如香水过去5年复合增速12%,彩妆用品复合增速16%。而这些产品,大多是从无到有,从渗透率低到高的过程。
而回看本案贝泰妮所处的敏感肌肤赛道,据 Euromonitor,2019 年度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容量为 135.51亿元,2014-19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3.2%,远高于化妆品和护肤品行业的整体增速。但2019年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在护肤品行业的渗透率为仅仅为5.5%,同期美国为 14.7%,法国为 43%,对标国外潜在空间大。
如果单独从渗透率提升的维度来看,对标美国,增长空间2.7倍,对标法国增长空间7.8倍。而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主要还是在于人群对敏感肌肤的接受程度上。
比如,欧洲市场(法国为主),它们的化妆品文化背景是更多对标敏感肌肤,主打“温和修复”属性,常在产品中采用当地特色的矿泉、植物来源成分,天然亲和的概念较强,知名品牌有理肤泉、雅漾、薇姿等。
而美国市场则更多样,一类采取人工研发的专利配方制剂,突出特定功效而不给敏感肌“特殊照顾”,技术概念较强:如修丽可的几款精华液,利用左旋VC等实现抗氧化、去色斑等功能;另一类则以“清洁美(CleanBeauty)”为旗号,强调低致敏性和低添加,理念更接近欧洲产品:典型产品如醉象的精华乳、马鲁拉油等,这些产品均不含精油、酒精、硅酮等刺激性成分。[1]
相比而言,法国市场在敏感肌方面更专业,产品细分不多,聚焦度高,因此这个市场渗透率较高。
此外,从消费者客观情况入手来看,根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我国敏感肌人群基数较大且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约 35%以上女性属于敏感肌人群。
也就是说,从需求端来看,35%以上的敏感肌女性是这个赛道的主要人群。因此交叉印证来看,这个行业未来渗透率的天花板大致在35%左右水平。
当然,这是一种极为乐观的假设,而落实到企业层面,如果想承接这样的增长,则需要从两个维度入手:
一是,研发投入(供给侧),二是,市场教育(营销端)。接下来针对这两维度我们重点对比一下同业公司各自水平。
(四)重点公司对比数据
研发投入——
图:代表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研发人员占比情况来看,2017年贝泰妮行业领先,随后在2019年丸美大力扩充研发队伍,使得其研发人员占比明显高于同行。而近三年来,贝泰妮的人员结构没有过大的调整。
图:代表公司研发费用率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研发费用率角度来看,贝泰妮的投入虽然在减小,但费用率水平依然处于行业头部。
营销——
图:销售费用率
来源:跟谁学财经研究院
从销售投入方面来看,主打敏感肌肤的贝泰妮,确实在营销推广层面远高于同行。此外,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贝泰妮因主打药妆、敏感肌肤概念,因此其销售端除了80%线上销售外,还有B端医院短接。也就是说,敏感肌消费者去医院就医时,医生会推荐其使用薇诺娜产品。
相比于其他品牌,薇诺娜在医院渠道的拓展,为其品牌背书加固了一层护城河。
(五)调研纪要
研发层面——两个壁垒:
1)药妆研发需要具备123期临床实验。根据调研,目前贝泰妮产品通常经过200人以上的临床实验,叠加医院医生资源配合实验,能够更快更广泛的展开科研,同时头部医院和专家医生参与之后,容易在整个医生圈获得认可度,这一点与其下一步的销售路径相关,因为毕竟它的大客户主要是医院。
2)原料垄断。根据行业专家分享,化妆品领域的一个竞争点在于对上游特殊原材料的垄断,其中雅诗兰黛和欧莱雅的专利成分具备20年保护期,这意味着当下化妆品两大巨头其具备原料保密 原料特供两个特点,对行业后进入者形成壁垒,他人无法模仿。
而目前其他品牌的化妆品,更多采用的是用已经开放的通用成分进行组合,差别只是在配比上,更多是营销来打差异化;贝泰妮坚持自研,以马齿苋和青刺果为核心成分,形成专利,并在云南逐步形成原料垄断格局。
产品运营细节——淘宝的差评回复,薇诺娜尾部产品的每条差评几乎都会去回复,海外大牌主要就是核心爆款的差评回复率高一些,尾部产品基本就不理了,国产品牌连爆款差评的回复率都仅为一半,而贝泰妮在此处优化用户体验,同时能积累数据反馈,进而提升产品和供应链效率。
(六)景气度跟踪数据
对于化妆品行业的研究和跟踪,除了关注上市公司季度报告之外,还有几个宏观、行业指标可供参考,分别是:
1)化妆品当月同比RPI——月频数据,以此观察整个化妆品行业的价格走势,从进去数据上来看,客单价呈现下降趋势,且跌幅大于整体RPI水平。
图:RPI:化妆品 当月同比 (单位:%)
来源:Wind
2)化妆品零售额,月频数据,以此观察整个化妆品行业的销售额变动,这个指标可观测行业整体的景气度情况。且从最新数据上来看,化妆品销售额整体呈现高增长状态,结合上文价格下跌,可以发现目前这个行业,处在以量换价的高速增长中。
图:化妆品零售额当月同比 (单位:%)
来源:Wind
3)淘系平台各大化妆品旗舰店月度数据,该指标主要用来跟踪各大品牌的月度增长情况,频率方面会优于季报数据;
图:截止2月主要上市公司天猫旗舰店销售额情况
来源:爬虫数据、国元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