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魂不散●第十七章 疑点重重

(朗读者:自洽)

邢经理也仰着头说:“这山顶上得放两个人。”

顾维之见没人理他,就回头一看。原来看大门的老头正在拉住办公厅的人情绪激动地说着什么。顾维之虽然听不太懂,可从只言片语中也听出来,老头是在讨工资。

从庙里出来,顾维之满脑子都是疑问,这么一座破庙,有谁会为它威胁金汉集团呢。来到车上,朱一谦仍然是气倔倔的不理顾维之。顾维之本想向他讨教。可是看见办公厅那个家伙就闭上了嘴。

“一定要单独和朱一谦谈一回。”

顾维之正想着,手机上来了条短信:“我已出院回家,马上就可以上网了。”

顾维之一看是韩冰,心里莫名地有些激动:“也许到不了晚上,忠魂社的事情就会有些眉目。”

中午又是一顿豪饮,因为有分公司的经理在,马副总显得异常积极,比昨晚喝得更多更猛。宴会的主要目标仍然是顾维之。顾维之想下午和朱一谦单独聊聊,就推说身体不舒服,也拦下别人给朱一谦的酒。邢经理喜欢热闹,自然他和他的五个兄弟与分公司的人们喝成一团。趁乱,顾维之拉着已经喝了几杯的朱一谦悄悄出了门。

靖边市下午的太阳非常毒辣,晒得人皮焦口燥。顾维之扯着朱一谦不松手,一路上恭维他的字和他的学问。朱一谦虽然是个学究,肚子里有的是锦绣文章,单独缺人情世故。被顾维之的几句恭维,捧得舒舒服服,也自觉愤世傲物,借着几分酒意说开了。先开始二人都是泛泛地谈,朱一谦对现时社会的不满简直到了痛恨的程度。他骂官场和官,骂学术机构和学者,骂社会,骂靖边市。一直骂到了武圣庙的跟前。

顾维之问:“朱老师,咱们进去再转转?”

朱一谦抬头一看竟然回到了武圣庙前,他借着刚才的余怒,竟然手指着顾维之说:“你们这是在造孽,拆武圣庙是造孽。”

顾维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争辩说:“我听说您老对拆迁武圣庙有意见?”

朱一谦怒道:“岂止有意见,你们要是不罢手,我就去上访,别以为给我两顿好饭吃我就会改了主意。”

顾维之问:“我听说那个拆迁方案是你们靖边市文物局搞的,叫整体拆迁异地重建。这里拆的每一块砖都要编号,挪到别的地方再按照编号重建。再说,这庙也破的可以,不是正好整修一回吗,您为什么不同意?”

朱一谦听了有些怒不可遏地说:“为什么?我的意见,我材料写了几十回,你还问我为什么?”

说完老头倔哼哼地朝前走。顾维之在后面跟着说:“我从来没看到您写的东西。您能给我说说吗?”

朱一谦一听,似乎有了些希望似的停下来回头望着顾维之问:“你没看过我写的材料?我给你讲,你能让他们不拆这庙吗?”

顾维之犹豫着,但看见朱一谦渴望的眼神,下意识地点点头。朱一谦高兴了,他回到顾维之跟前,一把握住了顾维之的手说:“从昨天一见你,我就知道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个有文化的人,是个懂文化的人。”

朱一谦边说边拉着顾维之往回走,顾维之不解地问:“朱老师,咱们不进去看看吗?”

朱一谦也不理他,扯住他走出好远。这里已经离武圣庙有三四百米的距离,他们的位置正对着武圣庙的大门。朱一谦这时说:“之所以不能拆武圣庙,是因为庙里有很多谜团还未解开,我反复呼吁,就是要先弄清武圣庙的这些谜底才能动武圣庙。你来看。”

朱一谦抬手指着对面的庙门说:“你们这个别墅的项目没动工时,从这里开始一直到庙的大门口全都是一色的青条石铺地,两侧有石桌石椅,还有石雕的文臣武将,有石马石象。”

顾维之听了一惊,问:“这里不是一座庙吗,石道两侧怎么会有石像?”

朱一谦听了兴奋地点点头问:“你上午看过庙里面了吗?觉得有什么地方奇怪了吗?”

顾维之想想说:“最后面那进院子的石壁上,有一块忠义千秋的石雕。庙里为什么在那里放一块石雕呀?”

朱一谦高兴地拍着顾维之的胳膊说:“好,顾处长就是眼光厉害。原来那座院子当中还有石制条案和香炉。顾处长你想想,有把条案和香炉放在后院的吗?”

顾维之也瞪大了眼睛说:“对,对,门前有石人石马,都应该是陵墓的神道。石案石炉则是享殿里才有的陈设。您的意思是这里不是一座庙,而是一座墓地?”

朱一谦指着顾维之笑,笑够了又突然躬身给顾维之掬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顾维之慌忙地去扶,再看朱一谦时,已经是泪水夺眶而出了。朱一谦说:“顾处长啊,你一定要保住武圣庙呀。这座庙一旦拆毁,那些秘密可就永远没有人知道了。”

顾维之没想到朱一谦竟然如此冲动,连忙劝说道:“朱老师,您别着急,别着急。”

朱一谦却死劲躬身不起,说道:“你答应我,必须答应我。”

顾维之犹豫着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朱一谦躬着身子,声音朝地面猛撞下去又反弹上来。“来不及了,你必须马上阻止他们拆庙。”

顾维之只好随口答应道:“行,您别这样,我答应您。”

朱一谦这才直起身子,他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得到了亲人的安慰一样,破泣为笑,嗓音黯哑着说:“谢谢你,走,我给你讲讲武圣庙的故事。”

于是两个人便朝武圣庙的方向走去。朱一谦一边走一边说:这座武圣庙是乾隆四年一位北方来的商人修的。庙里原来有一通石碑,上面刻着修庙的过程,还有捐资人的姓名。明清以来,这里也和越南,那个时候叫安南做生意。中国的茶、瓷器,丝绸还有茶叶往那边贩。那边的大米,香料,药材、木材和象牙之类的东西往中国贩。那些商人离家离国,相互都希望得到同乡同业的照顾。古代崇拜关羽,是因为关羽仗义。大家都希望所有人跟关羽一样,出门在外都相互照应着。那个商人一开始只建的是关帝庙。清朝的时候不允许建岳飞的庙。因为满人是金国的后裔,满人没入关的时候还叫过一阵子后金呢。岳飞是抗金的英雄,满清就不允许给他修庙。岳飞是在晚清,是袍哥他们放进去的。那个时候,这里是边境,孙中山的同盟会还有袍哥等等帮会,曾经把靖边市当成一个起义的策划地。这里离边境近,武器容易运进来,人也进出方便。孙中山当时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所以那些帮会的人就想起抗金的岳飞,这样才把关羽和岳飞供奉在一起。

顾维之听到这里才明白为什么岳飞比关羽的塑像更新一些。朱一谦边说边走,竟有些气喘。顾维之扶着他,让他走慢一些。朱一谦脚步慢了下来,可嘴里的话并没有慢。他仍在不停地说着:要说这武圣庙也是有关帝和岳武穆神佑,靖边市清末民初,几次战火燃起,都未伤着庙宇。跟法国人打仗,革命党起义,到后来的抗美援越,对越自卫还击战,战火都在靖边周围燃起,可这武圣庙居然没受过一丁点损伤。要说起来,最玄的是1910年靖边起义,那些革命党和袍哥、帮会的人就把武圣庙当成据点。起义的时候从这里发号施令,囤积武器,集结队伍,都是在武圣庙里。结果起义失败了,革命党和袍哥的人死了不少,剩下的也都跑到越南和缅甸去了。清兵围捕,四处烧杀,唯独起义据点的武圣庙没有被殃及。周围的民房被烧的多了,可武圣庙却毫发无损。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朱一谦回头望着顾维之,顾维之摇摇头说:“不会是清兵崇拜关老爷吧?”

朱一谦摇头大笑道:“才不是呢,你想都想不到,镇压起义的清军居然也拿武圣庙当指挥部。你没想到吧?”

——   未完待续   ——

(0)

相关推荐